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距離大學路網紅街不遠有一座信號山公園,山上的觀景臺是欣賞青島老城區風光的最佳去處。青島的標誌棧橋回瀾閣對面,還有一座小島,也是個旅遊景點,卻經常被遊客錯過。

盛夏七月,最美的青島來了,比我們綠的沒我們涼快,比我們涼快的沒我們海鮮肥美,比我們海鮮肥的,沒有啤酒節!所以你一定要來青島,看看最早的碼頭,登上小青島探究這座島城的名字來源,遇見最美拐角,再來一杯冰冰涼的青島啤酒。七月,我們這來,最漂亮昂。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許多遊客到青島旅遊,如果乘坐火車的話,棧橋可能是遊覽的第一個景點。棧橋距離青島火車站很近,只有兩三百米的距離,一下火車就能見到蔚藍的大海,而棧橋也是青島的標誌。

棧橋的知名度很高,歷史也很悠久。公元1892年,清政府派兵駐守青島,爲了便於運輸物資,在青島建起了兩座碼頭,一座是棧橋,還有一座衙門橋,如今已經消失。棧橋是青島最早的碼頭,最初的棧橋只有200米長,大約是現在的一半。

棧橋在100多年的歷史上也是經歷了無數的變化,最初是作爲軍用碼頭存在的,後來又建起了小港和大港碼頭,棧橋逐漸失去了最初的用途,對遊人開放。如今棧橋海邊是棧橋公園,免費開放。

從中山路步行街一直往南走,就是棧橋。棧橋上賞景也是不錯的,海邊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也有古樸的紅色屋頂的老房子,海水清澈湛藍,如果冬季過來,海邊有無數的海鷗飛舞。

棧橋最南端有一座回瀾閣,是棧橋的標誌。這座傳統風格的建築是1933年建起來的,回瀾閣下是觀景平臺,對面有一座小青島,如今也是公園,島上一座白色的燈塔非常有名。

回瀾閣頂覆以黃色琉璃瓦,四周有24根圓形亭柱。閣內爲二層圓球形廳堂,中央有34級螺旋式階梯,可迴旋登上二樓,樓上四周爲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畫”之說。

青島的海濱風景區從棧橋開始,沿着海岸線一直向東,經過海軍博物館、魯迅公園、八大關等知名旅遊景點,是青島最美的風光之一。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青島的標誌棧橋回瀾閣對面,還有一座小島,也是個旅遊景點,卻經常被遊客錯過。這座小島叫做小青島,現在是個對外開放的公園。

青島這座城市的歷史不算太悠久,在青島還叫做“膠澳”的時候,青島就已經存在了,不過那時候的青島真的是一座島,就是現在的小青島。小青島面積很小,只有0.024平方公里,大約是廈門鼓浪嶼的1/80。

從棧橋到小青島,要繞上一圈,從海軍博物館旁邊的琴嶼路走進來才能到達。小青島公園非常安靜,遊客不多。在德國佔領時期,這座小島被改名爲“阿克那島”,青島成了這座城市的名字。後來日佔時期又被改名爲“加藤島”。

當年這座小島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島上有一座高高的燈塔,是小青島的標誌。日本人還在島上修建了一個魚雷倉庫,並修建了鐵路。

小青島繞島一圈也不過十分鐘時間,沿着海邊修建有遊步道和涼亭、長椅,遊客可以隨時停下來賞景休息。從小青島上看棧橋和岸邊的高樓更加壯觀,初秋季節青島的海水非常乾淨。

燈塔是小青島的標誌,這座燈塔是德國人在1900年修建的,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呈八角形,是船舶進出膠州灣的重要航標,如今仍在使用。到了晚上燈塔亮起,與棧橋相互呼應,“琴嶼飄燈”是青島著名的景觀。

