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是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我國古代才女的化身,金陵十二釵之首,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賈府通稱林姑娘。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之一。

林黛玉出身於“清貴之家”,由於小時父母鐘愛,比較任性。後因父母早喪,寄居賈府,孤苦伶仃。環境的齷齪勢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備”,爲保持自己純潔的個性,她始終“孤高自許,目下無塵”,並且常以“比刀子還利害”的語言,揭露周圍不合理的現象,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出於她和賈寶玉一致的叛逆性格,她鄙視封建文人的庸俗,詛咒八股功名的虛僞。

賈府的下人,與黛玉自然也是疏遠的,襲人甚至把黛玉當作敵對的一方,在背後使壞,想阻礙寶黛二人的婚姻。妙玉雖然與黛玉都是清高之人,但妙玉的清高更多的是高傲,她甚至諷刺黛玉是“俗人”。

林黛玉在賈府中,無疑是孤獨的。縱觀賈府,只有賈寶玉一人算得上黛玉的知己,賈寶玉偏偏又是多情的人,世間的女人他都愛憐,他並不是只要和黛玉廝守,他要的是姐姐妹妹們都陪在他的身邊,直到他化成一縷青煙。可是黛玉要的是真愛,是寶玉的一整顆心。但寶玉並不能將自己全都交給她,他甚至從來沒向長輩提過要娶林妹妹,而是等着父親賜婚。黛玉雖追求自由戀愛,但以她當時所接受的教育,她不可能主動向長輩表達自己嫁給寶玉的心願的。這也證實了黛玉不是什麼新興階級的代表。

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無奈在封建禮教壓迫下,寶黛愛情最終卻以悲劇收場,林黛玉在賈寶玉和薛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在焚稿斷癡情一回中,她一面吐血,一面焚稿,以死向這個黑暗的社會表示最後的反抗。在黛玉身上又使我們看到一種新型婦女的思想意識的萌芽。

林黛玉之死既是社會悲劇,也是性格悲劇;她性格上雖有缺點,但掩蓋不了她對舊社會封建禮教叛逆思想的光芒。

毋庸置疑,林黛玉的性格特點受中國舊社會封建禮教的影響最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