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放戰爭時期,李志民歷任冀中軍區野戰縱隊、晉察冀野戰軍第三縱隊、第二縱隊政治委員,第20兵團政治部主任,第19兵團政治部委員等職,參加了察綏、大同,正太、平漢等一些列戰役和平津戰役、太原戰役,同兄弟部隊一起,完成了解放華北地區的作戰任務。建國初期,李志民任第19兵團兼陝西軍區政治委員,並任中共西北局委員、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等職,率領部隊積極貫徹中央關於“開發大西北,建設大西北”的指示,完成了剿匪、整訓和大生產任務,積極支援地方政府進行土改、恢復和發展生產。

從紅軍長征、直羅鎮戰役、東征西征,到石家莊戰役、察綏戰役、保南戰役、清倉戰役,再到平津戰役、太原戰役、蘭州戰役。從土地革命開始,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戰爭,李志民將軍參加指揮的戰役戰鬥不計其數,爲我軍立下了赫赫戰功。新中國成立後,李志民將軍在軍隊政治工作上作出了突出成績,是中國人民軍隊政治工作中富有開拓精神的傑出領導者。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李志民上將

李志民,1906年7月9日生於湖南省瀏陽縣高坪西坑村。1925年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紅軍。歷任區游擊隊黨代表,紅軍大隊、團政委,師、軍政治部主任。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組織長、部長,分校政治部主任,晉察冀軍區第一、四分區副政委、政委,冀中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晉察冀野戰軍第三、第二縱隊政委,第二十兵團政治部主任,第十九兵團政委。志願軍第十九兵團政委,志願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副政委、政委,福州軍區政委,中央軍委顧問。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出身貧苦 少年立志

李志民,原名李鳳瑞,學名李明階,曾用名李軒。1906年7月9日生於湖南省瀏陽縣高坪區西坑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9歲時入私塾讀書,後入初級小學。1920年考入甸溪高級小學,受進步思想影響,少年李志民仇恨帝國主義、官僚軍閥,他積極參加愛國活動,立志振興中華。1924年回鄉教書,並當過小學校長。1925年,李志民開始參加農民運動,被選爲鄉農民協會副委員長,領導羣衆開展反霸鬥爭。後被選派到由共產黨人開辦的高坪區暑期政治講習所和瀏陽縣黨務研究所學習,受到馬克思主義啓蒙教育,讓他認識到了革命的必要性。於是,1927年4月,在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前夕,李志民加入中國共產黨。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青年時期的李志民

大革命失敗後,李志民在家鄉祕密組織農民協會堅持鬥爭。1928年3月參與組建區游擊隊並任黨代表,在家鄉開展武裝鬥爭。同年12月,李志民奉中共瀏陽縣委之命,調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任第2縱隊7大隊4中隊黨代表,從此開始了他一生的革命戎馬生涯。

克敵制勝的“法寶”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李志民積極參加建立中央蘇區和歷次反“圍剿”戰鬥。在戰鬥中,他身先士卒,機智指揮,發揮政治工作的威力,善於把軍事上進攻同政治上瓦解敵軍相結合,取得多次戰鬥的勝利。

1931年11月,紅5軍乘第三次反“圍剿”勝利之機,組織一個團攻打會昌縣城,強攻二十餘天未克,部隊傷亡慘重。軍首長遂令紅7團接替攻城。時任紅7團政委的李志民在攻城前決定先開展政治攻勢,再集中火力攻擊。恰逢兄弟部隊爆破城牆成功,守敵陷入混亂。李志民立馬抓住有利時機,組織戰士對敵喊話,展開政治攻勢。乘敵人火力減弱瞬間,部隊突入城內,僅兩個小時,即全殲守敵,創造了政治攻勢與突擊攻堅相結合的成功戰例。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1934年10月,李志民帶着傷病隨紅一方面軍長征,與營長彭紹輝率教導營擔任紅3軍團後衛和收容任務。到陝北後,李志民參加了著名的直羅鎮戰役和東征、西征,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1936年9月上旬,紅81師奉命南下,圍攻易守難攻且有一團重兵把守的李旺堡。充分分析敵情後,時任紅81師政治部主任的李志民建議採用軍事壓力與政治攻勢相結合的打法,一面積極準備攻城,一面開展政治攻勢。經過幾天喊喇叭對敵宣傳,守城敵軍對紅軍態度越來越友好。李志民認爲時機已經成熟,立即寫了一封致守城敵團長暨全團官兵的公開信,曉義抗日救亡之義,還隨信送給守城部隊幾頭肥羊,表示慰問。第二天,守城部隊即派代表與紅軍談判,同意撤出李旺堡,返回原駐地。當守城部隊撤離時,李志民親率部分隊伍,列隊吹起莊重的歡送禮號熱情送行,使守城官兵深受感動,頻頻揮手告別。贏取了以“肥羊克城堡”的軍中佳話。

