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表象,也依然不过是表象

R君说

“我们锲而不舍的抓着的那一点精神,

把它从那儿得到的一点光明,

当作神圣的宝物一般存储在心中,

竭尽心力去保护它,不让狂风吹灭。”

(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

今年过去一半了,立下的Flag是10本书,已经读完司汤达的《巴马修道院》和《红与黑》(都是重新回炉一下过去的记忆),还有东野圭吾的《祈祷落幕时》,再之后就是这本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了.......这本书是上下册,自我安慰可以算2本,因为......确实落后了一点Flag的进度......

《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的“神曲”

(顺便说一下《企鹅经典:小黑书》,看完才发现,这套书其实是很多名作的节选,或者短篇小说集,而且最主要是英文版的部分,给母语是英语世界的人提升他们的文学和写作素养用的.......严格意义上,这是一套工具书,并不算是真正的作品。所以也就不算在读书结果中了.......)


《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的“神曲”

其实,R君看完《刺杀骑士团长》也有几个星期了,但是一直落不下笔来......因为,的确很难写这份书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伟大人物和作品,虽然没有在某一个时段得到过顶尖的奖项,但是依然在很多人的心中享受着“无冕之王”的地位。 正如电影界中的《肖申克的救赎》、《燃情岁月》、《闻香识女人》......而在世界文坛,八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却依然两手空空的村上春树就是同样的存在。

村上的作品,写的常常是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人物,写的是他们的心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历程。因为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所以常常没有那种清晰明快的故事情节,或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冲突,整部作品往往都是在一种暧昧、朦胧、迷雾般的气氛中进行。 甚至,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类似神话、寓言般的场景出现,带着神秘,甚至诡异的风格.......说到这里,还真的让R君联想到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或者《水形物语》这样风格的作品。

在这种类型作品里面,常常没有什么明确的恩怨情仇,是非曲直,所以无论是爱,还是恨,你常常都找不到一个可以让这些情感着床的形象或者地方,但是在细细品味之后,你又往往感到一丝丝不明的惶恐、惊慌或者不安会慢慢渗透着你的脊背......

有人说,在村上的世界里,描写的永远是人的本质。正因为是本质,所以更加虚无缥缈,难以名状,只能在看似平淡的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般的让你感受。

《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的“神曲”

所以,这部《刺杀骑士团长》,更是非常典型的村上作品。

有的读者,评价这部作品,是村上目前以来最差的一部作品;也有读者却给了完全相反的评价。

因为描写人的本质,本身就是充满主观和意识形态表现的,正如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一样,当你远距离看一个人时,什么看起来都是美好的,合理的,可爱的,但是当你真的走近,甚至有机会真正生活在一起时,就会发现有多少的缺陷、弱点和阴暗面都会暴露出来;正因为真相与表面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所以人与人之间常常产生社会关系隔阂,甚至从亲密无间变得水火不容的核心问题所在。

再好的表象,依然是表象;而且越好的表象,往往带着越大的反面真相。

但是即便村上的作品从来都是这样的风格,这一次的《刺杀骑士团队》的虚幻、神秘和梦境的特色也是特别浓郁的。无论是第一人称主角“我”因为和妻子关系而导致的一场意外旅行和独居生活,还有在朋友雨田家偶然发现的这幅“刺杀骑士团长”的画,与神秘独局的企业家免色的交集,发现杂木林中小庙后面神秘的洞穴,以及最终全书高潮的看望雨田具教时发生的离奇般的历险,完全都是一场超现实主义,梦境般的旅途.......

