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毛泽东一生只为3个人开过追悼会:一个张思德,一个陈毅,另一个就是他。在他的追悼会上,毛泽东评价说:“这个人很好,很忠实,很能打仗,很能指挥,为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我们一定要继承他的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

毛主席亲自提议为他开追悼会,“留却重任谁承受?”叹的就是他!

王尔琢烈士

他是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的王尔琢,曾立下誓言:“革命不成功,不剃头、不刮胡子。”1928年8月,年仅25岁的他牺牲在叛徒枪下时,仍是一捧长髯,飘洒胸前。

王尔琢于1903年1月生于石门县磨市镇官桥村一户商人家庭。1924年经毛泽东复试选拔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底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讨伐陈炯明,镇压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战斗,屡立战功。

1927年春,王尔琢率部向上海挺进途中,蒋介石派人游说王尔琢,许以军长之职,拉拢他加入国民党。王尔琢坚决予以拒绝,并在获悉蒋介石将下毒手的密令后,带领所部共产党员出走,其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朱德领导的湘南暴动。

其间,王尔琢与朱德、陈毅一道率南昌起义余部转战闽赣粤湘边界地,坚持游击战争,最终实现井冈山“朱毛”会师,使中国革命进入大转折。会师后,朱德任红四军军长兼十师师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一师师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

1928年7月,湘军两个师围攻井冈山。红四军前委决定由朱德、王尔琢率领二十八、二十九两个团袭击湖南酃县(今炎陵县),抄敌人后方,以解井冈山之围。当时,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却在行军路上命令部队到湘南活动,由于二十九团大多数是湘南起义时的战士,这时都有想家情绪,尽管这个命令遭到朱、王的坚决反对,这个团的大多数官兵仍然前往湘南,攻打郴州时几乎全军覆灭。

此时,王尔琢果断将部队统一撤至桂东县,避免了更大的损失。8月23日,赶来接应的毛泽东和王尔琢在桂东会合。一见到王尔琢,毛泽东就紧紧抓住他的手激动地说:“你王尔琢保存了二十八团,功不可没啊。”

重回井冈山途中,在江西崇义县思顺圩的地方,打前卫的二十八团二营长袁崇全率部叛逃,革命再次站到了十字路口。军委多数人主张追歼叛军,王尔琢则认为大部分人是受欺骗所为,“如果内部再打,损失更大。我是他们的团长,还是我亲自去把他们接回来。”结果,8月25日,追上叛军的王尔琢被袁崇全用枪打下马来。

毛泽东听闻王尔琢牺牲的消息后,一下子泪流满面,当场哽咽道,“王尔琢的牺牲,换回了两个连,稳定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并特别提议择时在宁冈砻市会师广场为王尔琢召开追悼会。

1928年10月上旬,红四军在会师广场为王尔琢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含悲亲自拟就的挽联挂在追悼大会最醒目的位置:“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视察筹建中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当他发现没有王尔琢的照片时,十分焦急地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千方百计征集王尔琢的照片。”

2009年9月,王尔琢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