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6 23:2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李小文 李含江 陈义平 尚佐文 何智勇 吴敏超 黄岳清 范侠 杨婷娥 高玉梅 赵妍

览浙水于分流,杭运河经此北析;观蟠天①以列次,烟雨楼萧骚相湖②。东栅③为风雅旧地,湘城乃重组新区。村为省之试点,三事允治;乐以社之自具,百姓仰呼。开一角而花豪,远树总含雾气;绕周遭而径赏,家园尽是瑾瑜④。润遍桑麻之野,逗看明月来吴。晴川风送,碧水云扶,莲曲声旋携李,棹歌笑咏姑苏。红船引领,生意通都。

尔其规模宏制,留遗泽于后人,贻膏腴于子息。人文已知化成,事业郁以根植。不忘不泄,大人举而民心昭,多艺多才,人心齐而万物得。思黎庶之无纭,井不改而迁入。其公也,如春风之沐而无私;其正也,似绳墨之言而守直。故老有尊、幼有爱、寡有恤,病弱得养,而结成生面精神;访民情、听民生、解民忧,乱消萌芽,则镕就高风大德。

况夫地宜人居,开一代声气之盛;善行义举,树全村自治之风。执事有恪,为人致公。邻里和睦相敬,人心优渥交通。乡贤会秉节谋足,百事团囊钱买空。至若依制度以宣美化,传普法可溯文明。矩矱⑤自严,揆之以别亲疏;赏罚自著,主之以扬政声。有遵有守,故事而心不偷;无怠无惰,志端而神愈清。

美哉相湖!五村政成一德,“三治”誉满九州。有开必先,不虑家风之坠;无本不立,焉得显相名楼。示人以革故之机,所以崇德;予人以自新之路,所以有收。不散江南之意,即令眉宇风流。

注释:

①蟠天,遍及。

②相湖,即湘家荡,位于七星街道。

③东栅,即今湘城社区。

④瑾瑜,美玉。

⑤矩矱,规矩法度。

白话译文:

浏览浙北平原的水系分布,其中的京杭大运河经过嘉兴,折道向西北而去;察看天地间的事物,似乎都有一定的次序排列,比如南湖湖中的烟雨楼,依然在雨中动人。可谁还能知道昔日的东栅,曾经是文人、学士作诗唱酬的地方,今日的湘城社区,是由原来的五个村庄重新组合成的大社区。我们社区是作为省政府试点的自治、法治、德治社区,得到了公平得当的治理;而在社区里组建了各类文化娱乐的队伍,每当节日来临,各队尽情表演,广大群众热情欢呼。那些开在墙角里的花也颇感自豪,而不远处云烟缭绕的树木,总是含着雾气;绕着社区四面的小路去欣赏,很多庭院就像美玉一样嵌在湘城这水乡。湿润的各类植物布遍四野,令人欣赏的明月偏偏到这里多情。晴天下的河流总是有清风相送,倒映在湖上的蓝天白云被水牵引着。那些采莲曲的声音盘旋在嘉兴的土地上方,朱彝尊的敲棹歌不时地笑对苏州的竹枝词。而这些都不及停靠在南湖的红船精神,正是它的引领,才有了发展的良好态势。

现在的社区不仅规模大,规章制度也很完善,而留给后代的恩惠也就因此倍增,等于给子孙赠送了肥沃的土地。从人文气象来看,能感觉到这里的教化成功,事业也在生根发芽。不忘初心,毫不怠慢,“三治”深得民心,且使人明白了道理;每人的特长也得到发挥,大家又齐心一致,一切事物都得到健康的发展。想着安居的百姓虽然是从各地迁徙而来,但爱这片土地的热情不曾改变。就其公平来讲,犹如春风滋润大地般无私;就其公正来说,好比木工打直线的墨线般正直。故此老人得到尊敬,小儿有了爱护,孤独得到体恤,而病弱之人在社区养老中心得到赡养,开启了全区新的精神风貌。同时社区常常调查民情、听取民生,进而解决困扰群众生活的困难等,凡有纷争的问题都及时得到解决,把纠纷消除在事物的源头,这就是德治所带来的好处。

况且这片热土是最适宜人居住的,大家开诚布公,同声呼应,盛况空前;而慈善、公益的义举,对树立社区自治的风尚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从事的工作人员更加谨慎恭敬,做人处事愈来愈致公无私。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相敬,从此人心柔软,又经常交流。社区设立的乡贤参事会秉持节操,发挥谋略,服务于社区的百事服务团,用自己的钱去为人办事。更何况我们还依照法律制度来强化,同时进行普法教育活动,来追求文明的本源。自己首先要做到规矩守法,揣测其中的道理,不能因为亲情而有所区别;正确处理赏罚之间的矛盾,秉持法律法规来宏扬清明的声誉。在上有遵在下有守,因此为人做事不会被心所欺所瞒;于人于己就少了懈怠、懒惰,态度端正意志坚定,而精神愈来愈文明。

大美的湘城社区!五个村庄合成一个社区,政绩更加辉煌,而“三治融合”的精神随之饮誉国内。只要对社区发展有利的,必先务实进取,不考虑不担心小家庭的因素;从始至终,凡不符合道德法规的都不去做,不守住这个底线,怎么能匹配这片土地上的烟雨楼。在向世人展示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下的变革之时,也展现推崇的高尚情操;给大家提供了自强不息的创新之路,所以才收获了今天的美好家园。给江南的湘城带来了无比的荣耀,使我们湘城人的眉宇之间,更是充满自豪。

湘城社区“三治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