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Nature 为此发表社论,认为目前性少数群体在科研界的生存与工作状况不容乐观:英国物理学会、英国皇家天文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近期针对性少数物理学家的一项调研显示,28%的被调者因为环境不友好或歧视考虑过离职,而美国 2016 年的一项调研得到了相似的结果。据 Science 、E&E News(美国能源与环境行业新闻网站)的消息,报道这篇研究的新闻稿受到了美国政府官员的审查,被推迟数月发表,并删除了其中对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灾难的描述。

“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我们希望和你一道,理解中国以及全世界科研生态的发展与变化。

我们在工作日的每天早上为你推送“科研圈日报”。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被美国政府列为“敏感词”,相关科学通稿遭到审查删改

“气候变化”被美国政府列为“敏感词”,相关科学通稿遭审查删改

图片来源:pixabay

今年 3 月,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发布一项新研究,讨论气候变化对加州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对当地海岸线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建议。据 Science 、E&E News(美国能源与环境行业新闻网站)的消息,报道这篇研究的新闻稿受到了美国政府官员的审查,被推迟数月发表,并删除了其中对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灾难的描述。

多名联邦政府下属机构研究人员对 E&E News 透露,在奥巴马执政时期,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新闻稿通常几天内就能被批准发布;如今这类新闻稿审核时间可能超过 6 个月,通常需要经过多名政府工作人员之手,并且内容常常被修改。

一位联邦政府下属机构研究人员匿名告诉 Science:“我们被清楚地告知,不应继续在新闻通稿中使用气候变化。否则内容不会被允许发表。”(Science,E&E News)

《巴黎协定》可能无法阻止北极海冰完全融化

来自韩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科学家 7 月 9 日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通过计算机建立起全球气候模型,并利用一种新的统计方法将模型模拟结果转化为概率。结果发现,当全球气温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上升 1.5 摄氏度时,北极的夏季海冰有至少 6 %的可能完全消失。如果气温上升 2 度,这一概率将会上升至 28 %或更高。

然而,目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的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 2 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 1.5 摄氏度以内。因此,根据这篇论文中气候模型的预测,《巴黎协定》仍有可能导致北冰洋海冰完全融化。

· 高校院所新闻

杨丹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7 月 9 日,教育部人事司在西南交通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杨丹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因另有任用,徐飞不再担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育部人事司、四川省委组织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杨丹,男,1962 年 5 月生,九三学社社员,1985 年 7 月参加工作,重庆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2007 年 12 月任重庆大学副校长,2016 年 7 月任重庆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中国科学报)

· 科技企业

百济神州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转为普通上市公司

香港联合交易所近日发布公告称,新型抗肿瘤药物研发企业百济神州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转为普通上市公司,创港股之首。据悉,实现转换后,百济神州可能受到更多投资基金关注和覆盖。目前该企业有 3 个药物处于临床试验末期,公司正处于投资高峰。

百济神州被认为是中国研发投入最多的制药企业,创始人包括著名生物化学家王晓东院士。2016 年该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公开发行后,于 2018 年 8 月 8 日作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再度上市。根据财报,2016~2018 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0.98 亿美元、2.69 亿美元和 6.79 亿美元。相比之下,A 股市值前列的恒瑞医药 2018 年研发费用为 26.7 亿元,复星医药研发费用为 14.8 亿元。(财新网)

· 前沿观察

嫦娥四号、玉兔二号进入第七月夜,已发布第六批科学探测数据

“气候变化”被美国政府列为“敏感词”,相关科学通稿遭审查删改

玉兔二号月球车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第七月昼工作,再次迎来月夜。7 月 9 日 9 时,嫦娥四号着陆器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设置,进入月夜休眠。随后,“玉兔二号”巡视器于 7 月 9 日 9 时 10 分进入“梦乡”。嫦娥四号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已于 7 月初向科学研究核心团队发布第六批科学探测数据,总数据量为 1.2G,共计 531 个数据文件。(中国探月工程 )

· 更平等的世界

Nature 发表社论,支持 STEM 界的性少数平权运动

“气候变化”被美国政府列为“敏感词”,相关科学通稿遭审查删改

图片来源:mydavievillage.com


7 月 5 日,Nature 加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惠康基金会等科学机构与团体,共同庆祝了第二个国际 STEM 界 LGBTQ+ 人群日( International Day of LGBTQ+ People in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s)。Nature 为此发表社论,认为目前性少数群体在科研界的生存与工作状况不容乐观:英国物理学会、英国皇家天文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近期针对性少数物理学家的一项调研显示,28%的被调者因为环境不友好或歧视考虑过离职,而美国 2016 年的一项调研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社论号召研究者、研究机构及资助者采取行动,与 STEM 界的性少数成员合作制定相应措施,为性少数群体提供更好的支持。Nature 在社论中表示,“在恐惧中生活,或是无法展现真实的自己,对于个体自身是有害的;而阻碍一个人在科学上作出最好的成就,或是将其排斥在科学之外,受到损害的将是所有人。” (Nature

作者: 科研圈&领研网 来源:科研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