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刘星

日本经济产业省7月1日宣布,将从7月4日开始限制对韩国出口部分制造芯片和智能手机的材料。对此,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一名官员同日表示,日本收紧对韩国高科技材料的出口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韩国将坚决回应。然而,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称,日本收紧对韩国高科技材料出口限制的决定并不违反WTO规则。

日本出口管制严重打击韩国经济

日本政府经济产业省对韩国加强出口管制的是用于半导体清洗的氟化氢、用于智能手机显示屏等的氟化聚酰亚胺和涂覆在半导体基板上的感光剂“光刻胶”这3种材料。

分析师表示,日本的出口管制可能影响韩国芯片大厂三星电子和海力士的生产,因为遭锁定的两种化学物质非常重要。这3项原料目前在韩国境内可能只有一个月左右的库存量,最快到8月,韩国半导体与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有可能会出现生产延迟,有可能对以此为主力产业的韩国经济造成打击。

日本企业过去出口上述原料到韩国时,可享受简化的申请方式;但未来将改为每张合约都须经过申请许可与接受审查的程序。审查需要约90天,而且若被判定“不批准”,出口之路可能被封锁。

同时,日本政府决定把韩国排除在尖端材料可以转用于军事领域许可的“白色国家”名单之外。目前日本列有27个“白色国家”,韩国于2004年获得认定,得免除出口许可申请。

对依赖日本这3项原料的韩国电子大厂来说,日本的出口管制正中其命脉,也让韩国政府如坐针毡。7月1日,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赵世永召见日本驻韩大使长岭安政。据悉,韩国政府表明这是日本独断性决定,违背公平自由的贸易秩序。

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7月1日也发表声明,两国自1965年建交以来不断扩大经济合作关系,可能会因日本政府限制出口的措施而遭到破坏。

日本的这一措施引起了韩国民间的愤怒,一些民众组织了开展拒买日本商品、限制去日本旅行和让日本偶像和艺人等退出韩国的倡议。

日本加强管制高科技产品材料出口韩国之后,韩国执政党议员7月3日表示,将寻求年投资1兆韩元,自行开发芯片材料和设备。韩国一名共同民主党议员和青瓦台以及政府部门官员讨论应对日本管制策略后告诉媒体:“我们正在(针对这项投资)进行初步的可行性分析。”

韩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取消这项管制措施。对此,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说,特别是有可能转为武器用途的原料技术,各国在出口时都被要求进行经常性管制,从这个意义来看,日本身为国际社会的一分子,不断地重新检视相关规范是理所当然的事,“完全不考虑撤回”。

谈到一旦管制原料出口将造成韩国大厂生产出现状况,也可能影响到日本企业,世耕弘成说,日本政府会密切关注相关发展。

7月3日,韩国外交部长官康京和在出席国会统一委员会全体会议时表示,韩国外交部将要求日本政府立即撤回相关制裁措施,并敦促日方慎重考虑韩方提出的意见。有人质疑韩国政府未能有效应对,康京和说,有关部门会组织专门工作组随时检查相关情况,产业通商资源部还携手有关行业谋求应对方案。康京和表示,韩国政府始终以多个角度研究可行的应对方案,将基于尊重司法机关判决的原则解决问题。

日本对历史问题失去耐心

6月29日,日本主办的G20大坂峰会闭幕,在整个会议期间,韩国总统文在寅只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开幕时“尴尬握手8秒钟”,连私下互动都没有就结束访日行程。韩国外交部长康京和及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也仅仅进行了短时间的交谈。紧接着,日本对韩国祭出高科技出口管制措施。

日本共同社报道称,日韩关系之所以发展到如此地步是因为强征劳工这一历史遗留问题。韩国因强征劳工争议与日本关系恶化,对日本施压,日本要求韩国提出解决方案但仍无进展。日本经产省此举可视为事实上的反制措施,意图促使韩国政府对强征劳工诉讼采取行动。

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争议因为一起案件的判决而激化。2005年,李春植等4名韩国人主张在二战中被日本强征工作,对新日铁住金钢铁公司提出求偿诉讼。2018年10月30日,韩国大法院全员合议体(13人合议庭)就4名二战韩籍劳工13年前对新日本制铁公司(新日铁住金的前身)发起的索赔案作出终审判决,裁定新日铁住金向2014年去世的吕某等4名受害劳工每人赔偿1亿韩元。终审法庭指出,日本法院否认赔偿责任的判决违反韩国宪法,在韩国没有法律效力,韩日签署“请求权协定”并不意味着受害劳工的索赔权消灭。

