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江大河》、《那座城這家人》、《正陽門下小女人》、《芝麻胡同》、《最美的青春》,都是年代劇,真實反映特殊時代下的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環境,讓觀衆重溫那個時代的社會百態,喚醒從那個年代走出來的人們的記憶。單純靠顏值吸引觀衆時代正在落幕,老戲骨們也在期待像《都挺好》這樣的劇,和一個蘇大強這樣的角色,讓他們的演技被更多人看到。


中國電視劇的生產創作在經歷了連續幾年追逐大IP、大卡司、高顏值、玄幻化等熱潮之後,已經開始向現實題材和現實主義美學回歸,並再次爆發小高潮。

白玉蘭獎:以文化爲基,爲時代立傳


這些入圍的電視劇,一方面深入到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深處,探討其價值的現代轉化;另一方面,又自覺描寫社會現實,用多元藝術形式記錄時代變遷與社會人生百態。

網絡IP退燒,現實主義崛起

前幾年,互聯網快速發展並普及,加之互聯網環境的相對寬鬆,資本力量大規模轉向網劇的投拍,中國電視劇生產醉心於各類IP,執着於年輕觀衆羣體,追求具有所謂強烈“網感”的電視劇。這給帶有網絡基因的IP電視劇拓展了極大的發展空間,使得整個電視產業在題材和類型的選擇上越來越偏向年輕化,甚至產生過度迎合觀衆娛樂需求的媚俗化現象。

2017年以來,在國家主管部門的政策調控下,這種衝動被有效遏制,電視劇生產開始迴歸現實主義題材創作,宮鬥、玄幻、戲說等歷史虛無、價值模糊的題材被限制,尤其是古裝題材。從本屆白玉蘭獎候選名單來看,也非常典型地體現了這一點。

從題材和美學類型上來看,現實主義電視劇居於主導地位,即使是歷史題材電視劇,其美學追求也是現實主義的。入圍的十部作品中,僅有《天盛長歌》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兩部劇爲古裝歷史劇。

白玉蘭獎:以文化爲基,爲時代立傳


《天盛長歌》中的六皇子寧弈,是一個哈姆雷特式的悲劇人物,自小被奪去自由和應有的榮華,他在忍辱負重中不斷思考生存還是毀滅的哲學問題。寧弈是一個敢於在亂世中反抗的角色,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讓他失衡,裝瘋賣傻是他思想矛盾的外在表現。他的身上體現着中國傳統文化儒道兩家“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女主鳳知微女扮男裝,與寧弈站在同一戰線上對抗朝堂陰謀,兩人逐漸產生感情,並且鳳知微將寧弈的仇恨化解,引他到正確的帝王之路上。在古裝劇外表下,《天盛長歌》演的其實是普通男女對抗命運的故事,是傳統故事下的現代思維。寧弈和鳳知微的感情,也不是男尊女卑的模式,兩人是平等的。

白玉蘭獎:以文化爲基,爲時代立傳


《知否》中謹小慎微的明蘭,在大家族中憑藉自己的智慧佔有一席之地。在傳統文化語境中,明蘭的行爲有着現代意義。她一共經歷了三段感情,門當戶對的賀弘文,身份高貴的小公爺,以及患難見真情的顧廷燁。她的感情可以說是在環境條件下的自由選擇,表現了女性在時代中的意識覺醒。相較於《延禧攻略》的瑪麗爽,《知否》更符合傳統文化下的邏輯演變,是基於事實的演繹。

白玉蘭獎:以文化爲基,爲時代立傳


《大江大河》、《那座城這家人》、《正陽門下小女人》、《芝麻胡同》、《最美的青春》,都是年代劇,真實反映特殊時代下的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環境,讓觀衆重溫那個時代的社會百態,喚醒從那個年代走出來的人們的記憶。

白玉蘭獎:以文化爲基,爲時代立傳


《創業時代》、《都挺好》、《歸去來》則將鏡頭聚焦當下,《創業時代》真實反映現代年輕人的生活工作狀態,也側面說明了當下社會發展的趨勢;《都挺好》是一部現象級熱播劇,反映當代社會生活中,原生家庭的矛盾,有極高的話題討論度;《歸去來》是一部都市劇,反映當下諸多利益誘惑下人的突圍成長。

白玉蘭獎:以文化爲基,爲時代立傳


本屆上海電視節現實主義強勢迴歸,印證了“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的創作核心,更加強調劇作對現實的映射,而不是沉溺於單純的愛恨糾葛或想象的世情價值。

純顏值時代落幕,老戲骨的春天正在來臨

從入圍白玉蘭獎最佳男女主、最佳男女配的名單來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已經悄然而逝,隨着觀衆欣賞水平的提高,演技比顏值生命力更爲持久。