從上往下看,小青島像是一把琴,又稱爲“琴島”。在小島上建有一座琴女像,還有一個在當地流傳的愛情故事。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青島是一座具有文藝氣質的城市,特別是老城區,有許多異域風情的建築,街巷通常窄窄的,高低起伏,粗大的法國梧桐遮擋了視線,也擋住了陽光,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大學路本是一條普通的馬路,中國海洋大學在這裏,最近因其獨有的文藝氣質而成了網紅。大學路附近大學生和年輕人多,這一片街巷有許多文化名人故居,開了無數的咖啡館,爲文藝氣息加分。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就在大學路和魚山路的路口,被許多年輕人追捧前來拍照,成了青島的“網紅街”。這個拐角很特別,一側是安靜的校園,一側是車水馬龍的城市,紅色的牆體很適合拍照,不管是大學生還是遊客,都喜歡來這裏拍一張照片。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1924年以前,這個地方還是一座兵營。北洋政府收回青島以後,於1924年在兵營原址開辦了私立青島大學,這條路就被叫做大學路。後來山東大學從濟南遷到青島,也是在這裏,如今這裏是中國海洋大學的老校區。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青島的文化名人很多,而且大多分佈在大學路附近,有康有爲、聞一多、梁實秋、沈從文、洪深、童第周等故居。老舍故居又叫駱駝祥子博物館,就在大學路旁邊,展示老舍的生平以及作品。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到青島旅遊,走一走老城區的這些小巷子也很有意思。路邊有許多小洋樓,牆面斑駁,鮮花和綠植爬滿了院牆,石板路展示着歲月的滄桑。這些小巷子沒有嘈雜的人羣,獨有歲月的靜好。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無論春夏還是秋冬,青島總有自己的美感,即使夏日炎炎,海風仍然涼涼的,天空和大海也都是湛藍色。

距離大學路網紅街不遠有一座信號山公園,山上的觀景臺是欣賞青島老城區風光的最佳去處。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青島的魅力在老城區,其風光可以總結爲“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有着濃郁的異國風情,讓人神往。走在青島老城區隨處可見古樸的老房子,不過要想欣賞全貌,就只能到山頂上了。

青島老城區有一座公園,是欣賞老城區風光的最佳之處,這就是信號山公園。信號山公園山頂有三座紅色的看起來像蘑菇一樣的建築,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見。青島市區裏有不少小山,信號山是較高的一座。

信號山海拔98米,距離海邊較近,百餘年前這裏是給進出膠州灣的船隻導航的地方,山頂每天懸掛各類信號標誌及氣象、風力標誌,現在成了一個對遊客開放的公園。信號山公園門票5元,山頂觀景臺收費10元,非常超值。

山頂的三座圓形建築,中間最高的一座,就是旋轉觀景臺。遊客只需要靠近窗邊找一張椅子坐下來,就可以360度緩緩轉動,欣賞老城區的絕美風光。近處有許多紅色屋頂的房子,著名的基督教堂就在腳下不遠。

從觀景臺上看去,棧橋、小青島公園、天主教堂、總督府等景點一覽無餘,東部是新城區,視線越過中山公園能看見林立的高樓。

信號山公園遍植綠樹鮮花,景色優美,附近旅遊景點也很多,到青島旅遊不可錯過。著名學者愈平伯曾爲信號山做詩一首:古人邀我作東遊,可惜年時在早秋,三面鬱蔥環碧海,一山高下盡紅樓。

信號山作爲老青島的中心,還是中國近現代文壇的搖籃,很多知名的作家學者都在信號山附近的地方,安家居住,比如康有爲先生、聞一多先生、老舍先生、梁實秋先生等。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青島是一座盛產品牌的城市,其中許多品牌跟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青島啤酒。作爲我國最知名的啤酒品牌之一,青島啤酒最初的工廠廠房已經建起了一座青島啤酒博物館,對遊客開放。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位於登州路上的青島啤酒博物館,就在青島啤酒廠房內,這座廠房始建於1903年,是我國最早的啤酒工廠之一,當時由英國和德國商人合資開辦。工廠距今已有100多年曆史,見證了中國啤酒工業的發展,這座廠房也成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這是我國唯一的一家啤酒博物館,每天來這裏的遊客非常多。在博物館裏可以瞭解啤酒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也能品嚐到最爲新鮮的啤酒,憑博物館的門票可以免費品嚐兩杯不同的啤酒,非常期待。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建廠之初用的機械設備還擺放在博物館裏,許多設備都是德國進口的,雖然歷經百年仍然可以使用。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爲重現歷史原貌,博物館在老糖化車間的老發酵池,設置了工人生產勞動的雕塑模型,同時複製老實驗室場景和工人翻麥芽場景,這些巨大的木桶就是當年用來存放啤酒的。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最新鮮的啤酒,還沒有經過過濾,入口稍有一點苦,比外邊買的啤酒度數要高一點。博物館遊覽結束以後還會品嚐一杯,跟市場上的散裝啤酒差不多。

搖晃的啤酒杯、網紅打卡地 七月青島美出新高度

老的設備已經淘汰了,畢竟效率太低,現在的工廠都是自動化流水線,很少需要人工參與,品質最好的青島啤酒就是從這個工廠生產出來的。

尋個週末,來青島吧!

吹着口哨,撫着風,

插根吸管哈一口青島啤酒,

這油然而生的幸福感……都在酒裏啦。

小編在青島等你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