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玩小程序

經濟學上有這樣一個概念,名叫“技術溢出效應”。

“技術溢出效應”具體對應的案例是這樣的:一家跨國公司發明了一項新技術,隨之該技術被競爭企業複製或學習,表現爲競爭企業通過蒐集跨國公司新技術的基礎知識,加上自身研究開發組合成與跨國公司相近的研究成果。

一段時間以後,相關市場中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會體現這類技術,這些產品或服務使用者的利益將是外在的。

自騰訊推出小程序以來,短短兩年時間,小程序在移動端生根發芽,阿里、百度等巨頭紛紛入局,並以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然而360瀏覽器7月5日上線了以PC端瀏覽器爲載體的360小程序,打破了小程序的生態邊界。在7月9日的互聯網大會上,360瀏覽器又進步一闡述了360瀏覽器如何賦能小程序的種種舉措。

至此,小程序在互聯網中無處不在。

小程序由移動端進入到PC端,以超級App爲載體進化到以瀏覽器爲載體,其實也是這種“溢出效應”的結果。

與傳統的經濟學案例有所不同,以360瀏覽器爲載體的360小程序在驗證了“溢出效應”模型的同時,還爲小程序全景生態的閉環畫上了最後一筆,從長遠來看,將倒逼整個行業和生態體系發生新的“化學反應”。

得入口者得天下,小程序的生存邏輯

衆所周知,移動端小程序都是生存在“入口”之上。

所謂“入口”,可以解釋爲進入的地方,在建築學上的入口是指門、門洞這一點狀場所或線狀的空間概念及相關空間元素組成的空間場所。

但在互聯網領域,“入口”這個詞超出了其本意,大多指的的是用戶獲得互聯網服務的必經之路。

在PC時代,無論是以百度爲代表的搜索引擎,還是雅虎的線上黃頁,無論是Hao123的網站導航,還是360安全衛士,都是“入口”導向下的產物。

出生在移動端的小程序,同樣對入口極爲依賴。

首先,小程序的入口必須同時也是超級流量入口,只有這兩者條件都同時兼備,才能起到連接和分發的作用,用戶在獲取小程序服務時,才能引發高頻觸發的需求,減少打開原生App的麻煩。

其次,在小程序生態內,入口效應越強,小程序的價值發揮的越好。

也正是因爲具備這樣的特點,BAT三家的移動端小程序都是生長於具有超級流量入口的超級App內。以致於大家一談起小程序時就“先入爲主”,過於強調移動端流量入口的價值,而忽略了PC端的價值。

360集團瀏覽器事業部總監杭程在互聯網大會上表示,小程序其實是以超級App/平臺爲宿主,提供一種即用即走、場景化的應用形態。它吸收了原來網站即點即用、即用即走的優勢,又具備App強交互的用戶體驗,這種形態在PC上並不割裂,一樣可以使用。

如果以此標準來尋找小程序在PC端的入口,那麼只有360瀏覽器有資格承擔起小程序載體的責任。

首先,瀏覽器是PC用戶獲取互聯網基礎服務的最大入口,前文提到的百度搜索、網站導航這些入口級產品也都要通過瀏覽器這個工具才能實現服務,瀏覽器可以說是“入口中的入口”。

其次,瀏覽器的流量非常集中,市場被幾個頭部廠商瓜分。根據相關統計顯示,360瀏覽器市場份額長期位列中國第一,目前日均PV53億,月活躍4.06億,去年的市場佔比高達32.2%,超出第二名10多個百分點。

最後,360瀏覽器的自有生態本身就是小程序全場景生態生存的沃土。360瀏覽器是以安全出發,再通過瀏覽器捆綁了網址導航和搜索,以此形成了以瀏覽器爲核心的“瀏覽器+安全+網址導航+搜索”的核心競爭鏈條,相比核心競爭力可以被單點突破,核心競爭鏈條的戰略意義更爲突出。

擁有入口之外,還要考慮什麼?

選擇360瀏覽器作爲載體和入口只是360小程序能夠成功的第一步,360小程序若想真正充滿活力,需要在PC端構建一個生態平臺,其中,開發者、廣告商和用戶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平衡,生態內的各方怎樣從中享受到紅利,將極大考驗360瀏覽器的智慧。

1、開發者:拉低門檻,現金補貼,流量支持多管齊下

豐富的內容是形成小程序良性生態的基礎之一,這就需要吸引大量的開發者參與到小程序的內容建設。在BAT的小程序大戰中,補貼與引流是吸引開發者的常規手段,除此外,BAT還推出各種小程序模板,降低開發門檻,提供雲服務供開發者使用等,其目的也是吸引開發者入局。

今年3月份,阿里就推出了“阿里巴巴小程序繁星計劃”,將拿出大量現金進行補貼,扶持200萬+小程序開發者。百度則在流量補貼上下功夫,百度智能小程序不僅能運行在百度App上,還可以運行在百度貼吧,百度地圖等百度系App上,甚至可以運行在支持智能小程序的外部App和瀏覽器上。

