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笔者在那拉提景区与随团游客交换信息时,多数人都对巩乃斯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巩乃斯沟傍山靠河,松林由河边顺着山势,拨开雨雾,直达山巅,汹涌咆哮的巩乃斯河的呐喊声,压制了汽车发动机的声响。

【游记散文】旖旎风光,一览无余——自驾独库公路小记(二)【游记散文】旖旎风光,一览无余——自驾独库公路小记(二)

作者简介

顾德欣,国防大学国际关系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军职。1965-1970年就读于山西大学,1979-1982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外交学院研究生院。1982年入伍,现任中国法学会军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其所参与的研究项目曾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图书奖、全军优秀图书提名奖、国防大学刘伯承奖等。任《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战争法卷》副主编,发表有关战争法研究报告、论文与文章三十余篇。

巩乃斯沟

独库公路与218国道在乔尔玛南80公里处交汇。在此右行18公里可抵那拉提景区,左转可入巩乃斯沟。

【游记散文】旖旎风光,一览无余——自驾独库公路小记(二)

那拉提和巩乃斯虽属不同县管辖,但就地理环境而言,两地本为一体,都是藏在天山腹地相连的平缓地带。那拉提视野开阔,农田、草原、山地丰富多彩,巩乃斯山谷狭长,森林河流是主角。

近年来,由于开发力度不同,那拉提成了内地游客的向往处,巩乃斯则鲜为人知。当笔者在那拉提景区与随团游客交换信息时,多数人都对巩乃斯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头天傍晚赶到那拉提小镇,晚霞即将谢幕,路旁望不到头的金黄色麦田,竟然比霞光更加耀眼。

【游记散文】旖旎风光,一览无余——自驾独库公路小记(二)

谁知第二天却阴云密布,当景区观光车上山时,冷雨和浓雾便将失望情绪赠予游客。车在雨雾中上下穿行,能见度不及二三十米。如宝剑一般笔立的银松,高山草甸上停留的马匹,孤立于老林里的白色毡房,仍不时在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在某停车点,原住民毡房里跑出一个男孩跳起新疆舞,一招一式,颇有专业风范,雨越下越大,舞步也更为急促。

来那拉提却未能一堵那拉提的风采。有时,好风光会故意给人留下悬念,这难道是再次发出来访邀请的独特方式?

下山后,冒雨告别那拉提,驶向未知的巩乃斯沟。巩乃斯沟傍山靠河,松林由河边顺着山势,拨开雨雾,直达山巅,汹涌咆哮的巩乃斯河的呐喊声,压制了汽车发动机的声响。

雨一直下到半夜,清晨装车出发时,东山上空的云层里突然挤进一片玫瑰色,宛若轻纱般的水汽在西侧的松林中游动。巩乃斯河小岛上的羊群,迎着第一缕阳光,正涉水过河。从高处望去,衬着被朝阳点亮的河水背景,有两匹马形成独特的剪影。对岸的松林呈现出一片耀眼的绛红色,横亘在松林间的水汽飘带不知何时已与山头的白云回合。

【游记散文】旖旎风光,一览无余——自驾独库公路小记(二)

夏季牧场已迎来第一批主人。笔者夫妇有幸得到邀请进入哈萨克牧民的毡房。这一家是前天刚到,清洁整齐的陈设已安排停当。早餐是牛奶和馕,牛奶新鲜,馕有嚼头。这一家有四口人,大儿子上初三,给我们充当翻译。我对小翻译说:哈萨克族有不少人才,你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北京的大学,你可常去找我们。女主人今年40岁,长得十分漂亮。妻让小翻译写下了他家的地址,回京后好将女主人的特写照片尽快寄过来。

巩乃斯沟的旖旎风光,与牧民朋友的偶遇,均出现在扰人的风雨之后。旅途中遇到些坎坷,有时可能真会成了财富。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游记散文】旖旎风光,一览无余——自驾独库公路小记(二)【游记散文】旖旎风光,一览无余——自驾独库公路小记(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