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秋有點“冷”,就好像最近朋友圈一篇《我們終於能消停會兒了》的文章一樣,杭州樓市二手房市場終於消停了。

中秋三天(9.22-24),杭州二手房成交量跌入谷底,成爲近6年同期交易量的新低。

近來,杭州二手房市場哀聲一片,今年上半年還趾高氣昂的二手房如今好似被市場拋棄了。

據透明售房網的數據統計,中秋三天,二手房交易量寒意瘮人,三天只成交了127套。就在剛剛過去的9月24日中秋節當天,一天的成交量更是僅有10套。而且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交易數據還包含了富陽區。

備註:2013-2016統計數據均不含富陽,2017年中秋小長假與國慶長假嵌套,故未納入統計,2018年數據爲含富陽數據。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比往年,即便是杭州樓市低谷時期的2014年和2015年,杭州不含富陽的二手房成交量也分別有150套和280套左右。

2016年,杭州樓市正處於如火如荼的上升期,中秋假日,二手房市場(不含富陽)共成交了1507套,是今年樓市的10倍多。

那麼,爲什麼沒有2017年的數據對比?原因是2017年中秋節夾雜在十一期間,僅有1天假期,遂無對比性,故未作統計。

受中秋小長假影響,上週,一整週杭州市(含富陽區)二手房成交759套,環比上上週下降3%,這已經是傳統金九月以來連續3周的二手房交易量徘徊在700多套。

截至9月24日,杭州市(含富陽)共成交二手房2453套,平均每天成交102套,以此類推,這個金色的九月成色恐有不足。

若以102套的日交易估算,這個9月的成交量大約僅有3065套左右,與今年成交量最高的紅5月(成交10952套)相比,這個9月簡直慘不忍睹,即便是環比8月也幾近腰斬了,這或將成爲今年以來,除2月(含春節7天0成交)成交量最低的一個月。從圖示我們也可以看到,二手房成交,已連續4個月下滑了!

中秋僅僅是這個金九銀十杭州樓市的一個縮影,尤其是最能代表杭州樓市風向標的二手房。

降價,已經成爲二手市場的主基調。

以行業資深中介角度看杭州當下的二手房價格,普遍認爲相比三個月前,杭州二手房價,平均跌幅已超10%。

比如,臨平新城的二手房價格普遍已經下調了2000-4000元/平方米,甚至有房東在一個月內兩次降價21萬出售,也難賣出。

圖:淺眠

又比如,向來堅挺的濱江區二手房價格也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浮,某小區89方的房源,7月份普遍掛牌價在500萬元以上,而在8月份,已經有450萬元成交的例子出現。更誇張的是奧體板塊的某房源直降了80萬才賣出去。中介表示,即便不少房東主動調低價格,也不一定能成交。

有中介朋友告訴筆者,進入下半年,杭州二手房市場進入轉折期,現在每週上門看房的客戶只有兩三組,而在上半年,平均每個月都有幾十組客戶,週末的時候門店都擠滿了人。“7月份的時候,房東還是惜售,不願降價。到了8月,房東主動降價了越來越多,但買家又不買賬了。”

從我愛我家門店瞭解到,目前二手房市場開始有不少總價低、地段好的房源掛出,個別房東因爲置換的原因願意在議價空間上有所讓步,房東開始降價售房的聲音也越來越強烈。而購房者對於市場信息的不足,或進一步拖累成交下行,並延長二手房交易週期。

一段長時間的低迷期,或許,這將成爲接下來二手房市場的常態。

中介離職或將越來越頻繁。臨平新城一家小中介的林女士就抱怨,“遇到了從業6年以來最差的行情。”

圖/俞琳

也有從業多年的門店經理在這個低迷的時期選擇了離職,小陳就是其中之一。

曾經就職於某中介城西門店的業務經理小陳,在離職前其實小有成就,他所在的門店向來是高端二手房的成交大戶,因此在這個行業中收入並不算低。市場轉折期的到來,則迫使這位業務能力很強的置業顧問選擇了離開這個行業。

據小陳回憶,他負責的區域從7月份開始,受到拍地和新房搖號的影響,二手房開始降溫,來看房的客戶大幅減少。這也直接導致他所在的門店成交量極速下滑,8月份的交易量幾近腰斬,也就是市場行情的轉冷,是他離職的最主要原因。

據記者瞭解,目前在杭州中介離職已經不是個別現象,無論是知名大中介公司,還是星零的小中介,都出現了離職潮的跡象。

甚至有不少中介公司開始有選擇的減少門店數量,在西溪板塊,就有豪世華邦、Q房網、綠城置換等中介門店歇業。

這個“金九”的行情幾乎註定已經不會出現,市場調整的信號也非常明確。

憶往昔,今年的市場已然降到了冰點,身處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們,多少都有種江河日下、日暮窮途的滄桑感。

編輯:淺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