效仿着移動小程序的成功經驗,360集團推出“跨界者計劃”,拿出了7億元建立小程序孵化基金,對有創新潛力的開發者和中小企業進行投融資支持,同時還建立開發者大賽機制,提供千萬現金激勵。

在流量上,360瀏覽器成爲當仁不讓的引流主力,此外還有搜索、導航、快資訊、安全衛士等多種360產品爲小程序開放,提供更多入口和喚醒場景。

在開發門檻上,360小程序的目標是與主流移動小程序高度兼容,實現低成本甚至零成本遷移,360小程序將推出轉發、開發、自動轉換工具,幫助開發者縮短開發時間。

2、廣告商:中心化與去中心化,拉新留存的兩套思維

如果用互聯網思維來看小程序這個應用,其對廣告商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拉新和留存的能力上。在這方面,360瀏覽器採用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方式,利用自身流量池和幫助廣告商建立私域流量兩套思維來解決小程序拉新和留存的問題。

在拉新方面,基於中心化思維,360瀏覽器以及360在PC端的產品矩陣構成的小程序入口本身就擁有巨型流量,在這個中心化的入口中,廣告商們的拉新充滿無數想象,而根據PC端相比移動端的大屏優勢,並由此帶來的沉浸感,遊戲、視頻等場景更是360小程序拉新的重要陣地。

拉新完成後,將考驗商家的留存能力,360小程序在這方面又換了一種思維,用去中心化的私域流量來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基於PC端的網站時代,所有流量都來源於搜索引擎、SEO或者SEM的中心化分發,商家連接、觸達用戶的能力很弱。

360小程序的去中心化思維則是幫助商家建立私域流量,當用戶進入小程序,商家能通過360瀏覽器主動連接(登陸)、消息推送、分層管理、入口推薦、狀態更新等多種能力,沉澱、觸達、轉化用戶。

從拉新到留存,360小程序在360瀏覽器這個載體上建立了一套一條龍式的標準服務模板,在這一方面,360小程序對廣告商的價值大大高於移動小程序。

3、用戶:內容的豐富性與全場景體驗的一致性

在小程序生態中,用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小程序的內容與體驗又是小程序吸引用戶最重要的兩個方面。在開發方面,360小程序的目標是做到與主流移動小程序高度兼容,這裏的“兼容”實際上是打通兩個小程序之間的數據通道,在體驗上如何“兼容”,則是兩個小程序體驗的一致性。

隨着AI技術的興起,“無感支付”、“無感通行”的概念也被逐漸認可,在小程序領域,隨着全場景生態的建立,“無感體驗”也應被提倡。就如移動端微信和PC端微信一樣,用戶在工作時間內,電腦端登錄小程序進行工作,而消息也會同步到移動端小程序內,無論用戶何時關電腦,都能切換到手機端實現無縫接收消息。同理,再次打開電腦後,消息又繼續同步在PC端。

也只有在這樣的體驗模式下,PC小程序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更多的體驗場景才能被挖掘出來,建立在此之上的全場景生態纔會充滿活力。

補足雪坡理論模型,如何挖到第一桶金?

360小程序將移動小程序的紅海轉入到PC小程序的藍海,補全了整個小程序的互聯網全場景生態。我們該如何解析PC小程序的藍海呢?

在投資領域有一個著名“雪坡理論”,從雪坡的兩個維度來判斷投資的價值。

第一是很長的坡:足夠廣闊的前景;

第二是很厚的雪:足夠成熟的生態。

將理論模型與PC小程序的特點一一對應。

PC小程序的坡很長(前景廣闊)已有共識,但雪還不夠厚(生態不成熟),需要完善模型。

既然提到生態,就需要“物種”足夠豐富,其中就包括內容的數量和種類。必須承認的是,PC小程序剛剛起步,其內容建設任重道遠,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揚長避短,才能形成清晰的辨識度,與移動端小程序形成差異化的發展方向,而這也將是PC小程序最先享受到紅利的賽道。

相比微信的社交傳播和裂變能力,支付寶的支付與金融能力,百度是搜索的連接能力,PC小程序的能力在於強交互大屏,並由此帶來的沉浸式體驗。

首先,以遊戲和視頻爲代表的大屏娛樂場景將在PC小程序中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其次,藉助PC場景,有大段內容輸出需求的辦公場景、協同辦公場景等也更適合在PC小程序內生存。

像工具類小程序“印象筆記”、“金山文檔”等,其核心功能就是“協同編輯”,但在移動端,“協同編輯”的體驗只限於查閱和小範圍的修改,但在360小程序中,有了大屏瀏覽器以及在鍵盤、鼠標這些硬件的支持下,辦公場景的交互體驗更強,協同編輯的操作也更便捷。

最後,教育學習場景中的電腦端大屏、多線程體驗,也更優於手機端體驗,在這方面,PC小程序的優勢也十分明顯。

現今,360瀏覽器已經將PC小程序的大門打開,PC小程序能不能像360瀏覽器預想的那樣成爲小程序互聯網全場景生態的半壁江山,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