白玉蘭獎:以文化爲基,爲時代立傳


一些在中國電視劇藝術創作中的常青樹和老戲骨迸發出了奪目的光彩,塑造了多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形象。倪大紅老師在《都挺好》和《正陽門下小女人》中都有很精彩的表演。

《都挺好》中的蘇大強是一個“窩囊型”丈夫,常年在妻子的管束之下,妻子離世,突獲自由的他,變成一個很“作”的老父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倪大紅老師將蘇大強演活了,經典臺詞“這事兒真不怪我”深入人心,蘇大強表情包也依然熱度不減。

白玉蘭獎:以文化爲基,爲時代立傳


《正陽門下小女人》中的蔡全無也是倪大紅老師飾演,這個角色卻跟蘇大強完全相反。蔡全無是一個樸實善良、受過教育的老實人,表面上看起來沉默寡言,實則擁有大智慧。他心甘情願做一個勞動者,爲妻子和女兒們奉獻自己的一生。一個作精附體,一個大智若愚,倪大紅老師能將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物演活,並且不讓觀衆產生跳戲的感覺,不同類型的角色塑造都能遊刃有餘,這正是其演技精湛的表現。

白玉蘭獎:以文化爲基,爲時代立傳


何冰、祖峯也再次入圍最佳男主,這是對他們演技的肯定。

最佳女主獎方面,蔣雯麗老師憑藉《正陽門下小女人》入圍,再厲害的磨皮濾鏡也不能磨掉蔣雯麗老師精湛的演技。郭京飛憑藉《都挺好》入圍最佳男配獎,顏值並沒很能打的郭京飛,終於通過演技得到觀衆的認可。姚晨、李念也憑藉《都挺好》入圍最佳女主、女配獎項,這是中年女演員的激勵,是對她們演技的讚賞。

白玉蘭獎:以文化爲基,爲時代立傳


另外,一批既有顏值又有演技的青年演員也出現在名單上,比如王凱、朱一龍、趙麗穎、劉琳等。他們通過各具特色的表演展現了出色的演技和塑造人物的多樣可能性,象徵着中國演員行業後浪推前浪的蓬勃生機。

白玉蘭獎:以文化爲基,爲時代立傳


單純靠顏值吸引觀衆時代正在落幕,老戲骨們也在期待像《都挺好》這樣的劇,和一個蘇大強這樣的角色,讓他們的演技被更多人看到。

文化底蘊是魂,精良製作是骨

文以載道,電視劇應該爲我們和世界的觀衆提供怎樣的中國故事,展現怎樣的傳統文化和核心價值觀,是電視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通過影視作品輸出中國價值觀,構建中國形象,是文化軟實力的要求,“網生代”觀衆也絕不僅僅是喜歡搞笑、淺薄乃至低俗的東西。

電視劇這種通俗的大衆藝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擔當着輸出價值觀的任務,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和繼承,也體現在這次白玉蘭獎的名單上。

這次獎項的入圍評選,恰逢改革開放30週年紀念,大量的年代劇入圍,從不同角度和程度展現那個年代中國的風貌,以及人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社會的飛速發展,既振奮人心,又充滿懷舊之情。比如《大江大河》展現的時代先行者們在變革浪潮中的不斷探索和突圍;《最美的青春》講第一代造林人的忘我奉獻;《那座城這家人》講唐山大地震後災民如何重拾生活,又是怎樣共同經歷非典,挺過病痛折磨和情感糾葛,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變遷下成爲異姓一家人。

白玉蘭獎:以文化爲基,爲時代立傳


即便是古裝歷史劇,也高度還原了古中國禮儀之邦的文化傳統,比如《知否》中各種考究的禮節、人物穿着、道具擺設。

這就不得不提文化之骨——服化道的重要作用。

時代劇要求觀衆在觀劇時能夠代入到劇集設定的特殊時代,這就離不開富有時代特徵的服化道的助力。《正陽門下小女人》老北京大前門的小酒館,三教九流之人都能匯聚一堂,侃侃大山,聊聊實事,這正是那個時代最真實的橫截面。

白玉蘭獎:以文化爲基,爲時代立傳


古裝劇精緻恢弘的服化道,體現的正是古中國的文化和生活圖景。《天盛長歌》服化道都十分精緻大氣,並且在海外市場獲得了極高的評價,除了價值觀的普適之外,獨特的中國風貌也是這部劇獲好評重要原因之一。

“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住”是電視劇發展的新目標,以文化爲基,爲時代立傳,是白玉蘭獎評選的一項重要尺標,彰顯了白玉蘭獎評委自己獨立的藝術判斷,和該獎項的價值取向。文化傳承,時代印記,也是電視劇生產者們今後應該爲之不斷努力的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