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了解,为鼓励群众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瓦子街邀请延安市蔬菜站技术专家对种植大户、椒农进行技术指导,有针对性的开展辣椒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培训,通过现场培训、专题讲座、个别指导等方式,辣椒基地的科学栽培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农户种植热情也高涨起来,科学化种植不仅提高了产品品质,更发挥出良好的小规模样板示范作用。瓦子街镇将坚定的走“产—销—加”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加大辣椒产后加工生产线,让更多游客把现成的“辣子面”“油泼辣子”带回去,促进小辣椒产业与大旅游共同发展,让辣椒不仅“辣”出百姓餐桌上的好口味,也“辣”出百姓火红的好日子。

盛夏的蔬菜大棚里辣椒缀满枝头,煞是喜人。黄龙县瓦子街镇范家湾村蔬果基地10多名工人正忙着采摘。

“辣椒现在市场价1.5元,我的这几棚辣椒好看又好吃,大概能卖3元左右,一棚能产7000余斤,纯收入每棚2万余元,今年单卖辣椒收入也有6万元”作为种植辣椒受益者,侯玉雪掩不住的喜悦。

据了解,为鼓励群众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瓦子街邀请延安市蔬菜站技术专家对种植大户、椒农进行技术指导,有针对性的开展辣椒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培训,通过现场培训、专题讲座、个别指导等方式,辣椒基地的科学栽培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农户种植热情也高涨起来,科学化种植不仅提高了产品品质,更发挥出良好的小规模样板示范作用。

村民张成有喜笑颜开地说:“产业转型以来,我尝试过好多种特色产业,也遇到过困难和阻碍,在镇政府的帮扶下,一步步发展起来,再难我都应该坚持。”他是村里产业转型带头人,从当初的瓜果到现在的蔬菜,经历风雨后他最终迎来蔬果飘香。

去年以来,瓦子街的“蔬菜”效应,让新品辣子也受益其中,经农户介绍说,高山蔬菜绿色无公害,品相好,味道极佳,深受周边群众喜爱,新采摘的辣子等不及进入蔬菜批发市场就被食堂和超市抢购一空,更有群众口碑相传直接到大棚里现摘现拿,一筐筐绿油油的辣子变成了一张张红彤彤的“票子”。

不仅是椒农、群众,商户以及村集体也都跟着“富起来”。据了解,辣椒从摘苗到收获大概需要2个月,种植户忙不过来时就雇用周边贫困户进行务工,每天130元,一个月打工收入将近4000元;周边的田园酒店、小型农家乐直接购买,少了中转费和运输费,成本降低;就连村集体也看到了辣椒产业加工变成农副产品带来的新商机。

瓦子街镇将坚定的走“产—销—加”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加大辣椒产后加工生产线,让更多游客把现成的“辣子面”“油泼辣子”带回去,促进小辣椒产业与大旅游共同发展,让辣椒不仅“辣”出百姓餐桌上的好口味,也“辣”出百姓火红的好日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