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遊學考察直通車

臺灣3月24-30日5大主題+17大標杆案例!帶你瞭解“臺灣農旅融合、文旅康養”的成功之道!👈北京2019年3月23-24日 👈

文︱劉德科

1st

恰好一百年前,杜尚給紐約藝術展送去了一件作品,名字很美,《泉》。

它是一件尿斗,但杜尚在上面題了字。當時就有人痛斥,這也能叫藝術品?明明就是工廠生產的現成工業品而已。

但是,杜尚超越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2005 年,全球 500 位重要的藝術界權威人士把杜尚的這件《泉》,評爲「對藝術史影響最大的藝術作品」。

▲杜尚作品《泉》,1917

爲什麼?原因很多,但其中一個是,《泉》觸發了一個根本性問題:什麼纔是藝術品?或者說,它和普通物品有什麼區別?

繞這麼一圈,其實是爲了引出一個很庸俗的類似問題——如果綠城開發的樓盤算是中國房地產「藝術品」的話,那麼,綠城代建的樓盤,算是綠城的樓盤嗎?

換句更直白的問法:買綠城親自開發的樓盤,沒什麼大問題;那麼,綠城代建的樓盤,值得買嗎?

杜尚是這麼回答的:「是我選擇了它,選擇了一件普通生活用具,予它以新的標題,使人們從新的角度去看它,這樣它原有的實用意義就喪失殆盡,卻獲得了一個新的內容。」

大藝術家的話,難免說得太文雅;用粗話說,差不多就是:老子是天才,再普通的東西到了老子手上,都會變成一件藝術品。

在中國房地產行業,綠城有一種魔力,類似杜尚在藝術史上的那種魔力,接近於一種點石成金的魔力,能夠把一個普通的樓盤,升級爲綠城標準意義上的「藝術品」。

所謂代建模式,簡單說就是幫別家地產商蓋房子賣。即使是綠城代建的樓盤,同樣是綠城。

從「項目綠星認證」到「供應商認證」,從「建築售後維護體系」到「品質保障基金」,等等等等,綠城管理有一整套教科書般的體系,來確保代建樓盤渾身瀰漫着綠城基因的芬芳。

把一件普通事物變成藝術品,杜尚靠的是天才靈感,綠城管理靠的是一整套教科書般嚴謹的管理體系。

▲綠城管理「代建4.0」體系

2nd

如果把大牌房企都兌換成藝術家,那麼萬科大概是蒙德里安,講究節奏感的控制;龍湖是康定斯基,講究點線面的理性關係,也能畫出繽紛的抒情性;恒大是波普大師安迪·沃霍爾,很高產,更懂得吸金……

綠城則是杜尚。

▲杜尚·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沃霍爾

對藝術史沒什麼概念的人,恐怕至今都會嘲笑:杜尚那個小便斗,不過是耍小聰明而已,有你們說的那麼重要嗎?

杜尚的意義在於,他變革了藝術觀念:藝術沒那麼神聖,再普通的物品也可以變成藝術。藝術不是隻有高懸的繪畫,低到地上的尿斗也可以是藝術品。

綠城也在變革房地產開發的觀念:除了傳統的「重資產」開發模式,還有「輕資產」的代建模式。

綠城是中國最早做代建業務的大牌房企,早在 2010 年就專門成立了代建公司。如今,以輕資產模式對外輸出綠城品牌、資源和管理的綠城管理集團,代建樓盤已逾170 個,預計總可售金額超3000 億。

不止綠城,代建正在成爲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一個熱詞。中指院最新發布的《中國房地產代建行業發展藍皮書》說,近三年(2014-2016)中國房地產代建銷售額的複合增長率達 63%,遠高於同期全國商品房銷售額複合增長率 24%。

即便如此,代建仍然是一個不那麼受待見的詞,就像有些人至今不理解杜尚的《泉》。

比如,在全國房企銷售額排行榜上,就常有人質疑:綠城怎麼把代建樓盤也給算進去了?要是剔除了代建樓盤,綠城早就被甩出全國前二十名了……如此云云。

沒錯,前陣子綠城的港股公告說,今年 1-2 月份綠城銷售金額共計 113 億元,其中代建項目有 38 億,佔了 1/3。

去年,綠城的代建項目銷售額佔比還沒高得這麼「離譜」。2016 年綠城公告的總合同銷售金額約 1139 億,代建項目大概是 181 億,只佔了 15%左右。現在,這個比例已經翻了一倍。

那些質疑者的邏輯差不多是這樣:代建樓盤,從買地到蓋房是花別人的錢,銷售額也進不了綠城的口袋,綠城只是拿了一些代建管理費,最多再拿一點銷售超額之後的獎勵,怎麼能算進綠城自己的銷售額呢?

