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名字取得最好的10個人,念一下都好美


謝安

謝安,字安石,號東山,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浙江紹興人。

謝安出身於名門世家,從小受家庭的影響,在德行、學問、風度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修養。四歲時,譙郡的名士桓彝見到他大爲讚賞,說:“ 此兒風神秀徹,後當不減王東海(即王承,東晉初年名士)。”

謝公東山三十春,傲然攜妓出風塵。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


謝安被推崇爲江左“風流第一”,隱居東山幾十年,世人長嘆: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謝安笑而不答。

謝安在東山時,兄弟的子女都歸他教養。他善於教育子弟,往往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其中以謝道韞,謝玄兄妹最爲出色,也最受謝安喜愛。謝安曾問子侄們分別喜歡《詩經》中的哪一句,謝玄說是:“楊柳依依”,謝道韞說是:“吉甫作頌,穆如清風”,謝安因此而稱讚謝道韞有“雅人深致”,而謝安自己則最喜歡“訏謨定命,遠猷辰告”,這一句也被後世史學家認爲是他的政治思想的概括。


綠珠

綠珠,傳說姓梁。西晉石崇寵妾,中國古代著名美女。

綠珠善吹笛,又善舞《明君》,明君就是指漢元帝時的王昭君。石崇讓綠珠吹奏此曲,她又自制新歌:

我本良家女,將適單于庭。

辭別未及終,前驅已抗旌。

僕御涕流離,猿馬悲且鳴。

哀鬱傷五內,涕位沾珠纓。

行行日已遠,遂造匈奴城。

延我於穹廬,加我閼氏名。

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

父子見凌辱,對之慚且驚。

殺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

願假飛鴻翼,乘之以遐徵。

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

昔爲匣中玉,今爲糞土塵。

朝華不足歡,甘與秋草屏。

傳語後世人,遠嫁難爲情。


詞意淒涼婉轉,其才情亦可見一斑。綠珠嫵媚動人,又善解人意,恍若天仙下凡,尤以曲意承歡,因而石崇在衆多姬妾之中,惟獨對綠珠別有寵愛。

酈道元《水經注》謂其“清泉茂樹,衆果竹柏,藥草蔽翳”

園內築百丈高的崇綺樓,可“極目南天”,以慰綠珠的思鄉之愁,裏面裝飾以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可謂窮奢極麗。石崇和當時的名士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曾結成詩社,號稱“金谷二十四友”。每次宴客,必命綠珠出來歌舞侑酒,見者都忘失魂魄,因此綠珠之美名聞於天下。


武則天

武則天名武曌,又被稱爲武則天或武后,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的女皇帝。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鴻圖霸業談笑間,不勝人生一場醉。

武則天的事蹟及成就不宜在此過多贅述。武則天的這一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應該否定的地方,不過她終是巾幗不讓鬚眉。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爲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詩題原注:“《樂苑》曰:《如意娘》,商調曲,唐則天皇后所作也。


扶蘇

扶蘇,秦始皇長子,嬴姓,名扶蘇。是秦朝統治者中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他認爲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貶到上郡監蒙恬軍。

但聞佳期邀相送,扶蘇心比天下重。詩三百,思無邪。始皇爲長子取名扶蘇,願其能像大鵬、扶蘇樹一樣扶搖直上九萬里。事實上,扶蘇也確實如此。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後,趙高、李斯和胡亥等人假傳詔書逼扶蘇自殺,扶蘇接到假詔書後,心裏明白,這絕不是父皇的旨意,一定是朝廷裏發生了政變。但扶蘇爲人寬厚仁義,不願背禮。他強忍心中悲憤,跨馬出城,任馬馳騁至古城南二里許的蘆家灣村前石崖下,面壁痛哭,淚乾泣血,聲竭嗚咽,最後引頸刎劍而死。

唐代胡曾作詩一首:

