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隶属遵义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因盛产丹砂而获得“丹砂古县”之誉称,自然资源丰富,民族风味浓郁,东与德江县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相连,南与凤冈县接壤,西与正安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毗邻,北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交界。

“丹砂古县”——务川

务川,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隋开皇19年(公元599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仡佬族的发祥地,也是全国仅有两个以仡佬族、苗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之一。

务川处于黔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与武陵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共同辐射地带,也是连接黔中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经济走廊上的“触点”,是遵义乃至贵州进入重庆、长江的出境县之一,总面积2777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6%,仡佬族人口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44%,自古素有“仡佬之源·丹砂古县”和“仡佬的世界·世界的仡佬”美誉。

(龙潭古寨)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务川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终于迎来山乡巨变。近年来,务川坚定不移地推进“文旅产业化”战略,以仡佬文化为灵魂,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重点景区为载体,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倾力打造“仡佬之源·乐活务川”文旅品牌,以“旅游+”的理念推进全域旅游,渝黔人文旅游新区、中国仡佬文化中心,全国仡佬族胞寻根溯源、祭天朝祖圣地,国内新的休闲养生、文化旅游目的地已基本形成。

(仡佬之源—九天母石)

这里记载着申祐“虎口救父、不畏强权、代帝殉难"演绎“忠、孝、义”的事迹,这里遗存着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丹砂冶炼技术和上千年的丹砂文化;这里有拜宝王、奉竹王、祀山神、斗水龙等众多风情民俗;同时这里也孕育了打蔑鸡蛋、推屎耙、押伽等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

(仡佬族民俗—斗水龙)

每年清明节,各地仡佬族裔齐聚这里祭天朝祖;每年庄稼成熟时,仡佬人吃新尝新。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发展,在文化旅游发展和保护方面,从说好仡佬语言,讲好仡佬故事,唱好仡佬歌曲,写好仡佬文章,吃好仡佬美食,穿好仡佬服饰,传好仡佬技艺,办好仡佬节日,这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仡佬族食俗“三幺台”—茶席)

(仡佬族食俗“三幺台”—酒席)

(仡佬族食俗“三幺台”—饭席)

先后成功申报大坪汉墓群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将仡佬族高台舞狮、仡佬族三幺台、仡佬族宝王祭拜习俗、伦佬族婚俗、造纸塘皮纸制作技艺、仡佬族吃新节等6项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仡佬族打篾鸡蛋等 25项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仡佬族抱蛋、五马棋、仡佬族盘歌等55项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县级非遗传承人18名,传承单位1个。

而如何让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精髓走出深闺,成了近几届县委政府研究的重大课题。自2008年起,县委政府开始发掘打造仡佬之源景区,全力推进仡佬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10年来,仡佬景区先后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贵州省100个重点旅游景区”,“全省100个重点服务业集聚区”、遵义市“十大文化产业园区”,龙潭古寨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贵州省20个重点民族文化村寨”“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 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等多张名片。

伴随务正高速、务彭、务凤、务道、务沿等二级公路畅通,以及县乡道、通村油路建成通车,初步形成“三纵三横五联一环”的骨架路网,四通八达、内外循环、阡陌交通、畅达快捷的“快旅慢游”路网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