這種邏輯,你不能說它錯;但是,時代變了,中國的房地產開發模式,正在迎來劇烈的變革。用不了多久,衡量一家房企是否強大的標準之一,大概會是:代建項目在銷售總額中的佔比是高還是低。

▲綠城管理在杭州的商辦項目:綠城·西溪國際

3rd

事實上,美國人早就這麼玩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先生的房地產公司,主要就是搞代建的。當然,他玩得更灑脫,代什麼建啊,直接給人家貼牌賺錢就好了。所以,你在美國看到那麼多印着「TRUMP」字樣的樓,基本上都是總統先生從政之前給別人貼的牌。

特朗普只是美國的其中一種模式而已。在美國,房地產企業是一個很複雜的詞:有的只出錢,不幹活;有的只幹活,不出錢;還有的,只負責搞錢和貼牌,不幹活……總之,它們都可以叫做房地產企業。

中國也差不多了。大家都看到了,那些被稱爲「野蠻人」的資本,正在生龍活虎地侵入房地產行業。但資本不是萬能的,有錢不等於就能做出好品質,資本的花樣可以玩得繽紛璀璨,但最終還是得靠好產品來落地,這樣故事才能講得圓,才能持續地生出更多錢。

資本已經成了房地產行業的主導力量,這也意味着現在是一個最不缺資本的時代——以前每次調控,總是會有地產商資金鍊要崩裂的消息,現在幾乎沒了。現在最缺的,是做好產品的能力。

▲綠城管理對房地產行業的趨勢判斷

綠城的代建業務,終於迎來了春天。「野蠻」的資本,讓一度以情懷著稱的綠城,迎來了屬於它的春天。

綠城的代建公司,也乘勢升格。去年,綠城完成了「一體四翼」的大架構調整,將所有的業務統歸旗下的四個子公司——「綠城房產」「綠城管理」「綠城資產」和「綠城小鎮」。其中的「綠城管理」,就是專門做代建業務的。

在這樣的時代,一家房企如果還是吭哧吭哧做傳統的「重資產」開發,連「輕資產」的代建都沒沾過,是不是有點落伍了呢?

所以,當各家大牌房企爭奪在銷售額排行榜上的排位時,你說代建項目在銷售總額中的佔比是高好呢,還是低好呢。

資本爲王的時代,你要麼讓自己也變成一家龐大的資本機器,比如恒大;要麼就把「產品主義」的旗幟豎得更高,用代建之劍,馴服「野蠻」的資本,比如綠城。

4th

中指院最新發布的藍皮書預測說,到 2020 年,代建將佔到房地產總建築面積的 2.7%,會達到 1.7 億平方米;到 2030 年,這個比例將達到 10.6%。

對於這種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的預測,到底靠不靠譜,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他們劃的時間線實在是太保守了,到 2030 年代建的佔比才破 10%,實在是太低估中國的發展速度了。

既然代建行業的前景如此廣闊,那麼問題又來了:豈不是很多地產商都會跑去幹?誰都能幹得成嗎?

▲綠城管理在上海的項目:綠城·上海誠園

我們可以換個更具體的案例式提問:如果綠城不是以品質聞名的房企,它的代建業務還能做得風生水起嗎?

可以確認的是,如果當時杜尚還沒有成名,他的《泉》,也就是那個尿斗,恐怕不太可能有那麼巨大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影響力。

綠城也一樣。假設綠城這個名字已經混熟了,但產品一直都做得很一般,那麼,它或許也能一時接下一堆代建樓盤,但能不能持續而良性地做下去,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顯然,綠城不需要這種假設了。綠城的代建業務,已經進入了「很有得挑」的階段。理論上,你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得挑」的;但如果你還不夠強大,不夠聲名顯赫,你就不太可能「很有得挑」。

「當然我們也不是什麼項目都接。項目所處的城市、具體位置、委託方企業的訴求都將是我們考量的標準。」前幾天,綠城管理集團總經理李軍跟澎湃新聞網這麼顯擺。

有資格挑三揀四,才能對購房者更負責,也是對上市公司的市值更負責。

澎湃新聞網還順便幫綠城顯擺了一下代建業務的淨利潤率:2015 年綠城管理集團已實現代建管理收入約 3.36 億元,淨利潤約 1.05 億元,也就是其代建業務的淨利潤率超過 30%

然後,李軍補了一刀:「但需要指出的是 30%的淨利潤率,爲綠城管理集團提供代建服務的利潤水平,而非開發項目的利潤率。」

就讓他們顯擺一下吧。誰讓現在是代建的春天呢。

▲綠城管理項目案例:綠城·海口桃李春風

5th

我這個藝術的門外漢,在講杜尚的故事時,突然想起陳丹青先生做的那期視頻節目,翻出來重新看了一遍。陳丹青說得更有趣——

繪畫和雕刻,歲數太大了,延綿數千年,繪畫可能有數萬年,比文字的歷史還要早。可是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即便在歐美說起藝術,還是指繪畫和雕刻的意思。杜尚機警,一百多年前他就想,除了繪畫和雕刻之外,藝術還有沒有別的可能,他想重新定義藝術這個詞。他做到了。

杜尚把龐大悠久的事物,譬如繪畫,一下子就翻過去了。可是他性格好,怎麼個性格好呢:就是他不強求自己,也不強求人家。

二戰以後,形形色色的當代藝術、前衛藝術,各有各的脈絡。我不會說它們都是受了杜尚的影響。可是追溯到這麼多運動的源頭,杜尚一定是個先覺者,一個先行者。

你知道的,我這麼大段地援引陳丹青的話,不過是想把話中的「杜尚」全部換成「綠城」:在代建這個新領域,綠城同樣是一個先覺者,一下子就翻到了中國房地產開發模式新的一頁。

中指院的藍皮書統計了過去七年 19 家大牌房企的代建項目,累計合約總建築面積達11153 萬平方米,其中綠城管理集團的市場份額佔到了45.4%

晚年,杜尚淡淡地說過炸天的話:「我的每一次呼吸,都是一件作品。」

我寫完了。窗外的天,也亮了。

會議主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