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江南巡视,一个官员却大胆不接驾,乾隆见其母后怒气全无

清朝广东连平县的颜家出现了罕见的祖孙三代高官员,首当其中的就是任职湖南、云南巡抚的颜希深。这三代人任职高管长达100多年,不仅地位显赫,还深受朝廷、百姓的信赖。

清朝皇帝有一大癖好,那就是南巡,名头上是体察民情,但是难免是因为皇宫太闷,皇帝等贵人想要出去透透气。皇帝南巡在清朝一直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毕竟皇帝走在哪,国家的权力中心就在何处。

尽管每次皇帝巡视规模都不小,劳民伤财的也可以这么说,但是地方官员们可是非常渴望皇帝来自己这里视察的。一方面是能够当面给皇帝汇报工作,展示自己的治理成果,这对于那些有的一生都见不到皇帝的小官员们来讲,是莫大的荣耀。而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莫大的机会,一旦受到皇帝的欣赏,那么破格提拔、青云而上就不是梦想啊。能力很重要,但是机会更重要,古人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在乾隆二十六年的时候,乾隆决定去江南巡视,在巡视之前自然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啊,各种船只足足有一千多艘,排在一起长达十公里,随行人员也很多,有两千五百人,这一群人浩浩荡荡的一路南下,沿途的地方官自然是都要隆重接待的,他们还在运河的两岸都种上了鲜花异草,风景好看的不得了,所以乾隆看到的往往都是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

其实所谓的巡视其实也就是一种收买人心的政治手段罢了,皇帝来到地方有当地的官员接待,他们自然会精心准备,而皇帝看到的只是他们想让皇帝看到的一面。皇帝上岸的时候,走在铺好的地毯上,官员们都穿着亮丽鲜美的官服,连同围观的百姓们跪拜迎接皇帝。官员们前呼后拥地围在皇帝身边,一一汇报自己的政绩,自然大都是捡着好的说,而皇帝似乎也明白,所以也不戳穿,评价也是往好了说。

乾隆这一路也大都如此,直到他到了山东。山东巡抚和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在迎接乾隆,却独独少了一个济宁的知府颜希深。乾隆自然不知颜希深是因为运河突发大水、淹没村庄而去乡下救灾,所以没能赶回来接驾。乾隆大怒,于是派人去把颜希深带过来。

但是派出去的人回报说颜希深不在府衙里,所以只好把他的老母亲给带过来。乾隆更生气了,他就质问老人家:你的儿子去哪了,胆子可不小啊!颜母却哭着辩解说是因为突发大水,灾情严重,所以她儿子就去下乡赈灾了。

旁边的皇太后听了这话也是有些感动,于是就劝皇帝消消气,而这时颜希深也匆匆赶了过来,众人见他从头到脚可都是泥水啊,而且脸色非常疲惫。颜希深一见乾隆就跪下来认罪,乾隆此时却一点气都没有,反而特别地高兴。毕竟哪个皇帝知道自己手下有这样的官员会不开心呢?此后颜希深就被乾隆连连提拔,最后成了湖南巡抚,而在他死后,更是被录入大清汉臣名人录里面。你喜欢这样的好官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