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1日上午,國內首個垃圾分類教育學校台州垃圾分類公衆教育學院正式成立。對於國內首個垃圾分類教育學校的成立,有網友表示,名副其實的“垃圾學院”。

眼下,垃圾分類在很多地方即將實施,而如何將自己的垃圾分類處理好,成爲了很多人頭疼的問題。

近日,被稱爲國內首家的,浙江台州垃圾分類公衆教育學院成立!

因爲垃圾分類的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取諧音“拉風”,所以學院也叫“拉風”學院。

站在垃圾分類“風口”上的“拉風”學院,你看好嗎?國內首個垃圾分類教育學校成立

7月1日上午,國內首個垃圾分類教育學校台州垃圾分類公衆教育學院正式成立。

台州垃圾分類公衆教育學院,取“垃圾分類的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諧音,又名“拉風學院”。它是由台州市分類辦與台州廣播電視大學聯手打造,是一個集垃圾分類培訓策劃宣傳研究於一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綜合性平臺,旨在進一步推廣普及台州垃圾分類工作。

“台州垃圾分類公衆教育學院概念的提出,是受到德國垃圾分類成功經驗的啓發。”市分類辦綜合協調處處長邱勇介紹,德國卓有成效的垃圾分類工作是由政府-社會機構-市民組成的“黃金三角”協力推進,其中社會機構起到了承轉執行的重要作用。而目前,國內尚無類似的垃圾分類公益性專業機構。

據瞭解,“拉風”學院成立後,將推出“三大計劃”:一是“漣漪計劃”,培養市、縣、鎮、社區等四級講師梯隊,開發培訓網絡直播課程,擴散傳播力;二是“浸潤計劃”,定期策劃全市聯動專題活動,豐富載體,持之以恆,讓垃圾分類理念入心入腦入行;三是“深藍計劃”,針對當前熱點難點問題,設立城市垃圾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多個專項課題,牽頭召集“政校企”多方力量進行攻關,提高城市垃圾處置資源化利用程度。此前,“垃圾分類後的上海人”引發共鳴

這也要開學校?可千萬不要覺得垃圾分類這件事很簡單!

最近,一則“垃圾分類後的上海人”話題引發很多網友共鳴,講的都是大家是如何被垃圾分類“逼瘋”的。

有報道指出,現在點外賣不要餐具、喝完奶茶洗杯子成爲了很多人的常態:

據媒體報道,上海生活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近一週,城管開出190張罰單,其中對個人查處15起,其中既包括個別小區居民,也包括個人餐飲店經營者等相關責任人。甚至有人還因此做出了極端的事情!

根據住建部公佈的消息,將在全國46個重點城市推行垃圾分類。比如,西安今年9月起將開始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昆明今年10月底前開始試點。

你還覺得垃圾分類很容易嗎?“垃圾學院”上線,你怎麼看?

對於國內首個垃圾分類教育學校的成立,有網友表示,名副其實的“垃圾學院”;

不少網友認爲有用,“我也不會分”;

也有人說其實一個app或者其它更簡單的方式就能搞定:

也有人覺得,問題在於每個城市垃圾分類的標準不一,如果統一的話就更方便了。

來源:中國青年報綜合整理自台州發佈、中國新聞網、每日經濟新聞、新浪微博等。

(免責及版權聲明:僅供個人研究學習,不涉及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北京文都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