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中有一个特殊的文学类型,似乎总是难以进入经典文学的殿堂,但又从来不能被忽略,那就是侦探悬疑类小说

这些侦探故事层出不穷,虽时代更迭,读者的好奇心却从不改变,读一篇写得精彩的谋杀小说,就好像是拼拼图一样,在小说结束之前,总会缺少了某片拼图,直到小说最后结束,一切才能真相大白。

而其中所表现的世间百态,人性和心理等方面也是应有尽有。殊不知,我们现在看到的BBC改编的很多悬疑电视剧集,都来自这些经典的侦探故事。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柯南·道尔爵士的《福尔摩斯》了,恐怕没有人能否认由BBC改编的这版Sherlock Holmes有多么的成功。

它不仅保留了原著中基本的故事线索和人物性格,使忠于原著的读者能早早就有线索握在手里,更吸引人的则是剧集把故事场景更换到了现代:犯罪背景都安排在了现代,虽然人物关系没有改变,但是人性更加复杂。

当然了,这个剧里面最吸引观众的还是两位男主角了。年轻帅气,魅力十足,再加上英国式的绅士派头和冷幽默,大大增加了娱乐性。

柯南·道尔爵士

但是侦探故事的黄金时代应该算是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这段时间出现了大量的侦探小说作家,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最有名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她的探长波罗和马普尔小姐是最有名的两名大侦探了。

不过就像是英国的文艺复兴时期不只有一个莎士比亚,披头士乐队也只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流行音乐众多璀璨歌星中最亮的那颗,三十年代的英国不仅仅只有阿加莎·克里斯蒂一位侦探作家。

阿加莎·克里斯蒂

同一时期,还有一位G.K.切斯特顿(G. K. Chesterton),他在1911年至1936年期间写了53本推理小说,以一位在艾塞克斯和伦敦的教堂里工作过的天主教神父布朗神父为主人公,我们现在看到的BBC剧集《布朗神父》(Father Brown)就改编于切斯特顿的这53本短篇小说。

现在看来,若论案情的扑朔迷离,的确赶不上阿加莎系列,比如一集中,布朗神父说:“他们两人一个说看到早上的报纸才知道谋杀的事情,另一个说一个晚上因为这事都没睡好。肯定有人在撒谎了。”

这在案情的前四分之一就瞄准了嫌疑人的写法,是不会出现在阿加莎系列作品中的。

但是《布朗神父》不论是剧集还是小说,都再现了一战和二战期间英国乡村的乡间风貌及人情世故。我们能看见尖顶的教堂,带有大片草坪的乡间别墅,还有小镇上人的生活起居。看着剧集更让人神往,来一次英国乡村的旅行。

《布朗神父》剧照

这一时期与阿加莎齐名的还有另外两名女性作家,一位是多萝西·L·塞耶斯(Dorothy L. Sayers),她笔下贵族出身的Lord Peter Wimsey是一位有探案好奇心的业余侦探。

另一位约瑟芬·铁伊(Josephine Tey)因为一生只有8本作品,没有前两名那么有名气,有一本《时间的女儿》(The Daughter of Time)翻译成了中文,但是BBC没有剧集。

Lord Peter Wimsey剧照

与此同时,也有一位比利时侦探小说作家乔治·西默农(Georges Simenon),写了《梅格雷探案》(Inspector Maigret),BBC的剧集里,梅格雷探长由成功转型的憨豆先生扮演,这是我最喜欢的成熟的憨豆先生的模样,绅士派头十足,思维犀利,最具特色的还是他的人文特性,就连他的副手都会顺着他的思路去想:无论是什么样的罪犯,他们首先都是人。

让人期待的是,西墨农写了500多本侦探小说,不知道BBC能请憨豆先生拍出多少季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两季。

梅格雷剧照

这一时期之后,因为冷战的关系,又迎来了较长一段时间以间谍活动为主的侦探小说。

其中较有名的有《豺狼的日子》(The Day of the Jackal),作者是英国作家弗雷德里克·福赛斯(Frederick Forsyth). 此作品在1973年拍出电影。一位职业杀手受雇于一个法国反对派准军事组织,准备刺杀法国总统戴高乐,小说写于1971年,第二年即获得美国悬疑推理小说协会颁发的埃德加奖(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被誉为悬疑小说之父,此奖由他而命名)。

狼的日子》剧照

随着冷战的开始,出现了一位多产的作家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 他的间谍小说不仅销量好,还由好莱坞拍成了多部电影,《谍影行动》,又翻译成《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是2011年的电影。

最近BBC也拍出了多部剧集。如2016年的《夜班经理》(The Night Manager), 剧集如同《福尔摩斯》一样,把场景成功地转移到了阿拉伯之春和阿富汗战争中,去掉了已经过时的冷战色调。帅帅的Tom Hiddleston总会在剧中露出他招牌似的笑容,让人不忍不看。

2018年底BBC又推出一套压轴大戏《女鼓手》,改编自勒卡雷1983年的同名小说The Little Drummer Girl,情节紧凑,推理非常成功,实属上品之作。

女鼓手》剧照

很有意思的是,片中很多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欧洲时尚,喇叭裤,男士长发和小胡子等,让人看了不禁怀念。当初时尚流传过来的时候,小时候常看见街上穿一条长喇叭裤,蓄着长发留着小胡子的年轻人在大街上走,手里还会拎着一只发出很大声响的双卡录音机。

《夜班经理》剧照

同是八十年代,还有一本侦探小说,没有勒卡雷影响那么大,但是BBC的剧集《摩斯探长》(Inspector Morse)又让这位作者出现在众人视野里。

这些剧写于1975至1999年期间,里面出现很多牛津的建筑和人物,因为作者自己住在牛津郡,而小说和剧集里的这位摩斯探长对密码学,英国文学,甚至作曲家瓦格纳都很有素养,一定是作者赋予了探长这些能力。

《摩斯探长》剧照

现在热播的BBC的侦探剧《探长薇拉》已经播到第9季了。这也是改编自悬疑小说家Ann Cleeves的系列小说。

Ann Cleeves在2006年因《黑乌鸦》(Raven Black)获得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邓肯·罗利匕首奖,这是Shetland Island Series的第一本犯罪小说。剧集里充满了冷飕飕的雨水,充分展现了位于苏格兰东北部这个小岛的景色。

《探长薇拉》剧照

一定还有更多的改变自侦探悬疑小说的剧集,也请读者分享。

* 文章参考了《大英百科全书》及维基百科,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喜欢就点好看,不想走散就 点右上角小人再点 ... 设为星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