看完《刺杀骑士团长》,R君第一个反映就是想起了中世纪伟大诗人但丁的《神曲》.......一样的梦境,充满隐喻的经历,对现实的回忆和映射,语焉不详的主题,带有宗教色彩的神秘历程.......只不过,村上用的是他最擅长的,具有明确日系风格的那种语调,娓娓给读者道来整个“我”的故事。

这是一场修行

村上是个喜欢跑步的人,而且他跑的是马拉松。

曾经有一种说法,热爱长跑的人通常都有着难以撼动的精神世界和极度自我的内心,所以.....世界上有很多有成就的人也是长跑的爱好者。

但是大多数人是不热爱长跑的,因为不仅长跑的过程不但相对枯燥,而且是一层一层不断对自我的耐力和极限进行挑战。甚至在很多时候,长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不停自我激励、自我欺骗、反复体会挫败感又再三坚持下来的历程。

但是,无论你再有毅力,毕竟长跑通常是可以看得到终点的。人对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冲击力和毅力多少会强一些。至少,这是一个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终点,哪怕需要爬着过去。

但是人生却是一条看不见终点的道路。更严酷的是,你不但看不到终点,就连路途中发生什么变化,你都无法掌握。在每一个十字路口,你都需要作出选择,而所有的选择,都会带你去到一条新的未知道路。

没有人知道你做的选择会带你走向哪一条道路,更没有人给你清晰的方向。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有时候莫不如说是一场停不下来的冒险。你可以选择拒绝改变,让时代和命运去改变你的人生;也可以选择自我去面对各种改变;


《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的“神曲”

所以村上的作品,大多数写的都是主角生活的改变而带来的自我调节的过程。《刺杀骑士团长》也完全不例外。所有的奇遇、魔幻,不过是在面对改变时的一些幻象的现实性表现(或者抽象的主观意识的外在表现)。

再简单一点说,就是“我”的自我世界和别人的自我世界之间的冲突、穿插和融合,在类似量子纠缠般的缠绕中,最终形成了一个包容着所有关联人物的,复杂而交错的新世界。

比如: “我”因为失业、离婚而失去人生目标,因为这个起点而产生了一系列纠缠的人生历程:

- 首先是一段自我放逐般的旅行,在旅行过程中与奇怪女子的艳遇,让“白色斯巴鲁男人”的印记始终留在记忆中;

- 之后入住了好友父亲雨田具彦的老宅,在其中发现了具教留下的作品《刺杀骑士团长》,而因此激活了“骑士团长”这样的灵异角色;

- 因为入住的这个老宅,而被附近的神秘邻居免色发现了自己人物绘画的能力,被邀请为免色画像,而进入了免色的世界;(事后证明实际上是免色期望利用他来接触自己私生女秋川真理惠的一个局)

- 在老宅的夜间听到了诡异的铃声,而发现了杂树林小庙后的神秘洞穴;

- 在和免色交往越来越多的过程中,逐步最终接受了自己成为他接触秋川的媒介;而因为秋川的神秘失踪,又让自己在看望雨田具彦的过程中,随着“骑士团长”的指导和坚持而杀死了“骑士团长”,进入了隐喻的世界;

- 不论是不是因为自己进入隐喻世界的原因,最终秋川还是重新出现在世界,并且免色也和秋川的姑母快速有了亲密的关系;

- 而自己和妻子柚之间也似乎找回了过去对彼此的感情,并且在神秘的一场梦境中,还有了孩子,最终回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轨道。

在这整个过程中,这些交错和经历到底对“我”,对免色,对秋川,对雨田,对柚,都有了怎样的改变?村上并没有写出任何明确的指向。甚至,在整个故事里,你都很难描述,里面到底有没有善恶之分......

《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的“神曲”

但是这不就是“禅”的意境么?

如果你可以想象一个在远离世俗世界的环境中,身着灰色大褂的僧侣,每日在庭院中打坐,打扫,年复一年,却可以感悟出来那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刺杀骑士团长》又何尝不是完全一样的场景?只不过,那些世俗的故事,爱好和欲望,让你看不清修行的历程和本质吧。

从经历人生的挫折、磨难和失败开始,经过一段人间的奇遇,“我”又回归到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豁达,更加开朗也更加坚定。至于究竟是谁利用了谁,谁又获得了利益,这实际上又有什么重要呢?

这正如一场一个人在森林中的一场马拉松,在迷雾中,你开始迷失方向,更艰难的是,你开始怀疑自己,你甚至在想,自己是不是会走错方向,也许永远都走不出这片密林.......

