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

活到老學到老

生命不止,學習不止

我省即將出臺新政

職業技能培訓要終身制啦!

重磅!我省出臺培訓新政讓您“受用終身”,涉及雄安、高精尖缺、冰雪產業……

重磅!我省出臺培訓新政讓您“受用終身”,涉及雄安、高精尖缺、冰雪產業……

今天(3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關於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快技能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媒體吹風會,河北省人社廳副廳長趙愛平、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與農民工工作處副處長馬永飛向媒體介紹了即將出臺的有關政策,並現場回答了記者提問。省委宣傳部新聞發佈處處長田德鋒主持吹風會。

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歷來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2018年開展的“雙創雙服”活動和今年開展的“三深化、三提升”活動都將其列爲20項民心工程。今年2月22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原則通過了《關於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快技能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

重磅!我省出臺培訓新政讓您“受用終身”,涉及雄安、高精尖缺、冰雪產業……

重磅!我省出臺培訓新政讓您“受用終身”,涉及雄安、高精尖缺、冰雪產業……

重磅!我省出臺培訓新政讓您“受用終身”,涉及雄安、高精尖缺、冰雪產業……

新政看點

●1、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培訓對象覆蓋全體勞動者;

●2、就業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可享受政府補貼,補貼範圍和項目覆蓋勞動者終身職業生涯;

●3、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可享受資金、稅收、技術等多方面支持;

●4、河北省將實施五項計劃,2019年至2022年:

每年培養裝備製造業領域“高精尖”技能人才不低於3萬人;

每年培養市場急需緊缺的幼兒教育、護士、健康照護、家庭服務、保育服務等方面技能人才不低於15萬人;

每年培養現代服務業領域技能人才不低於5萬人;

每年雄安新區開展素質引導培訓、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不低於5萬人次;

每年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不低於2.5萬人;

每年培養冰雪產業技能人才不低於1萬人。

政策詳情請往下看

重磅!我省出臺培訓新政讓您“受用終身”,涉及雄安、高精尖缺、冰雪產業……

我省將建立並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趙愛平介紹,《實施意見》共分四個部分,即總體要求、主要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核心內容,概括起來就是“一二三四五”。

推行一項制度。建立並推行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勞動者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就業創業和人才成長需要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完善兩個體系。即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政策體系和組織實施體系。

實施三項培訓。一是圍繞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去產能企業職工、失業人員、轉崗職工、貧困勞動力、退役軍人、殘疾人、服刑和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等羣體,廣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二是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全面加強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增強企業職工就業穩定性,提高企業產品質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三是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培訓。面向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科技人員、留學回國人員、退役軍人、農村轉移就業和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失業人員和去產能轉崗職工、創業初期創業者等羣體,開展創業意識教育、創新素質培養、創業項目指導、開業指導、企業經營管理等培訓,提高創業成功率,實現創業帶動就業,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

建立四種機制。即建立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發展機制,建立培訓質量評估監管機制,完善技能人才多元化評價機制,建立技能提升多渠道激勵機制。支持勞動者憑技能提升待遇,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待遇相統一的激勵機制。

實施五項計劃。

將實施五大計劃,涉及雄安、高精尖缺、冰雪產業

記者發現,我省即將實施的五項計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和2022冬奧會等密切相關,並且都提出了培訓人次。這五項計劃分別是:

實施“高精尖缺”技能人才培養支持計劃。適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需求,緊緊圍繞省政府新一輪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人才助力產業等系列三年行動計劃,2019年至2022年每年培養裝備製造業領域“高精尖”技能人才不低於3萬人,每年培養市場急需緊缺的幼兒教育、護士、健康照護、家庭服務、保育服務等方面技能人才不低於15萬人。

實施現代服務業技能培養啓航計劃。加強會展、物流、旅遊、餐飲等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2019年至2022年每年培養現代服務業領域技能人才不低於5萬人。

實施雄安新區技能人才培養提升計劃。圍繞雄安新區高端高新產業發展和科技新城建設,培育信息技術、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智能城市等產業的高技能人才。以環境綠化、建築業、家庭手工、家政服務、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爲主,大規模開展被徵地農民職業技能培訓。2019年至2022年每年雄安新區開展素質引導培訓、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不低於5萬人次。

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振興計劃。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着力加強農業農村發展急需技能人才培養。2019年至2022年每年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不低於2.5萬人。

實施冰雪產業技能人才培養儲備計劃。服務北京2022年冬奧會舉辦和我省冰雪產業發展,培養一批造雪製冰、裝備製造、器具維修、安全救護、綜合服務等方面技能人才,2019年至2022年,每年培養冰雪產業技能人才不低於1萬人。

