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鲁达救了林冲后,一行四人在小酒店吃饭,两个公人很贼的问鲁达:。是的,在潜意识里,我们都想做鲁达,但在现实中,我们都活成了林冲,就像李尚平案件中的那600多名不说话的教师。

哪个男人不想当鲁达?最后却都活成了林冲

鲁达的个性谁不喜欢?

扶危济困、嫉恶如仇,他是行侠仗义的真侠客。

三拳打死镇关西,喝酒大闹五台山,菜园倒拔垂杨柳,野猪林里救林冲。

他的丰功伟绩妇孺皆知。更重要的是他的个性,哪个不欢喜?该吃肉吃肉,该喝就喝酒,该打骂也从不含糊,比起林冲那个窝囊废,真不知豪爽多少倍。

做梦都想做鲁达,或者身边多几个鲁达,危急时刻能帮自己挡刀。

可是世界之大,鲁达能有几个?

鲁达最大的幸运,是没讨媳妇。

所以他做起事来,就极少顾虑——女人和孩子,在江湖上混,那会成为软肋。

也辛亏,他生活在大宋。

如果鲁达活在今天,他一定会被活活气死。

  • 看到金翠莲小太多的9岁女童被上市公司董事长猥亵,他一定提着郑屠的刀,将那个姓王的给阉了。
  • 看到那个16年前被人打死填埋在操场下的邓世平,他一定开着推土机,将黄文炳的家给推平了。
  • ……一桩桩,一件件,他忙不过来,气的吐血。
哪个男人不想当鲁达?最后却都活成了林冲

是的,在潜意识里,我们都想做鲁达,但在现实中,我们都活成了林冲,就像李尚平案件中的那600多名不说话的教师。

林冲并不冲,至少他冲不出体制。

他在体制里面很舒服,根本不想跳出舒适区——响当当的禁军教头,老婆孩子热炕头,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差事?

而且他有个好娘子、好丈人,妇唱夫随,难得一对恩爱夫妻,像杨雄那样的软蛋,根本没法比。林冲与他娘子的感情之深,在他被刺配沧州临行送别之时体现了出来:

林冲为了不连累娘子,他写了休书,“那娘子听得说,心中哽咽;又见这封书,一时哭倒,声绝在地。”可见多么伤心。

凡是一个正常男人,有这样的好工作、好媳妇,谁想折腾啊。

从林冲受害的轨迹来看,不是高衙内太坏,而是林冲这颗鸡蛋上有缝可钻。

林冲最大的问题不是软弱,而是轻信。

  1. 高衙内与高俅这层关系他清楚的很,二高的为人他不可能无所耳闻,高俅让他送刀,他还满心欢喜的以为能取悦领导,从没有怀疑过有什么陷阱。
  2. 两个公人董超、薛霸押解他的时候态度极差,在客店里要给林冲洗脚,林冲以为对方好心,却“不知是计”,结果被热开水烫脚起泡,他没听过啥叫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吗?
  3. 在野猪林里,他仍然没有吸取教训,非常轻易的被董超、薛霸骗的绑在树上,若不是被鲁达救了,戏都唱不下去了。
  4. 在被管营派往看管草料场的时候,他竟然一点也不怀疑这里面的险恶用心。因为就在不久前,他还从李小二那里得知管营、差拨和陆虞侯等4人吃饭,还曾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四处寻仇!只不过,这一次,救他的是大雪和寒风。
哪个男人不想当鲁达?最后却都活成了林冲

能够保住小命,林冲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林冲的大意在于,他总是犯同样的低级错误,按说他是个心细之人,确实不应该。说到底,这还是源于他的思想根源——得过且过,否则寻了几天仇以后,根本不会“也自心下慢了。”

他的轻信,在于他30岁之前过的太顺,接了他老子的班,讨了门当户对的好媳妇,仿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他把世界看的过于美好,根本没想到世道的肮脏丑陋。

他相信仁义礼智信,即便死,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他就像一个相信老板”明天给你涨工资,后天就能拿股份“的员工。

而且最天真的是,他都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中给救命恩人鲁达插了一刀,卖了兄弟鲁达。

鲁达救了林冲后,一行四人在小酒店吃饭,两个公人很贼的问鲁达:

“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主持?”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

可见智深表面粗鲁,其实心里有数的很,根本不中公人的套话。

谁料最后鲁达送别林冲,用禅杖打折了树,警告两个公人,两个公人跟林冲刚离开就说:

”好个莽和尚,以下打折了一株树。“林冲道:”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起来。“

说了相国寺,不就等于说了鲁达的身份么。

哪个男人不想当鲁达?最后却都活成了林冲

像林冲这种没心计的人,在现实版电视剧中,估计活不过第一集。但施耐庵屡屡救了他的命!

林冲是有家有口的人,舒适的生活让他别无他图,如果二高不害他、不害他老婆,他不可能上梁山。

林冲的一切行为,都是被逼和被迫的,他从来没有主动选择过什么。

这让我想起了印度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真实事件其实更残酷,女孩被强奸致死,据说肠子都出来了,很惨,强奸犯却逍遥法外。

没有办法,由于法律的无力,印度人只能通过电影,在想象中杀死坏人,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我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男人在潜意识里,都想做鲁达的缘故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