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一年借阅926本书引发热议,悉数历史上最爱读书的名人那些事

去读书管借阅图书,相信是很多爱好读书的人们都经常喜欢做的事情吧,最近浙江一位70后小伙一年借阅图书926本突然走红网络,也引发了大家的热议,据说,这位70后小伙姓周,而且已经连续七八年每年借阅的图书都超过了500本。


70后1年借阅926本书引发热议,悉数历史上最爱读书的名人那些事


其中所借阅的图书大都是以政治、历史和哲学为主,不过,接下里他的话却引发了人们的争议,他说:“我读这些书完全都是个人爱好,与工作无关,平时看书比较快,一些书借来之后随意翻看几页,发现不合适就不会再看了”,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喜欢读书的历史名人,而且在他们的身上也都发生过一些催人励志的逸闻趣事,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继位嗜书如命的历史名人。


70后1年借阅926本书引发热议,悉数历史上最爱读书的名人那些事


第一位:苏秦

苏秦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风光的时候曾佩六国相印,主持联军讨伐秦国的大计。在苏秦小的时候也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因为他深深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是,每当深夜读书的时候,苏秦总是爱打盹,为了干一番大事业,苏秦就想出了一个“锥刺股”的方法,那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手中拿着一个巨大的锥子,每当自己打盹的时候这个锥子就会刺上自己的大腿,巨大的疼痛就会让苏秦提起精神好好读书。


70后1年借阅926本书引发热议,悉数历史上最爱读书的名人那些事


第二位:匡衡

说起匡衡,或许很多人不是十分了解,但是要提及“凿壁偷光”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没错,这里要讲的匡衡就是“凿壁偷光”故事中的主人公。

匡衡西汉东海人,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农民,但是到了匡衡这里却非常喜欢读书,但是,无奈匡衡家中实在贫困,他白天靠给人打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能有时间读书,由于家中贫困买不起蜡烛,于是他就想出了在家中的墙壁上打洞,借用邻家的灯光来读书的方法,终成一代学者。


70后1年借阅926本书引发热议,悉数历史上最爱读书的名人那些事


第三位:王充

王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同大多数历史名人一样,王充也是出身“寒门”,小的时候家中贫穷,根本没有钱买书。

于是,王充突发奇想,边想着将街市上的书坊当成了自己家的书房,每天都在那里孜孜不倦的读书,无论是炎夏酷暑还是数九寒天,他都会是每天最早一个来到书坊的人,一个书坊读完之后,他便又会到另一个书坊去读,数年时间下来,他几乎读遍了街市上所有书坊里面的书籍。

同时,也积累的了大量的学识,后来王充凝聚前人的智慧,结合自身的学识写成了一部巨作《论衡》,成功的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70后1年借阅926本书引发热议,悉数历史上最爱读书的名人那些事


第四位:欧阳修

欧阳修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一位颇具才情的名人了,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寒门学子”,在欧阳修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只有母亲一个人将他抚养长大,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供他读书。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欧阳修的嗜书如命,欧阳修喜欢结交朋友,家中无书可读,他就会到这些有书的朋友家中借书来读,甚至有的时候读到经典的地方,他还会进行抄写。就在这无数个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日子里,欧阳修终于学有大成。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酷爱读书的历史名人还有很多人,例如牛角挂书的李密,头悬梁的孙敬,铁许磨成针的李白、发明地动仪的张衡,以及27岁才奋发读书,大器晚成的文学家苏洵等等。


70后1年借阅926本书引发热议,悉数历史上最爱读书的名人那些事


​读书可以让人们变得聪慧,无论时中国古代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亦或者是西方所谓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等等。无不反应了书籍这一作为知识载体的巨大作用,以及读书对于人们的重要性。

所以古人说“开卷有益”,读书有助于拓宽我们的学识,提高我们的修养,同时也有助于增加我们的才能和智慧。不知道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