重磅!我省出臺培訓新政讓您“受用終身”,涉及雄安、高精尖缺、冰雪產業……

這樣“終身”:

培訓對象覆蓋全體勞動者,

政府補貼覆蓋勞動者終身職業生涯

《實施意見》指出,建立並推行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勞動者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就業創業和人才成長需要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定位在覆蓋、貫穿和適應這三者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來解決“終身”問題。這個“終身”主要體現四個方面。

●一是培訓對象的覆蓋上是全體勞動者,包括就業人員和準備就業人員。

●二是就業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可享受政府補貼,補貼範圍和項目覆蓋勞動者終身職業生涯。既包括在崗、在職勞動者,也包括失業人員,只要有需求,政府就提供幫助。

●三是技能評價激勵的活動要覆蓋培訓的全過程,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待遇相統一的激勵機制,建立基於崗位價值、能力素質、業績貢獻的工資分配機制,充分調動技能人才靠技能成才、靠技能致富的積極性、創造性,鼓勵技高者多得,多勞者多得。

●四是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措施。大力倡導勞動者終身培訓的理念,強化組織推動,拓寬資金渠道,加強督導考覈,營造輿論氛圍。

重磅!我省出臺培訓新政讓您“受用終身”,涉及雄安、高精尖缺、冰雪產業……

企業積極開展職業培訓享受這些優惠

《實施意見》提出,“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併爲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供全方位支持。

技能培訓補貼已覆蓋企業所有技能人員

一是在資金支持方面。目前,技能培訓補貼已覆蓋企業所有技能人員。符合條件的農民工等人員參加崗前培訓、新招用和轉崗人員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失業保險參保職工參加培訓獲得初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企業職工參加技師和高級技師培訓,都可以按規定享受職業培訓補貼。

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

可按規定在稅前列支

二是在稅收優惠方面。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可按規定在稅前列支。按照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1號)的規定,2018年1月1日起,將一般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與高新技術企業的限額統一,從2.5%提高至8%。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三是在技術支持方面。充分發揮企業、院校在技能人才培養中的雙元作用。《實施意見》提出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鼓勵規模以上企業建立職業培訓機構開展職工培訓,積極面向中小企業和社會承擔培訓任務。

重磅!我省出臺培訓新政讓您“受用終身”,涉及雄安、高精尖缺、冰雪產業……

重磅!我省出臺培訓新政讓您“受用終身”,涉及雄安、高精尖缺、冰雪產業……

與以往比較

本次制度有七個新變化

1、政策目標:建立覆蓋、貫穿、適應勞動者需求的制度

這次要擴展到建立覆蓋、貫穿、適應勞動者需求這樣一個職業培訓制度,政策拓展設計更加完善。

2、重點羣體:針對不同羣體實施專項職業技能培訓

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羣體等等,分別實施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同時也突出強調了職工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訓。就這次研究政策的過程當中,特別強調企業職工培訓,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還有,現在技能人才的結構,除了人才結構本身以外,比如現在有六支人才隊伍,技能人才在整個人才當中是比較短缺的,而從技能人才內部的結構看,高技能人才又比較缺。所以現在關注兩個點,一個是企業,一個是高技能人才。

3、培訓類型:增加了工匠精神培育和職業素質培養

在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這三大培訓類型的基礎上,這次的變化是增加了工匠精神培育和職業素質培養,還有把創業培訓跟創新培訓結合。比如說三大類型培訓,一個是就業前,一個是崗位技能提升培訓,還有一個是創業的培訓,但這次特別強化了工匠精神的培育、職業素養的培養,還有創業培訓當中,把創業創新融合結合得更緊。

4、培訓供給:發揮企業主體作用

強化企業主體作用的發揮,要求採取政府補貼培訓、企業自主培訓和市場化培訓,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實現大規模的職業技能培訓。因爲一直強調大規模、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在研究這個政策過程中發現,企業的培訓針對性更強,而且效果更好,所以特別強化培訓的供給。

5、人才的評價:激發勞動者更多地往成長成才的路上走

人才評價制度的改革是很重要的改革,這樣來激發勞動者更多地往成長成才的路上走。

6、機制的創新:建立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社會化的發展機制

提出了要建立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社會化的發展機制,包括人才評價機制、質量評估機制和技能提升的激勵機制。

7、經費的保障:擴大資金的渠道

將資金的渠道擴大爲政府、企業、社會多元投入,通過就業補助資金、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社會捐助、個人繳費等多種渠道,來籌集培訓的資金。目前失業保險基金也開始使用於參加失業保險職工的技能提升培訓,這項政策是從2017年開始的,實施效果非常好。各項工作內容最後都離不開一項保障,就是資金的投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