但是,你能做的,只是放空自己的思绪,继续往前跑下去........

村上的《神曲》

《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的“神曲”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刺杀骑士团长》,总让R君想起但丁的《神曲》.......

中世纪的意大利诗人但丁,所写的这部100歌,共14233行的作品,是公认的人类文学的瑰宝。诗人用自己丰富的想象,深厚的文学底蕴,用大量的隐喻,不仅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更展示和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文的很多观点,以及对宗教和神学的崇拜。

卓越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不同的人能在同样的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和感悟。有人会在《神曲》中找到对末世的恐惧;有人会找到勇敢抗争的勇气;有人看到的是对现实的讽刺;更有人看到的是超然的修行.......

鲁迅是这样评价《神曲》的:“迨兵刃炮火,无不腐蚀,而但丁之声依然。”

的确,生活在最具社会激情和冲突的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但丁本身就有机会在各种革命和争斗的洪流中感受人生的各种极端经历:比如他曾亲身加入了贵尔夫党,投身了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还曾在佛罗伦萨担任执政官;而之后又因为贵尔夫党的分裂,自己的阵营被击败,被没收全部家产,判处终身流放,最后客死他乡。

所以,他能写出这些充满感情和力量的诗歌,源自自己那不凡的人生经历。

《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的“神曲”

村上没有这样的人生,所以他没有写出那么充满时代感、力量感和冲突感的外在作品力量。但是,这不妨碍他用自己的风格去描绘自己心目中的世界、人生和宇宙。而他用的,正是和但丁一样的“隐喻”方法。只不过,但丁用的,更加的恢宏而广大,是宗教世界的化身;而村上用的,则是我们日常的生活,是我们世俗生活的剪影,是一些普通人的故事的进化。

无论是失业、背叛、婚姻失败、迷失、艳遇、惊惧,还是怀疑、勇气、责任,其实在任何环境下,人所面临的,不都是这些共同的命运和性格的挑战吗?

只不过但丁,充满了亚平宁半岛的那种浪漫主义情怀,而村上,则完全继承了大和民族文学世界充满隐忍的特色和风格。

在《刺杀骑士团长》中,有着生活惬意、思维绵密但充满神秘2面的免色;有对人生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秋川;有历经重大历史进程和痛苦经历,只能通过画作寄托思怀的雨田;有在人生中历经低潮走错了路,但终究迷途知返的柚;有象征着人生引导者的“骑士团长”;更有从不露面,但象征着一生阴影般的“白色斯巴鲁男人”.......而最后“我”在“隐喻通道”的那一场旅程,正和但丁在地狱中的梦境又有多少异曲同工之处。

如果说但丁的《神曲》是一曲交响史诗,那么村上的《刺杀骑士团长》就是悠长深远的浪漫咏叹调;也许他们有完全不同的曲调,但是他们至少都有一点共同的呼声: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特色,那么面对诱惑也好,困惑也好,苦痛也好,失意也好,惊喜也好,才不至于失去理智,自我和方向。

正如《神曲》中写道:

““神选的器皿”去到那里,

为信仰带来了鼓励,

而信仰,正是走上获救之途的凭依。”

《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的“神曲”

真正强大的人,用知识和内在武装自己;只有浅薄无知的人,才需要不停借助外在物质的美化和不断自我的安慰。 所以,在《刺杀骑士团长》中,在失意状态下的“我”,反而爆发了比过去更高的成就,更好的生活,就连“性”也有了更多完美的体验。 人生能经受一些逆境,也许才会接触到更大的世界。


没有信仰的人,终究也很难成为人生的强者。正如《刺杀骑士团长》的结尾曲:

“骑士团长真的有哟!”我在甜甜沉睡的室的身旁对她说:“你相信为好。”


能够坚定的做自己,终究是幸福的事情。


也许R君有一天,也该写一写真正属于自己的故事。


R君,2019年7月8日,于上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