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哥繼續給大家發福利,學習安全知識,贏取紅包。只要你手氣好,大把大把的紅包來取吧~~~詳情見主頁右下角“有獎糾錯”菜單

在剛剛過去的中秋佳節,你們或許團圓,或許旅遊……快來看看這些人怎麼過得?

第十社區宋麗萍愛心服務隊的志願者們自制了一批無糖月餅,把月餅送給“中國好奶奶”徐鳳英。

月圓情更濃

“媳婦,中秋節我回不去了,氣田水洗脫氯工程剛剛結束,我們還得盯現場看效果,等完全平穩了,我再回去看你和女兒。”9月22日,普光分公司採氣廠集氣總站技術員趙建全下班回來後與妻子視頻,猶豫再三,還是鼓起勇氣再次失信地對妻子說道。這已經是他今年第三次失信於妻子了。

“不是說中秋節你肯定能回來麼?”電話那頭妻子何蕾有些失望地說,“月餅和菜我都準備好了,你卻又回不來。”

一陣沉默之後,何蕾看着視頻裏的丈夫一臉疲憊,衣服上的污漬非常明顯,不知多久沒有洗了,心疼地說,“哎,看你的衣服髒……回不來就不回來吧,我帶着女兒去陪你過中秋節,幾個月沒見你,女兒可想你了。”從何蕾的語氣中,趙健全感受到了妻子對他的理解。

第二天下班時已是晚上8點多,趙建全來不及換下溼透的工衣就急衝衝地乘車去了達州市火車站。路上,趙建全心裏一直“打鼓”:該怎麼妻子解釋接站來遲?

半小時的路程彷彿走了很久。當趙建全到達火車站時,妻子和女兒已經在候車大廳等了他近兩個小時。看着妻子帶來的大包小包,還抱着孩子,趙建全撓着頭走上前去。

何蕾儘管知道丈夫已經盡全力了,不想去給他增加壓力,但是看到丈夫的那一刻,還是委屈得忍不住流下了淚水。趙建全趕緊跑過去,從妻子手中接過女兒。

月光下,趙健全抱着女兒,妻子挽着他的胳膊,緩緩地走出火車站,路燈拉長了三人的影子,漸漸的連影子也模糊了,融進夜空那皎潔的月光裏。

9月24日中秋之夜,採油氣工程服務中心作業一大隊黨委副書記樊紅軍(右四)在文39-側4井與作業十隊員工在施工休息時一起品嚐月餅。

一個節日過出“三種滋味

今年中秋節是付治明一家人最難忘的一箇中秋節:三個人三個地方,各有各的過法,各有各的滋味。

他是採油三廠長慶天然氣項目部山東臨淄輸氣運行班巡線工,曾在採油三廠文明寨呆過20多年,幹過採油工、採油班長、生產支部指導員等職務。2016年9月初,他積極響應“走出去”號召,來到山東淄博臨淄區鳳凰鎮南泰和村的輸氣站,成爲負責濟青中轉站的一名巡線工,在此一干就兩年。

付治明說,今年,他的獨生女兒付開宇以550多的高分考入瀋陽理工大學。早上,他僅跟女兒簡單聊了幾句話便掛了——“孩子們在學校也很忙,今年正好趕上瀋陽理工大學建校70週年,她既要忙着參加校慶活動,還要忙着申報參加各個社團,還要到學校開闢的‘英語角’進行晨讀,總感覺孩子們過得比我們還要忙。”

付治明的妻子孫紅彥是採油三廠計劃生育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以前,女兒在家中,娘倆說說笑笑日子也算過得舒暢。如今,女兒上學走了,丈夫也在外部市場,一向熱熱鬧鬧的家裏一下子變得冷清了,孫紅彥心理難免有了落差。不過,她說:“雖然很想念他們父女倆,可日子也得過呀!這個中秋節,我準備買上兩條魚、割上五斤排骨,回二公司跟父母一起好好過。”

培訓中心基地第四幼兒園開展了中秋節“親子”系列聯歡活動,從四川涪陵頁岩氣項目部工作地回到中原的職工唐良西與孩子一起製作月餅。

本報記者

審覈:張懷發

定審:李忠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