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7日晚上,毛主席特地在北京中南海設下家宴,爲即將赴東北就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的彭德懷送行。

毛主席家沒有專門的餐廳,宴會就在書房兼辦公室、客廳的菊香書屋內舉行,在場的只有3個人:毛主席、彭德懷、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

在這次簡單的家宴上,毛岸英向彭德懷請求上前線。

聽完毛岸英犧牲過程的彙報後,毛主席的一席話說得彭德懷老淚縱橫

彭德懷

毛主席一家爲革命付出的已經夠多了。彭德懷怎能忍心讓岸英再去朝鮮冒險呢?於是他拒絕了岸英的請求,說:不行,去朝鮮有危險,美國飛機到處轟炸,你還是在後方,搞建設也是抗美援朝!

毛岸英有些急了,他搬出種種理由:上過蘇聯的士官學校、莫斯科列寧軍政學校、伏龍芝軍事學院,當過蘇聯紅軍坦克兵中尉,參加過蘇德戰爭……

“德懷,你就收下他吧!”毛主席滿意地望了望兒子,又笑着對彭德懷說:“岸英會講俄語、英語,你到朝鮮,免不了要跟蘇聯人美國人打交道啊!”

聽完毛岸英犧牲過程的彙報後,毛主席的一席話說得彭德懷老淚縱橫

毛岸英

彭德懷見事已至此,只得表態道:那就讓岸英當我的翻譯官吧!岸英可是咱志願軍的第一個志願兵啊。

關於毛岸英隨彭德懷入朝的經過,當時的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元帥是這樣回憶的:“彭總入朝時,爲了和駐朝鮮的蘇聯顧問取得聯繫,確定帶一名俄文翻譯,原先確定從延安時期就擔任中央領導俄文翻譯的張伯衡同志,但當時張已擔任軍委外文處處長。由於大批蘇聯顧問來到北京,張伯衡工作很忙,難以離開,後又挑選了一名年輕的新翻譯,可是軍委作戰部長李濤同志提出,入朝作戰非常機密,應選一名經過政治考驗和可靠的翻譯,當時時問很緊,我立即向毛主席請求怎麼辦。主席立刻就說:‘那就讓岸英去吧,我通知他。’就這樣,毛岸英就隨彭總一起入朝了。”

1950年11月25日,是入朝的志願軍打響第二次戰役的第二天。中午11時,4架美軍轟炸機掠過志願軍總部上空,司令部作戰室的參謀們側耳傾聽,覺得聲音越來越遠,就認爲敵機去北面轟炸了,都沒有太在意。洪學智副司令員十分警覺,從防空洞匆匆趕了過來。在他的指揮下,在場的所有人開始收拾東西準備轉移進防空洞。毛岸英和另一名參謀收拾電文,落在了最後面。說時遲那時快,4架轟炸機突然又從北邊折了回來,轉眼就撲到了作戰室的上空,並從機肚子裏甩下了上百個凝固汽油彈。

後來擔任過全國政協原副主席的趙南起當時是志願軍司令部的作戰參謀,他和毛岸英同住一間小屋,兩人年齡相近,經常在一起聊天,彼此十分投緣。美軍空襲之後,趙南起感到情況不妙,他第一時間趕到山下。 趙南起說:“這個凝固汽油彈,落到水裏也着,落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着,什麼地方把那個凝固汽油彈那個成分燒完了,纔算完了。扔了幾發,扔了幾發以後呢,這兩棟房子一下子起火了,這個時候,給我一個感覺,岸英同志下去以後沒回來,我看弄不好出事了。”

就在這次的空襲中,毛岸英犧牲了,被美軍的凝固汽油彈活活燒死了。

聽完毛岸英犧牲過程的彙報後,毛主席的一席話說得彭德懷老淚縱橫

毛岸英夫婦

彭德懷驚呆了,許久沒有說出話來。他不喫飯,不說話,一宿都在山洞裏面走來走去,說明心情沉痛無比。他不睡,別人也睡不着。

彭德懷從通訊參謀那裏要來一張電報紙,親自給毛主席起草電報。電報是這樣寫的:“今天,志願軍總司令部遭到敵機轟炸,毛岸英同志不幸犧牲。”不到30個字的電文,彭德懷寫了1個多小時,因爲他不知道如何向毛主席交代啊!

北京中南海的收電員收到志願軍總司令部的這封電報後,也嚇壞了,不知如何是好。他們沒有直接送毛主席處,而是先交到了周恩來手中。

周恩來接過電報一看,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放下電報稍過了一會兒,才撥通了劉少奇和朱德的電話。兩人很快就到了周恩來辦公室,一起商量怎麼向毛主席彙報好。

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暫時不要告訴毛主席。直到1951年元旦後的第二天,周恩來纔將電報與他附的一封信交與毛主席祕書葉子龍,由他轉交毛澤東與江青。

當時毛主席正在中南海勤政殿辦公室辦公,接到這封非同尋常的電報,他看了很久,對一直站在一邊的葉子龍說:“唉,戰爭嘛,總要有人傷亡,沒有關係!”

不久,彭德懷回國向毛主席彙報工作,並詳細彙報了毛岸英犧牲的經過。

最後,彭德懷心情沉重地對毛澤東說:“主席,你把岸英託付給我,我沒有保護好他。我有責任,我請求處分!”

毛岸英的不幸犧牲,極大地震撼了毛主席的心靈。他是一位領袖,也是一位感情極其豐富的父親。當彭德懷內疚地對他談起沒有照料好毛岸英時,他久久地沉默着,一支支抽着煙,抬頭凝望窗外那已經蕭條的柳枝,輕輕地念叨着《枯樹賦》:“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他長長地嘆了口氣。

聽完毛岸英犧牲過程的彙報後,毛主席的一席話說得彭德懷老淚縱橫

毛主席與毛岸英

毛主席又沉默了好久,輕輕走了幾步,對彭德懷說:“搞革命嘛,總是要死人的。岸英是個普通戰士,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盡了一個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不能因爲他是我的兒子,就不該爲中朝兩國人民共同事業而犧牲,世界上哪有這樣的道理呀!哪個戰士的血肉之軀,不是父母生的?”

毛主席的這一席話,說得在場的人直落淚,彭德懷更是老淚縱橫。(劉繼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