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的就是:謝安年少時就展現出了才能,但不願做官,多次謝絕朝廷的徵召,隱居在會稽的東山,一直過了40歲纔出山,而且幫助東晉鞏固了政權。謝安重新出山掌權是從"東山"開始,故有"東山再起"之說。

爲什麼是"東山再起",而不是"西山"或"南山"?

"東山再起"指退隱後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後重新恢復地位。

中國很多成語典故都來自於真實的歷史故事,題主說到的"東山再起",還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都來自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在公元383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

指揮東晉八萬完勝前秦苻堅八十萬軍隊的大將是謝安,字安石。

下面有書君先來跟大家說說"東山再起"的謝安。

謝安是東晉政治家、名士,多才多藝,善行書,通音樂。陳郡陽夏(今河南周口太康縣)人,出身名門望族。

謝家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句中提到的王謝兩大姓的謝家。

王謝兩家不僅是官場上的兩大家族,更是主導書法地位的兩大家。

王導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是王羲之的叔父,也是王羲之的書法老師。謝安出山前與王羲之關係要好。

謝安的曾祖父謝纘是曹魏時的典農中郎將,管農業生產、民政和田租,職權和太守差不多。

他的祖父謝衡曾爲太子少傅,他的父親謝裒任吏部尚書,管官吏的任免等事務,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長之職。

謝安前半生不願做官而隱居東山,後來出仕一發不可收拾,聲望如日中天。東山再起這個成語就源自於他。

爲什麼是"東山再起",而不是"西山"或"南山"?

1、東山不是指東面的山,是名爲東山的一座山

據《晉書·謝安傳》記載:"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爲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爲安。"

說的就是:謝安年少時就展現出了才能,但不願做官,多次謝絕朝廷的徵召,隱居在會稽的東山,一直過了40歲纔出山,而且幫助東晉鞏固了政權。

當時的揚州刺史庾冰仰慕謝安的名聲,幾次三番地命郡縣官吏督促逼迫,謝安不得已,勉強赴召。

他卻對當官沒多大興趣,當了一個多月的官不開心就辭職回到了會稽。

謝安辭官後在東山遊山玩水,吟詩作對、以書會友。公元353年王羲之寫《蘭亭序》時,就有謝安等41人在場。

後來謝安在東山應召而起,爲朝廷效力,做了大事發達了,人們都稱他是東山再起,便有了東山再起的成語。

但出名不在東山,而在謝安,所以無關乎"西山"或"南山"。

爲什麼是"東山再起",而不是"西山"或"南山"?

2、從會稽東山到都城建康(南京)東山

謝安出山有多種說法。一說公元360年謝家已經開始家道中落,謝安的祖父、父親相繼去世,弟弟謝萬因北伐失敗而被革職,謝家在朝堂之中已經沒有位高權重之人。

謝安雖然不願做官,但對家族有感情,平時他也注重對子侄孫輩的教育,所以他出山肩負着重振謝家的重任。

另一說謝安在曹娥江畔的東山一直隱居,出山是因爲受一歌女的刺激。

歌女李氏問謝安:"謝公,要想救國安民,必先做到什麼?"安答日:"必先積蓄其德義。"李日:"德義不厚卻想救國安邦,乃‘伏而舔天’也!"說罷,刎頸倒地,血濺花葉而死。

謝安悲痛至極,抱李仰天長嘯:"安不如一個纖弱女子也,羞矣!"

另外,謝安雖然屢屢不願出山,但當時執政的會稽王司馬昱卻說:"安石(謝安字)既然能與人同樂,也必定能與人同憂,再徵召他,他肯定會應召。"說明他了解謝安的爲人。

眼看謝氏在朝中勢力不保,國運昌盛有危難,謝安不得不走出會稽東山,到都城建康(南京)去做官。在建康東山完成了人生的華麗轉身。

健康的山原本叫土山,謝安來此後因懷念會稽東山,就把土山改名爲東山。

這座山是當年謝安居住的地方,他是在這個東山(土山)接受皇帝的任命,這也是他指揮淝水之戰的指揮部所在地。

雖然前半生謝安一直隱居,但是他出山之後,尤其是淝水之戰後,他的權力、地位、聲望都達到人生的巔峯。

他是從東山出來的名士,跟其它山無關。謝安重新出山掌權是從"東山"開始,故有"東山再起"之說。

因此"東山再起"這個成語就不可能是"西山"或"南山"。

3、日出東邊,希望再次升起

平時我們知道"太陽東昇西落"是自然規律。也會對有些事說"就像太陽從東方升起"充滿希望。卻說有些事"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形容不可能發生。

東:靠近陽光。通常蘊含着希望、光明、溫暖的感覺,還有尊貴意思在裏面,像古代太子居住的地方叫"東宮"。

西:通常蘊含着消極悲觀的情緒,像很多古詩詞中都會用"西風"來表達悲涼、悽慘的感覺,比如"古道西風瘦馬"。

南:通常會寄予富貴長壽的美好願景,比如"壽比南山"。當然也還有光明溫暖的感覺在裏面,人們習慣住的房子、睡的牀都坐北朝南。

從東、西、南三個方位詞蘊含的情感來看,也只能叫"東山再起"。

東山是指山(東面出太陽的山)。太陽天天從東邊升起,太陽又升東山,人們借喻"東山再起",是將意義延伸到了人和事上。

爲什麼是"東山再起",而不是"西山"或"南山"?

東山再起可以理解成"明天的太陽照樣升起"。

太陽從西邊落下,一個人失敗了,黑夜是暫時的,還有明天的太陽東昇,解釋爲:失敗以後經過不懈努力,可以重新崛起。

後人用太陽從東山再升起形容謝安從東山出仕、在東山指揮若定獲得成功。

謝安終於出山後,果然不同凡響,幹了幾件著名的大事:

制約了權勢滔天有篡位之心的大將軍桓溫,維護皇權,決勝淝水保衛東晉政權,平衡權利避免內亂,做到了留名青史。

也說明人們只要不放棄自己,會在新的時期又有新的希望,這個象徵意義自然與"西山"或"南山"沒有關係。

很多人都知道“東山再起”與東晉宰相謝安有關,從此他走上了人生的巔峯。人們把歸隱後又出任重職的人,或者失勢又重新獲得重權的人稱爲"東山再起"。

相信經過有書君的介紹,大家應該也知道了謝安起於東山,成於東山,自然不可能說成是"西山"或"南山"再起。

最後有書君也要提醒大家: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只有韜光養晦、蓄勢待發的人才可能東山再起。而只知道沉迷玩樂,失去鬥志的人則很難東山再起。

謝安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廣陵避禍。太元十年(385年),謝安病逝,終年六十六歲。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平常夜晚狗叫,過年三十晚上狗很少叫喚,這是什麼原因?

爲什麼說二婚千萬不要找帶兒子的女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