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博州不如石河子、喀什之類的地方令人耳熟能詳,但這裏也集中了很多新疆和亞洲之最: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湖泊賽里木湖。還好,我們在精河縣紅山嘴丹霞地貌停了下來,好好欣賞屬於新疆的丹霞地貌之美。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新疆風景八音阿門

少年聽雨歌樓上,壯年聽雨客舟中。說的是惆悵。

而幸福,又何嘗不是?

我成長的河流上,新疆一直安安地隱匿着,雖然這是我第一次去新疆,但它在我生命裏,蟄伏隱匿太久。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石榴

兒時,新疆就是紅寶石般的“外面的世界”

小時候對世界的好奇源於爺爺,爺爺在地質勘探隊工作,常年出門在外,每次回來都帶來一火車的故事和一蛇皮袋美食。有一次,爺爺出去很久纔回來,到家就打開一蛇皮袋,裏面有晶瑩剔透的葡萄乾和圓滾滾的石榴,還有幾件顏色鮮亮款式新奇的裙裝。葡萄乾甜得齁人,石榴籽豔麗得炫目,做夢也想不到地球上居然還有這麼如紅寶石般的水果。這又甜又豔的美食成了我和妹妹搶着做家務和做功課的誘餌。

還有,那鮮豔奇特的衣服穿在妹妹瘦高的小身板上,總是迎來羨慕的眼光。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新疆少年圍坐

少年,新疆是圍爐夜話喫西瓜的西域神祕

初中時學地理,老師說有個地方的氣候“早穿棉襖午穿紗,晚上圍着火爐喫西瓜”,這個地方就叫新疆。生在江南的我們很難理解火爐和西瓜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東東怎麼可以同時存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成了我們神祕莫測的話題,現在看來如粵犬吠雪一樣可笑了。得承認,是地域差異限制了我們的理解力。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民族舞蹈

青年,新疆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江湖豪邁

青年時蝸居在北京當年的巴溝村,隔壁就住着幾個年紀相仿的新疆籍朋友,一時間熟絡起來,閒來聚餐,看着他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興致勃勃地講述着家鄉的高山草場、策馬加鞭、能歌善舞的姑娘、清香不羶的羊肉。在他們的熱絡與歡聲笑語相形之下,越發地顯出自己生活天地的小,家鄉的深巷與馬頭牆太過清遠疏離,不由自主流露出對遼闊的豔羨。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商代玉鳳

中年,新疆是登崑崙與日月同光的精神追求

人到中年,成人養德學習國學,接觸文玩,愛上玉文化,才知華夏文明因玉而始。遠古時期,新疆地區就有西王母向黃帝、堯、舜獻玉的傳說,有崑崙攻玉的故事,更有屈原“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的千古詩句。玉之來源遍佈全國,但隨着用玉製度的完善,逐漸推崇和田白玉爲珍,於是對新疆這塊土地更加嚮往了。

嚮往歸向往,但新疆之遠,之大,一直未刻意前往。

機會,就那麼自然而然地來了。這個夏天,當我特別強烈地想放下一切,開始腳隨心走的旅行時,我有幸受邀參加了“新疆是個好地方·達人西遊”第6季活動,算是一場彌足珍貴的因緣際會吧。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新疆,在最好的年華遇到你 天山支脈

交通是美好的,告別綠皮火車,遠離“大風歌”

當我坐在飛機上,在高空俯瞰地面,想着滄海桑田,地貌如一幀幀的紀錄片,不由自主地腦補爺爺當年火車進新疆的情景。要知道,1984年之前,烏魯木齊火車站只有一條蘭新鐵路和外界相通,外地人乘坐火車去新疆只能先到蘭州再換火車到烏魯木齊,然後再換其他交通工具去南北疆。而我的爺爺從江西老區輾轉至新疆少說也要花費半個月時間吧?而且,那一路還要穿越數個世界著名風區:煙墩風區、百里風區、三十里風區、達坂城風區。

想着那山一程,水一程,爺爺的背影漸漸模糊,而紅寶石般的石榴漸漸清晰,只需四個小時的航程,我就到達烏魯木齊。而我爺爺,走了半個月。

可是,和林則徐大人比起來,爺爺也是幸福的,因爲林大人可是走了一年多呀。每一代人,都在享受着獨一無二的時代紅利。

然後,再經過一個小時轉機就來到了新疆西北區的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簡稱“博州”。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精河縣傍晚的日常:夕陽餘暉灑在山上形成的金山和遠處的雪山交相呼應

大美新疆,濃情博州

6月的新疆是最美麗的,而在新疆之美中,博州的美又是別樣的。它美得豐富、多姿、熱烈、奢侈。這是由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決定的。

博州位於新疆西北部,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也是第二座歐陸橋所在,更是國內外經濟連接點,還是我國的能源咽喉之地。雖然博州不如石河子、喀什之類的地方令人耳熟能詳,但這裏也集中了很多新疆和亞洲之最: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湖泊賽里木湖;以奇石聞名的亞洲最大怪石羣落怪石峪;恐龍時代的活化石——新疆北鯢;守望國門的風口第一哨的阿拉山口。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賽里木湖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賽里木湖 迷失在加勒比海的錯覺

