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下場景,你是否似曾相識,感同身受。阿瑞之所以將找到一份好工作,寄託於“找”這個動作上,是因爲我們每天都被各式各樣,千篇一律的廣告浸泡着。

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

你的下一份好工作長什麼樣?

不要太多事兒,可以加班,但別超過8點。


沒有加戲的同事,沒有加活的老闆,職位可以照舊,但工資要比原來漲一點兒。

咳,咳,醒醒,老弟。

雖然你擠上地鐵時看了一眼牆上的“找老闆談”廣告,有些躁動,但你不能真的這樣去找老闆談。

爲什麼?

問得好,這篇文章就是要告訴你——“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以及爲什麼好工作就不是找到的”。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張瑞鵬。一個想不到標籤能標籤自己的自由撰稿人。腦洞自由,看你需求。

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

工作是前公司的好

同事是現公司的沙雕

以下場景,你是否似曾相識,感同身受?

  • 場景一:

7月9號下午3點,支付寶給你推送了一條信息:“你的支付寶190xxxxxxx00花唄4月份賬單自動還款失敗……”

正在寫PPT的你突然情緒爆發,“還有5天才發工資啊,什麼破公司。想想之前公司都是月初5號就發工資。”

  • 場景二:

7月9號下午4點大概,你對面工位的同事又開始公放音樂,這次的主題是“最佳前任廣場舞風”。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她”,他的藍牙小鋼炮音箱裏一個油膩的男人在如慕如訴。

“也說過一些撕心裂肺的情話”,他雖然腦袋大脖子粗,但撕心裂肺地哼唱時,表情卻極爲羞澀。

你敢怒不敢言,最後在朋友圈轉發了一篇《職場奇葩大賞》,然後懷念起前公司明窗淨几的5A級辦公大樓。

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
  • 場景三:

7月9日下午5點46分,戴着耳機碼字的你被人從後面戳了一下。

你的同事滿面笑容地告訴你,有個新項目需要你來幫忙幹個活兒。

“那方案明天能給我嗎?因爲我們這個項目挺急的。”

“還有半個小時下班了啊, 你是魔鬼嗎。”

當然你只是心裏這樣想,嘴上還是說“額,我儘量哈。

隨後你發了個朋友圈,怒斥讓你加班的同事,並屏蔽了公司所有人。

卻獲得了前公司人的一頓安慰評論與點贊,你感覺,還是前公司溫暖。

瑞士心理學家布洛曾對產生美的距離有過系統的論述。

他提出“心理距離”的概念,告訴我們當某種距離消除了觀賞者對作品的實用態度,觀賞者就會對眼前的事物有嶄新的體驗。

換句說,你覺得前公司好,是因爲你已經離開了前公司。

相對於現公司要求你加班、改PPT、忍受外放音樂的同事,前公司對你毫無要求。“心理距離”纔是真的好。

這就是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

因爲在你找到一份工作的時候,它在你那裏就已經成爲了“壞工作”。

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

別人的經驗照亮不了你面試的路

而你卻在百度how to?

再說說爲什麼好工作不是找到的。

這次辭職我一定要花上一段時間,好好找找,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匆忙決定,最後又選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懷揣着對又一份工作的“深惡痛絕”,阿瑞決定認真地辭職,穩穩地找工作。

阿瑞算了銀行卡里剩下的錢,信用卡負債,以及未來沒有工作的這個月社保代繳要花的錢……

阿瑞在百度、知乎、微信公衆號等各種平臺蒐羅“如何面試”、“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什麼樣的工作最有前途”……

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

阿瑞開始出沒在這個城市東南西北的街頭巷陌,一遍一遍地講着自己的離職原因、職業能力、個人愛好、性格特點、職業規劃、目標薪資……

最後阿瑞找到工作了嗎?找到了。

是阿瑞喜歡的嘛?並不。

原因八九不離十,阿瑞看上的,公司沒看上阿瑞。看上阿瑞的公司,阿瑞看不上。

最後的結果就是,失業時間的增長與銀行卡餘額的減少說服了阿瑞。

當初離職找工作時的雄心壯志早已不在,只求一家“還可以”的公司能接收自己。

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

找老闆談?和獵頭聊?

省去中間商自己賺差價?

阿瑞之所以將找到一份好工作,寄託於“找”這個動作上,是因爲我們每天都被各式各樣,千篇一律的廣告浸泡着。

他們的內容單調,方式粗野,他們的策略,額,如果他們有策略的話,那就是“相信重複的力量”。

不管是腦黑金、婚紗照還是找工作,他們就一句廣告詞單句循環,洗腦效果滿分。

但阿瑞們就這樣相信了,找工作只要找老闆,找獵頭,就能省去中間商,自己賺差價。

事實上,找工作的重點不在“找”。

找誰聊和怎麼聊可能一點兒都不重要,決定你能否“更值”的永遠是上一份工作中你做出了什麼樣的成績。

不管你談什麼,和誰談,能決定你最後信心滿滿地談目標薪資的,只有你的工作能力。

而最能證明你工作能力的,就是你在上一家公司做過什麼樣的工作,有什麼樣的作品,爲公司創造了怎樣的價值,或者,解決了哪些棘手的問題。

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

我知道你需要個例子,那就聊聊鄙人的親身經歷吧。(經歷過於真實,輕調戲)

筆者是一個苟活於廣告大行業中的一名文字搬運工。就在昨天,我面了入行以來第一次要20K的工作。

以前換工作,想到要和HR談工資,心裏是虛的,生怕稍不小心就獅子大開口了,就被人從候選名單上劃掉了。

可是勤(做)勤(牛)懇(做)懇(馬)這麼些年後,我知道以自己的經歷,絕對值這個價錢。

有了這種底氣,我會發現,職位越往上走,我要的工資越高,面試越不會聊熱愛、潛力、夢想、性格等,這類與我接下來的工作沒有直接關係的內容。

我來面試說白了,就是直接售賣我的工作能力(和青春,髮量……)。

面試官負責評估值不值,或者有沒有更值。

換句話說,漲薪的核心要素是你的工作能力的增長,其次纔是找誰談,怎麼談的問題。

能力足夠,你的經歷會爲你說話。

找好工作,還是從自身出發。你要核心業務實力夠強,才能不寄託於攻略,不訴諸於季節,不被情緒帶跑,急着要去找一份“好工作”。

找工作的重點不在“找”。你要不斷豐富自己的體驗,提升自己的能力, 讓經歷爲你說話。

最重要的,你要去發現!

正如2019發現無止境發現路虎星級路線活動,探尋主題獨特的路虎星級路線。在旅途中,在星空下,在古老傳說裏,豐富經歷,提升認知,開闊眼界。

現在發現路虎星級路線路探員招募計劃正式啓動,誠邀您與路虎發現家族一起,追尋人間天境,探索壯美的山河湖泊,體驗前所未有的文化奇旅,贏一份工作,體驗5種人生。

成爲路虎教官,發現自己的駕駛新記錄。

成爲酒店試睡員,發現星空爲被的美好。

成爲獨立撰稿人,發現親歷旅途的觸動。

成爲地質勘探家,發現瑰麗奇幻的地貌。

成爲地理攝影師,發現鏡頭之外的天地大美。

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

這些看似與工作無關的“發現”,或許比所謂求職祕笈要真實有效得多。

爲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工作?

你認爲什麼樣的工作纔是好工作?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張瑞鵬。一個想不到標籤能標籤自己的自由撰稿人。腦洞自由,看你需求。廣告發布。

文中圖片、封面圖片來自影視截圖和網絡,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Imschina-sales@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9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