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9個項目約350億人民幣!莞港合作再上新臺階!

近日, 2018年莞港產業合作聯合推介會在香港隆重舉行。推介東莞投資環境和東莞中子科學城、濱海灣新區、水鄉新城等優勢產業合作載體,舉行莞港合作項目簽約。現場簽約莞港合作項目39個, 涉及投資金額約350億元人民幣。

此次莞港產業合作聯合推介會規格非常高,出席的有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楊義瑞、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巡視員楊文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香港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鄧智良,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維東,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市政協主席駱招羣以及商協會代表等共約800名莞港兩地社會各界精英。

圖片來源:東莞日報

同時,本次大會也得到莞港兩地業界的高度重視,碧桂園集團創辦人兼董事局主席楊國強,玖龍集團董事長張茵,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恆基(中國)常務副總裁蔡涯棉,以及新世界集團、招商局集團、華潤集團等重點企業總部高層出席了推介會。

高規格推介會,結出碩果累累。

圖片來源:東莞日報

東莞投資環境

東莞處在粵港澳大灣區“A”字型關鍵連接點上。同時,空間載體資源相對比較充裕,擁有珠江東岸最大連片土地,包括了53.3平方公里的中子科學城,103平方公里的松山湖園區,60平方公里的濱海灣新區,17.4平方公里的粵海銀瓶合作創新區等,山湖林海一應俱全,能夠滿足各類項目的投資需求。

東莞具有完備的產業製造基礎,擁有超過100萬市場主體,其中法人企業近50萬家,工業企業近17萬家,形成了涉及30多個行業和6萬多種產品的比較完整的製造業體系,其中電子信息產業綜合配套率超過90%,能夠滿足各行各業的發展需要。

全市由30多個發展單元組成,這種組團式格局有效避免了中心城市交通擁擠等城市病,很好地順應了高端產業和人才越來越嚮往魅力小城和美麗鄉村的趨勢。東莞出臺了一批含金量十足的重大產業招商政策,不僅力度在中國處於領先水平,而且還具有行業針對性。東莞積累了爲外資企業服務的豐富經驗,形成了成熟完善的投資政策體系,也非常注重營造有利於外資企業生產發展的政務環境。

東莞今年將招商引資納入“核心戰略”,並相繼出爐了 《東莞市招商引資重特大項目認定管理辦法》和《東莞市招商引資重特大項目獎勵辦法》

東莞優勢產業合作載體現狀

東莞中子科學城

中子科學城位於大朗,2018.8.28,散裂中子源(CSNS)首次打靶成功,提前實現獲得中子束流的目標,這標誌着該項目主體工程順利完工,進入試運行階段。

據老牛瞭解,中子科學城不是單一的項目,僅僅圍繞散裂中子源,就有相關的大醫療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4個主導產業及11個重點發展子產業都將在它周邊展開,這裏未來將成爲規模巨大的高新產業聚集地。

濱海灣新區

推動東莞濱海灣新區建設,是東莞落實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主動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具體實踐,是東莞把握歷史機遇打造新的增長極和興奮點的重大戰略佈局,是東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

《珠三角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已經明確,東莞的濱海灣新區與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廣州南沙自貿區、珠海橫琴自貿區、和中山翠亨新區是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5大平臺。

濱海灣新區作爲重中之重,對接南沙,南接深圳的空港新城和前海自貿區,被譽爲“決定東莞未來30年發展的核心片區”。

水鄉新城

東莞水鄉新城是廣東省重大經濟發展平臺——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的核心區,位於東莞洪梅、望牛墩、道滘三鎮之間,總面積約14.5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6萬人。

地處珠三角幾何中心,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中間位置,毗鄰廣州南沙自貿區、廣州開發區和深圳前海自貿區,是東莞聯繫廣深的橋頭堡,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擁有便捷的交通優勢,穗莞深、佛莞惠兩條城際軌道和東莞地鐵一號線在此交匯,10分鐘可抵達廣深高速、沿江高速進入高速公路網,15分鐘可抵達廣州南站、虎門站進入高速鐵路網,30分鐘可抵達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

緊緊圍繞交通樞紐優勢和嶺南水鄉環境資源優勢,明確發展定位爲“嶺南水鄉,總部基地,國際商務港”,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努力吸引穗、深、港、臺及國際優質資源集聚。

圖片來源:東莞日報

東莞今年舉全市之力招商引資目前已初見成效,產業轉型升級也明顯加快了腳步。老牛認爲,東莞正積極推動與深港合作邁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

部分圖片來源於東莞日報

想買房不知買哪裏?

歡迎加入9塊9速購服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