舉國賢良盡垂淚扶蘇墓,扶蘇屈死戍邊時。

至今谷口泉嗚咽,猶似當年恨李斯。


這座沒有任何修飾的古樸墓冢,不禁讓遊覽至此的人們肅然起敬,哀思不已。這千古遺憾在歷史的長河中將會被後人銘記在心,忠魂永駐。


歷史上名字取得最好的10個人,念一下都好美


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是門巴族人,六世達賴喇嘛,西藏曆史上著名的人物。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生我何用?不能歡笑,滅我何用,不減狂驕。倉央嘉措有他存在的理由,他是人,不是佛,縱然有天有佛,也不能勉強他做任何事,他也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他身份尊貴,貴爲西藏之王,卻有一顆不避世俗的心,嚮往自由、愛情、人世之樂。在佛的世界裏,他是一個“異類”,敢於突破世俗。在人的世界裏,他被稱爲“世間最美的情郎”,敢於追求真愛。在藝術的世界裏,他是一朵奇葩,寫了許多流傳至今的詩句和情歌。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與瑪吉阿米的更傳神,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摘自情歌


高長恭

高長恭,姓高,名肅,字長恭,被封爲蘭陵王。

高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爲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分享。《北齊書》中載:“蘭陵武王長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蘭陵王的美確是不容置移、超凡脫俗的,他有着一般男子所不具備的俊美容貌。

《舊唐書·音樂志》雲:“代面出於北齊。北齊蘭陵王長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對敵。嘗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齊人壯之,爲此舞以效其指揮擊刺之容,謂之《蘭陵王入陣曲》。”

在“邙山大捷”中,北齊武士們持假面歌舞慶祝勝利,誕生了廣爲流傳的《蘭陵王入陣曲》。後該曲定格爲着假面指揮擊刺的男子獨舞。曲調悲壯渾厚,氣勢不凡,古樸悠揚,描寫了當時的壯烈場面和激越情感。


趙飛燕

趙飛燕,西漢漢成帝的皇后和漢哀帝時的皇太后。

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歐陽修惜的是春,而這裏,憐的是燕。趙飛燕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傳奇的人物和神話般的美女。屬於陽阿公主家,學習歌舞,因其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而得名"飛燕"。

李白:"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趙飛燕的舞蹈技藝久久被人傳頌,後世有許多以趙飛燕爲題材的小說、戲曲等,這並非因爲她曾當過皇后,而是因爲她是個傑出的古代舞蹈家。

歸風送遠


涼風起兮天隕霜,懷君子兮渺難望。

感予心兮多慨慷。天隕霜兮狂飈揚,

欲仙去兮飛雲鄉,威予以兮留玉掌。


趙飛燕的這首琴操採用楚歌形式,歌詞寫秋深霜降、感時懷人的情愫,語質情深,言短韻長。

鍾子期

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戰國時代楚國人。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聽之。

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爲世無足復爲鼓琴者。

月光下,素衣長髮的琴師撥動弦,挽指間樂聲作蝴蝶鋪展翅膀,高山不言,流水不歇,古老的琴曲不斷,有人還在彈,沒人懂的三清妙音。


歷史上名字取得最好的10個人,念一下都好美


柳如是

柳如是,女詩人,本名楊愛,字如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

雖然身處脂粉之地,柳如是卻倜儻自如,不但工於書法,詩詞也有較高造詣。因其才貌出衆,獲得當時宋徵輿、陳子龍等著名人物的青睞。她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聲名不亞於李香君、卞玉京和顧眉生,也被世人稱爲“風骨嶒峻柳如是”。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

錢謙益根據《金剛經》中“如是我聞”之句,將小樓命名爲“我聞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小樓落成之日,他還特寫詩抒懷:

清樽細雨不知愁,鶴引遙空鳳下樓;

紅燭恍如花月夜,綠窗還似木蘭舟。

曲中楊柳齊舒眼,詩裏芙蓉亦並頭;

今夕梅魂共誰語?任他疏影蘸寒流。


感念之餘,柳如是回贈了一首“春日我聞室作呈牧翁”的詩:

裁紅暈碧淚漫漫,南國春來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夢裏,向來煙月是愁端。

畫堂消息何人曉,翠帳容顏獨自看;

珍貴君家蘭桂室,東風取次一憑欄。


柳如是死後“懸棺而葬”,以遂其死後也不踐踩清朝土地之志。

卓文君

卓文君,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爲四川臨卭鉅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司馬相如所寫《子虛賦》得到漢武帝賞識被封爲郎。不久打算納茂陵女子爲妾,冷淡卓文君,於是卓文君寫詩《白頭吟》給相如。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歎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從此不再提遺妻納妾之事,兩人白首到老。

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