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貸業務的風險責任人必須被參與業務各個環節的所有人員明確知曉。在多種風險職責分配方式中存在兩種極端情況: ①每個人都是風險管理者; ②機構風險由專職風險管理者進行全面檢查和協調,其他人分別完成其擴大業務量、降低成本或其他業績目標。在此種方式中,由於每個人的業績目標侷限於具體業務範圍內,因此需要專人進行整體監督與協調以保障現金貸系統順利運轉。

以上兩種風險管理方式都可行,但前者需要專業且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極強的風險意識。後者經常應用於各大機構。使用此種管理方式的好處在於多個業務領域的專家可以使用先進、簡練且相同的管理信息公開而直接地解決分歧。需要牢記的是並沒有簡單的答案回覆究竟選擇哪種風險管理方式合適。同時,如果機構沒有能夠辨別風險與報酬之間細微差別的風險專家進行整體協調,那麼無論其選擇何種管理方式,都會陷入困境。以上五個精心提煉的管理原則是理解和管控整個現金貸業務週期的基礎。接下來,將對用於描述和定義現金貸業務的概念模型(見圖1)進行介紹。

圖1 信貸週期

如圖1 所示,整個現金貸業務的五個環節及其關係有:設計產品、獲取客戶、客戶運營、催收和核銷。其中藉助信息廣泛、流程嚴謹的現金貸系統進行的管理工作貫穿整個流程的每個環節,處於模型中心。整個信貸流程中某一環節的結果會流入下一環節,而且所有環節都是相互關聯的,在催收和核銷環節的賬戶數量及類型是設計新產品或完善已有產品必不可少的信息。同樣額度提升或准入政策變化後的賬戶表現信息也能有效反饋至前期的規劃環節。

轉載請註明出自:http://www.kingwins.com.cn/content-958.html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