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在實習或工作中,你有遇到過什麼由於文化差異帶來的爲難事嗎?

  你還記得你第一份工作是怎樣的嗎?很順利?還是遇到了什麼煩心事?

  如果是在你從小面對的文化環境裏工作,大部分情況應該還是可以應對的吧?

  但近日,一位名叫吉娜的來自新加坡的實習生在美國求職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這篇名爲“我是一個在美國華爾街的新加坡人,我討厭所有人都在給經理拍馬屁!”的文章吐槽了她在美國華爾街一家投行實習的經歷。

  這段經歷讓她直呼:美國的實習跟新加坡的太不一樣了!我不習慣!

  吉娜吐槽了什麼呢?

  展現主動性?

  在實習開始的時候,銀行給了這些實習生們一個基本的目標——儘可能多地和董事、總經理或社長交流!而且要交流的不僅僅是屬於他們團隊的Manager Directors(MDs),而是包括整個銀行所有的領導!

  銀行覺得,與MDs可以自如地開始交談表明你有潛力在客戶面前表現得積極主動——你是一個不怕“走出去”不怕展現自己的主動性的人。

  吉娜說,她明白實習工作不會一帆風順,但是,她覺得自己作爲實習生,跟總經理尬聊實在讓她覺得很爲難啊!

  在工作還沒開始的情況下,跟領導談話真的能體現我對客戶的主動性?吉娜表示很不理解這種做法。

  拍馬屁?

  對實習生的這一倡議最終導致了“多找上司談話”這項制度的濫用,甚至造成了實習生們爲了找上司談話而競爭激烈的場面(dog-eat-dog environment)想象一下,在飲水機旁,上司周圍一圈熱情的實習生在問這問那的場面,但他們甚至不知道他是哪個部門的負責人!

  吉娜說其他許多實習生特別積極,以至於熱情到看起來太不自然了!他們會去找那些與他們沒有任何聯繫,也從來沒有說過話的MDs,然後通過隨意的閒聊來公然拍他們馬屁。哪怕MDs沒有要求,別的實習生們也會自己掏腰包給MDs買外賣、咖啡和午餐……然後又能產生新話題聊起來!

  作爲團隊裏唯一一個來自亞洲的實習生,吉娜表示:這種工作文化跟新加坡完全不一樣。

  吉娜說自己並非是美國人具有刻板印象所認爲的那種“內向的亞洲女人”,但在新加坡,不管你有多外向,毫無理由地走到一個比你年長的人面前是粗魯無禮的。

  難道上司不會覺得奇怪嗎?你是誰啊,你憑啥要突然問我,孩子過得怎麼樣?週末有什麼計劃?我憑啥告訴你?

  

  無法把這些刻意的閒聊自然地說出口讓吉娜在這些實習生裏處於劣勢。諷刺的是,儘管工作效率高,技術能力過硬,但她可能會由於“溝通能力”不過關而失去這份工作!

  但幸好團隊裏一位樂於助人的中層經理給了她一個建議:在完成經理們可能會感興趣的工作任務後再去找他們聊聊。

  這肯定比那些同事直接聊天來得慢,但至少吉娜跟上司有話聊了!

  最終結果是好的,吉娜與足夠多的MDs進行了交談,也得到了她想要的美國一家銀行的分析師的工作。

  但她最終,仍然無法像美國實習生一樣,在飲水機邊就能跟資深銀行家展開一段對話!

  還向往美國華爾街嗎?首先問問自己,你擅長華爾街式拍馬屁嗎?

  通心粉們如何看待吉娜所說的華爾街“要主動找上司聊天”的工作要求?你們有沒有在工作中感受過文化差異帶來的衝擊?歡迎猛戳“寫留言”跟我們分享哦~

  1新元 =5.02505人民幣

  1 人民幣 =0.198997新元

  (*截稿前更新)

  猛戳下圖,獲得更多最新打折訊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