然而,日本政府依旧认为有关强征劳工的问题,已在1965年伴随双方关系正常化所签订的协定而“完全且最终地解决”。日本政府多次要求韩国政府就此问题进行协议未果,5月,还向韩国提仲裁程序,但韩国方面未正面回应。

实际上,有关类似判决,韩国一些法院已经开始有所行动。此前,韩国大田地方法院承认扣押三菱重工业公司的两件商标权和6件专利权。原告方律师还表示,最近将向法院申请拍卖,表示将开始把商标权现金化的手续。如果韩国法院承认原告方申请完成资产变卖,三菱重工将无法在韩国国内使用这些标志。

这种法院扣押日本公司商标和专利权的做法,无疑激怒了日本,日本强硬起来。韩国日前提议双方联手成立基金补偿战时被强征劳工,遭到日本断然拒绝。

此外,因为水产品出口问题,两国也一直暗地较劲。日本2011年3月遭遇强地震和大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物质泄漏。韩国当时决定禁止进口福岛及其周边县部分水产品,2013年把禁令扩展至包括福岛、青森、岩手等在内8个县的捕捞和加工的所有水产品,为此日本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诉,日本在今年4月的二审中败诉。日本多次表示要实施经济报复。

7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在东京的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的党首讨论会上指出,韩国现在对日本的水产品采取禁止进口措施,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扩大到其他的县,所以日本在该做的时候,就必须做些什么,这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下是常识。

安倍还指出,这次措施并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而是贸易管理的问题,我们可以对对方说:在不守信用的情况下,就不能再采取到目前为止的优惠措施了。

日本官房副长官西村康稔在7月4日的记者会上,针对韩国方面针对日本的出口限制措施的发言指出:出口管理制度是根据各国对出口对象国的评价基础上运用的,欧盟也没有给韩国最惠国待遇。

韩国将闹上WTO或陷长期纠纷

据韩联社消息,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成允模7月1日表示,韩国将就日本限制对韩出口采取应对措施,包括诉诸世贸组织。成允模在出口情况检查会议上表示,当天上午有关部门召开部长级会议,就当前情况和应对措施进行了讨论,政府将根据国际法和国内法,采取包括诉诸世贸组织在内的应对措施。

他指出,限制出口不仅违背世贸组织基本原则,也违反《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宣言》强调的各方致力于实现自由、公平、非歧视性、透明、可预见、稳定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并保持市场开放的精神。

然而,据报道,日本似乎对于韩国的这一做法早有准备。日本政府不仅在事前就出口限制措施作了周密的准备,而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还亲自出面展开攻势。他在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时表示:“日本的所有措施都遵循WTO的规则”“这与(违反)自由贸易无关”。在韩国政府宣布将就日本对韩限制半导体材料出口一事向WTO提起诉讼的当天,据悉安倍已经完成了与WTO起诉有关的事前讨论。

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洪楠基7月4日表示,日本限制对韩国出口确为经济报复,若日本不取消此举,韩国政府将会采取应对措施予以回击。洪楠基说,日本经济报复与国际法背道而驰,必须取消。他指出,这将给韩国经济乃至日本造成影响,韩国政府正在研讨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诉的相关法律程序;不过,他说等待申诉结果出炉耗时长久,因此申诉不是唯一之计,韩国政府将会根据国际法和国内法严厉应对。

至于日本限制对韩出口范围可能扩大,洪楠基说,与有关企业保持沟通并尽量减少负面影响才是最重要,希望能够获得妥善解决。

据报道,韩国政府被舆论抨击未能提前防范日本报复,洪楠基反驳说,年初出现相关迹象后,政府一直都很关注,并没有袖手旁观。洪楠基说,韩国应当实现进口依赖度较高的零组件、材料和设备国产化,若需要预算可反映至国会临时会议补充预算案审议。

对日本提出的管制措施,日本业界人士认为,这是属于日本可自主判断的领域,所以并没有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定;但早稻田大学教授福永有夏认为,这是有违反WTO协定嫌疑的“灰色措施”。韩国政府已表明将采取向WTO提诉等必要措施,也认为日本这次的措施可成为韩国提升技术能力的契机。但多数专家们指出,韩日若进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可能陷入长期纠纷,两国企业将面临重大损失,因此,应以政治外交手段协商解决。

责编:高恒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