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9月份來丹東最適合喫的海鮮

1、黃蜆子

黃蜆子是隻有在丹東才能喫到的貝類,肉肥味鮮,做法也簡單,家庭裏只要用開水煮開口了就可以喫,實在是鮮美之極。在飯店裏就一定要點一道:原汁蜆子,就是用黃蜆子帶着原湯調成。我寫到這裏已經垂涎了。

2、黑蜆子

黑蜆子也可以煮着喫,但是我們一般是喫燒烤的時候,才點黑蜆子,在碳烤的箅子上抓上一把黑蜆子,不到一分鐘,蜆子就張口了,先喝掉貝殼裏的鮮汁,小心燙着嘴,然後再喫掉肥肥的蜆子肉,最後把貝殼上面剩下的肉邊也消滅掉。

3、蝦爬子

蝦爬子就是北京這邊所說的皮皮蝦,我還是覺得丹東的叫法比較貼切。蝦爬子在別的地方通常是煮着喫,那是一般喫法,我們丹東人喜歡生醃着喫。早上去早市買回來活蹦亂跳的蝦爬子,加上花椒、大料、料酒、蔥、姜醃製,多放點鹽鹹一點,添入涼開水,到了晚上就可以喫了(我又開始垂涎了),最好能醃上24小時。喫的時候先反過來,把後面軟軟的爬子揪下來,然後從頭部開始把蝦爬子分開,如果醃得恰到好喫,從脖子那裏一吸,那鮮滑的肉肉一下子就進入嘴裏了(受不了啦。。。先擦擦口水)。或者用剪刀將蝦爬子兩邊的刺剪掉,裏面的肉很容易就喫到了。不過這種醃製喫法外地人要小心了,我們從小喫到大沒關係,外地人喫生醃的東西小心拉肚子,最好喝點白酒喫點大蒜。

4、海螃蟹

螃蟹是海鮮家族必不可少的。在丹東的東港捕撈的一種“飛蟹”是丹東的特產,其他海域沒有這個品種。東港飛蟹生活在深水中,個大肉鮮,一直是蟹類中的上品。但是由於數量較少,價格就很高,春節期間最高達到200元一斤。而9月份在市場上價格一般都在

大一點的就蒸着喫,小一點的就醃着喫。還有另外一個品種:虎頭蟹,這也是我最愛喫的品種,個兒不大,殼特別硬,像老虎的頭,蒸着喫最香了。

5、海螺

丹東海螺特點是個大,喫法是蘸着蒜汁,或者海螺白菜。我婆家的喫法一般是切片蘸着蒜汁,而我孃家最愛做海螺白菜:海螺切片、白菜片出來,先下熱水焯一遍,然後倒油開始炒,加入鹽、糖、蔥、姜,再放點胡蘿蔔等配菜,齊了。甜、鮮、白菜脆、海螺勁道,是我家傳統菜。

6、泥溜子

泥溜子,即泥螺。上海有一種醉泥螺,是用酒醃製的,很好喫,丹東是用鹽醃製,在超市裏就可買到醃製好的瓶裝泥溜子。在家裏一般是直接煮一下喫,或者炒着喫。喫的時候咬住泥溜的舌頭,筷子順着舌頭向外一夾,殼和裏面的沙包就全掉下來,把肉喫掉就可以了。

7、海蜇.

我說的並不是通常在超市裏見到的海蜇,還要用水泡,艮啾啾的,切成絲伴着白菜喫的那種,而是剛撈上來的、活的、新鮮的海蜇。切成條狀,用白醋泡上,再加點香菜。可以喫了,而且要馬上喫,新鮮海蜇水的含量特別的大,一會兒就化成水了。至於味道嘛,又脆又滑又鮮又酸(口水ing)。

8、麪條魚

說起鴨綠江裏的麪條魚,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淚。

小時候家裏經常做麪條魚炒雞蛋,那小小麪條魚,活的是透明的,又細又長,無骨無皮,柔軟無比,熟了之後通體白色,又鮮又嫩,鮮香溢口。這種只有丹東鴨綠江裏纔有的特產,不但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高。可是,記憶裏有很長很長時間再也喫不到麪條魚了,因爲人們對它的襤捕襤撈和水質環境的破壞,導致鴨綠江裏的麪條魚瀕臨滅絕,年產量極低。於是市場上從外地引進來的其他產地面條魚或者養殖的麪條魚,又叫大銀魚,冒充鴨綠江面條魚來賣。這種大銀魚比鴨綠江面條魚個頭大些,骨頭比較硬,口感比麪條魚差好多。而真正的鴨綠江面條魚竟然要一條一條的賣,有時候達到一條15-20元。

不過近兩年,隨着管理的加強和鴨綠江水質的改善,麪條魚又重新回來了,價格在每斤10-30元不等。不過還是要小心別和大銀魚弄混了。“鴨江水暖,麪條魚肥。”現在終於又喫到美味又營養的麪條魚炒雞蛋啦!

9、海蠣子沾辣根

生海蠣子沾辣根,營養美味真好喫。

//////////

關掉空調 丟掉手中的快樂肥宅水

從無止盡的工作中抽出身來

約上三五好友去喫一頓丹東海鮮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