1936年12月,東北軍將領王以哲奉蔣介石之命率一個師的部隊進攻紅軍西路軍。李志民所在的紅81師,奉命擔任阻擊敵軍的任務。在接到任務後,作爲政委的李志民洞察到,東北軍官兵在918事變後一心想抗日救國的心思後,決定對其開展“政治攻勢”。李志民根據中共中央爭取、團結東北軍共同抗日的指示,發動指戰員在東北軍必經的路上寫上標語或貼上《致東北軍全體將士書》的傳單,有的還抄寫一些抗日歌曲,造成一種動員東北軍團結抗日的氣氛。白天,李志民及時組織前沿陣地指戰員向東北軍喊話:“東北軍弟兄們,不要替蔣介石打內戰!槍口對外,打回老家去,收復東北失地”。入夜,李志民又派出宣傳隊到東北軍前沿進行宣傳,唱起《松花江上》等抗日歌曲。不僅如此,李志民將軍更是主動邀請東北軍軍官到紅軍陣地,大家把酒言歡,化敵爲友。打了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就這樣“激戰”數日後,我軍以零傷亡的代價贏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東北軍撤走後,我軍官兵在東北軍駐地發現其官兵的留言“紅軍兄弟,抗日前線再見”。此事之後,我軍將士都對李志民政委豎起了大拇指。

崢嶸歲月 戰功赫赫

抗日戰爭時期,李志民先後任抗日軍政大學科長、部長、二分校政治部主任,軍分區政委,冀中軍區副政委等職。在抗大工作中,他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爲我軍培養造就了大批幹部。在堅持冀中平原游擊戰中,他率部艱苦奮戰,提高部隊軍政素質,大力組織地方武裝,壯大抗日力量,不斷擴大冀中根據地,爲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李志民(左起)、吳克華、楊成武、莫文驊、李天煥等華北第三兵團與東北野戰軍四縱隊領導在張家口前線

解放戰爭時期,李志民歷任冀中軍區野戰縱隊、晉察冀野戰軍第三縱隊、第二縱隊政治委員,第20兵團政治部主任,第19兵團政治部委員等職,參加了察綏、大同,正太、平漢等一些列戰役和平津戰役、太原戰役,同兄弟部隊一起,完成了解放華北地區的作戰任務。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李志民(左二)出席彭德懷主持的太原前線總前委擴大會議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1949年4月中旬,李志民等軍隊領導在太原前線觀察敵情,準備發起進攻。

1949年6月,李志民同楊得志等同志一起率第19兵團進軍大西北,經過艱苦卓絕的行軍、追擊、戰鬥,和兄弟部隊一起取得了扶郿戰役、蘭州戰役的勝利,並乘勝進軍寧夏,爲解放大西北作出了貢獻。

建國初期,李志民任第19兵團兼陝西軍區政治委員,並任中共西北局委員、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等職,率領部隊積極貫徹中央關於“開發大西北,建設大西北”的指示,完成了剿匪、整訓和大生產任務,積極支援地方政府進行土改、恢復和發展生產。他領導部隊修築了寶(雞)天(水)鐵路,爲西北地區的開發和建設創造了條件。

1950年冬,李志民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歷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政治委員、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主任和政治委員等職。他堅持以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教育和激勵部隊,並參加和組織指揮了第五次戰役、陣地防禦戰、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取得了巨大勝利。朝鮮停戰後,參與領導志願軍部隊積極支援朝鮮人民重建家園,與朝鮮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志願軍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右)與政委李志民指揮強度臨津江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楊得志(右)和李志民(中)看望朝鮮鄉親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1957年,李志民和楊勇率領志願軍回國。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李志民陪同毛主席接見志願軍英雄模範

