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厉慧良那样代表厉家班,一同为毛泽东、蒋介石演过戏的,估计再也没有第二个了。有次蒋介石看厉慧良演出的绝活《八大锤》。

蒋介石差点被此人伤到,非但不责怪,还请毛主席一起看他演的戏

众所周知,毛主席对戏曲情有独钟,可是你知道吗,蒋介石对戏曲的喜爱也不遑多让。

上世纪30年代除了梅艳芳等人技压群芳外,京剧的厉家班也很有名气,厉慧良、厉慧斌、厉慧敏、厉慧森、厉慧兰五兄妹以精湛的演艺赢得了“厉家五虎”的美称享誉海内外。

蒋介石非常喜欢厉家班的演出。在当时的重庆复兴关(今佛图关)的“青团”中央干部礼堂,虽然条件很差,一律都是板凳。但只要前面放个单人沙发,大家就知道蒋介石必来无疑,如果放两个沙发,就是与夫人宋美龄一同前来。

厉家班在为蒋介石演出中,还发生过一起让不少人为之捏把汗的事。

有次蒋介石看厉慧良演出的绝活《八大锤》。只见台上厉慧良一个转身,左手把枪抛出台口。看架势好像扔向蒋介石的头顶,蒋介石感觉一支枪直奔自己面门,身体稍微一颤。待回过神来,厉慧良早已用右手持另一支枪,把抛出去的枪勾了回去。

原来是虚惊一场,蒋介石没有怪罪,反而带头鼓掌叫好。

尽管如此,厉慧良回家还是被老父亲厉彦芝修理了一顿。万一失手,仍在光头上,岂不是落个行刺委员长的罪名。

令厉家父子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厉彦芝收到一个折叠式纪念册,扉页上蒋介石亲笔题词:“慧良君艺术超群。”

从此,厉慧良在陪都重庆的名声就更加响亮了。

蒋介石差点被此人伤到,非但不责怪,还请毛主席一起看他演的戏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为了调节气氛,厉家班自然是文艺演出中不可缺少的角儿。

9月5日,蒋介石及夫人宋美龄在“三青团”中央干部礼堂举行茶会及京剧演出,卜道明任总招待,蒋经国任副总招待。这一天,礼堂焕然一新,完全大变样。长板凳、方板凳、条椅不见了,全部换成了单人、双人、三人等豪华沙发。

苏联大使彼得罗夫,毛泽东主席应邀出席。陪同毛泽东出席的有周恩来王若飞等同志以及部分重庆的国民党中央委员。

晩会由张治中将军亲自安排,班主厉彦芝统管舞台。厉彦芝用了最好的演员和节目,最新的服装和道具,可谓不惜全力,使出了浑身的解数。

晚6时半,毛主席与苏联大使彼德罗夫乘车到达大礼堂门口,蒋介石夫妇出门相迎。毛泽东与蒋介石由舞台左侧休息室步入会场时,全体起立,掌声雷动。毛泽东神采奕奕举手向观众频频答礼。

8时晚会开始,蒋介石致欢迎词,毛泽东致答谢词。

晚会的演出由厉慧良挑大梁,一个人先后饰演《群英会》之鲁肃、《惜东风》之诸葛亮、《华容道》之关羽。

剧中周瑜、曹操、蒋干则分别由厉慧敏(反串),厉慧斌、厉慧森扮演,演员阵容用现在话说,那是十分强大。

次日,《新华日报》第二版对此事作了报道,同时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也相继进行了报道。

10月8日张治中再次奉蒋介石之命,为即将离渝返回延安的毛泽东举行盛大的欢送宴会。

参政员和重庆文艺界、新闻界、党、政、军等方面的有关人士五百余人,受邀一同出席。

晚上毛主席在周恩来、王若飞等人的陪同下,受到全场的热烈欢迎,毛主席发表了“和为贵”热情洋溢的演说。

蒋介石差点被此人伤到,非但不责怪,还请毛主席一起看他演的戏

欢送会后,一行人观看了厉慧敏领衔的京剧《十三妹》。厉慧敏、厉慧良、厉慧娟、厉慧斌、厉慧森悉数登场。

毛主席兴致勃勃地看完了全剧演出,对厉家班的演出颇为赞许。《新华日报》、《中央日报》等国共两党报纸,再次对演出进行了报道。

10月11日毛泽东由重庆返回延安,当天晚上杨家岭中共中央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欢迎文艺晚会,庆贺毛泽东一行载誉胜利归来。

其中有文艺工作者在闲聊时,问毛主席在重庆看戏的感想。

毛主席饶有兴趣地说:“在和谈的四十五天里,蒋介石三次请我看戏,我看了两次,一次是看《群英会》,一次是看《十三妹》。他们的演出在技术上比你们好些,风格上没有你们高,你们演得深些。”

举国上下,新中国成立前给蒋介石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又给毛泽东主席演出过的演员大有人在。但是厉慧良那样代表厉家班,一同为毛泽东、蒋介石演过戏的,估计再也没有第二个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