博州之美,美得令人目不暇接

博州的旅遊資源異常豐富,它集美景和人文於一身,美得令人目不暇接,不可思議。從高山峽谷、雪域冰川、原始森林、草原牧場,丹霞丘陵、沙漠戈壁、平原綠洲、湖泊溼地,這裏應有盡有。唯獨沒有海,但承蒙上天偏愛,給了博州一塊比海還漂亮的湖:賽里木湖。賽里木湖早在清朝時就被著名大學士洪亮吉讚譽爲“西來之異境,世外之靈壤”。

賽里木湖每時每刻都十分好看,而且變化多端,它的美是不可重複,流淌着的美。我在湖面遊蕩着,水天一色,竟然有種迷失在加勒比海的錯覺。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丹霞地貌,似雲錦,如油畫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丹霞地貌,似雲錦,如油畫

丹霞地貌,似雲錦,如油畫

行走在博州的地界上,不時被車外的丹霞地貌吸引,當我想探出腦袋去凝望時又消失得無影無蹤,空留驚鴻一瞥又回味無窮。還好,我們在精河縣紅山嘴丹霞地貌停了下來,好好欣賞屬於新疆的丹霞地貌之美。這裏的丹霞地貌比張掖的辨識度要高很多,色彩特別豔麗濃烈,似雲錦,如油畫,彷彿用手指一觸,就能沾些彩墨下來。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精河縣木特塔爾沙漠 與雪山相伴逾千年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精河縣木特塔爾沙漠 與雪山相伴逾千年

沙漠與雪山,相伴逾千年

精河縣木特塔爾沙漠公園也是一處震撼的所在。作爲國家級沙漠公園,該沙漠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寬約13公里,總面積45萬畝,具有沙漠—荒漠—綠洲的複合型地貌,是準噶爾盆地最大的流動沙漠。且該區域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次生林植被豐茂,沙質純淨。

小夥伴們都在玩衝沙,我選擇了探險,從低矮的叢林延伸過去,看到了雪山,看着沙漠雪山草原相伴千年的樣子,激動不已。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飛鷹盤旋在蔚藍的天空下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巴音阿門牧家樂的烤串和烤饢

巴音阿門牧家樂

在內地旅遊常體驗農家樂,在巴音阿門第一次體驗牧家樂。巴音阿門距離精河縣城35公里,海拔1600米-2000米,是“富裕的山坳”,簡直是隱匿在雪山中的世外桃源。

這裏秀木成林,花草成毯,氈房點點,蔚藍的天空下飛鷹盤旋,蕉綠的草地上小花蛇在扭動,還有白嫩暖萌的蘑菇讓你回到兒時。

餓了,更有美食來加油,傳說中清香無比好喫不羶的各種羊肉料理來了。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隱匿在山中的小海子

更何況,這附近還有個如美人清淚般的“小海子”呢。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阿拉山口邊防八連瞭望哨

阿拉山口國門,看到幸福最真實的樣子

此行,我們有幸親臨阿拉山口國門和邊防八連瞭望哨。站在阿拉山口國門的邊防八連瞭望哨上,眺望着對面的哈薩克斯坦國,心中陡然升起萬丈豪情。想起之前和少數民族的司機師傅閒聊時師傅的精彩語錄:“您上去看看對面的哈國,那建築沒法和我們比,低低的矮矮的,那邊哈薩克斯坦人不如我們勤勞,沒有太遠的生活規劃。如果他們下班了,即使給加班費都不幹。”司機師傅也是接待過外賓的,他還通過平日中積累的見聞對比了兩國人民生活水平的差異,“他們那邊領導過來,您知道帶什麼東西回去嗎?整車帶的都是我們這裏生長的水果,還有一些日常用品。他們非常羨慕我們這裏的生活。”說起這些,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溢於言表,也感染了我。我們一邊感慨邊防戰士保家護國的忠誠,一邊感懷於國家的強大帶給人們的精神鈣質,無論是中原還是邊地,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大幅度提高了,幸福是看得到的,信心不是別人給的,是強大的祖國賜予的,這仰賴於綜合國力的提升,根植於人民羣衆的勤奮善良……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來往的中歐班列

瞭望哨下呼嘯而過的中歐列車打斷了我的思緒,奔馳的列車把我拉回半年前在拉脫維亞的經歷。在拉脫維亞的時候,美麗的導遊說:前些日子給小孩在網上買了幾個日本製造的小本子,摺合人民幣好像就是50元左右,而且還是送貨到家,比在中國北京留學時候貴了一點,但是要知道北京到拉脫維亞有10000公里的距離,我們能在國內這麼快速地買到亞洲的產品,真是太幸福了。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來往的中歐班列

這就是中歐班列的魅力所在,把中歐人民的生活連接得更緊密,縮短了城市和城市的距離也縮短了國家和國家的距離,更拉近了世界人民心與心的距離。

圖片來自攝影師/創作者本人

新疆歡迎你 獻哈達

九天的博州旅行,感受到的是大,是遼闊,是美,是幸福,無論是景區的開發與管理,還是交通的便捷舒適,或是當地各民族的和諧友好,還有普通百姓的幸福指數,都堪稱完美。

在最美的年華期待過,又在最美時節相遇,何其幸運?

被美景滋潤過的眼睛是清亮的,被幸福感染後的心是柔軟的,而期待重逢的願望又是強烈的。

更多美景細節,敬請期待,稍後奉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