軍事院校 大放異彩

1957年,李志民將軍從朝鮮回國後,任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致力於軍隊院校教育事業。

李志民十分重視教員的選拔和培養。經常宣傳毛澤東在抗大時強調的要重視教員作用的思想,他認爲要使學校成爲培養人才的基地,發揮革命熔爐的作用,關鍵在於有一支很強的教員隊伍。李志民親自參與教員的選調工作,要幹部部門在軍內外廣招賢才,優中選優。李志民愛護教員,對他們非常關心,使教員感到溫暖,他們的教學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從而使教學工作搞得有聲有色。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李志民將軍

李志民很重視教材的編寫。他在教學中既注重學習外軍的理論和實踐,更注重人民解放軍自己的經驗。李志民常說:“我們不僅要尊重別人的經驗,更應尊重自己流血的經驗,尊重自己的實踐。30年來,黨在領導武裝鬥爭方面,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建軍經驗和作戰經驗,這都是我們學習科學的最寶貴的基礎。”他要求各教研部門自己動手編自己的教材。經過幾年的緊張工作,到1962年1月,學院編出了一大批教材。李志民看後欣喜地說:“這些教材不再是照搬外國的東西,而是以我爲主的,這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

李志民還常說:“活潑,是革命樂觀主義的表現。我們要使學院永遠充滿朝氣蓬勃的氣象,一掃暮氣沉沉的氣象。”爲此,1959年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週年,李志民在學院組織了“將軍業餘合唱團”,並自告奮勇擔任合唱團總指揮。6月1日,合唱團參加全軍第二屆文藝會演開幕式,受到觀衆的熱烈歡迎。

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元帥聽說這件事之後,親自安排合唱團到中南海懷仁堂演出。看罷演出,周恩來上臺與李志民握手,連聲稱讚演出團搞得好。並當即指示要擴大合唱團的規模,還讓合唱團參加國慶10週年晚會演出。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李志民將軍在人大會堂指揮演唱

10月3日的國慶晚會上,230名身經百戰的上將、中將、少將,身着禮服,胸佩勳章,整齊地站在大紅旗前,顯得格外威武雄壯。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將軍業餘合唱團”在李志民指揮下,演唱了《紅軍紀律歌》、《在太行山上》、《我是一個兵》、《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等四首歌。每唱完一首,臺下都長時間地熱烈鼓掌。

李志民很重視請高層領導和知名專家來學院授課。彭德懷、林彪、羅榮桓、賀龍、陳毅、聶榮臻等都曾到學院來視察或作過報告。楊獻珍、艾思奇、許滌新、薛暮橋等先後來學院講過哲學、政治經濟學。陳毅外長作過關於外交問題的報告,農業部長廖魯言作過農業問題的報告,商業部長姚依林作過商業問題的報告,錢學森作過尖端技術方面的報告,等等。學員們對請中央各部委負責同志作報告,反映非常強烈,視爲來北京學習的重大收穫。

“風雨”過後 更加堅定

“文革”中,李志民將軍遭受迫害。1966年6月22日,總政治部發出《關於部隊院校開展文化大革命運動幾個問題的請求報告》,要求全軍院校要積極投入這次文化大革命。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爲了達到篡黨奪權的罪惡目的,給李志民強加罪名,煽動造反派不分晝夜地輪番批鬥,甚至拳腳相加,進行殘酷迫害。1968年國慶節,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李志民將軍被邀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禮,並被“保護”起來。

1969年2月2日,軍委辦事組發出1號文件,將原高等軍事學院、南京軍事學院、政治學院撤消,合併成立軍政大學。高等軍事學院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這年10月,李志民和夫人劉平被趕到江西省高安縣渡阜農場,李志民被強迫改名李光,“監督勞動”達3年之久,他身心遭到嚴重摧殘。但李志民堅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堅決鬥爭,直至取得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勝利。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李志民將軍與家人

1972年,李志民將軍任福州軍區政治委員。1977年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1980年任軍委顧問。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第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一、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982年被選爲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開國上將李志民: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阻擊戰”

1985年李志民將軍回到闊別近六十年的高坪老家。

1987年11月16日,李志民將軍與世長辭,享年81歲。

本文系祖國網據歷史資料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