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阳光

全球视野 | 中国立场

家国情怀 | 思想争鸣

关注

甲午海战 来自西北野战军 00:00 04:47

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面上,中国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不可避免的相遇了。在激烈的战斗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达了全速前进,撞沉敌舰“吉野”的命令,随后不久被敌舰击中引起爆炸,舰上200多名船员连同管带邓世昌一同为国捐躯。英勇、悲壮却又显现除了一个大国的无可奈何。

1894年,日本以朝鲜问题为借口向清政府宣战,这是一场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

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中日两国命运的改变:胜利者迈入了近代列强的行列,野心不断膨胀,最终走上了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而失败的一方不仅承受割地赔款之辱,且刚刚开启的近代化进程亦被拦腰打断。

当我们再回首中日之间的那场战争,除了痛楚、耻辱、愤怒、遗憾之外,还应有更多的思考。

黄海-大东沟

9月17日,护送完陆军登陆之后的北洋水师在返航的途中被日军发现。正午时分,日本联合舰队,呈单纵阵,接近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则在行进中由双纵阵改为横阵,旗舰定远位于中央,其余各舰在其左、右依次展开,舰队呈楔形梯队。”

在双方舰队相距5300米时,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首先开炮。三分钟后,日本旗舰松岛舰也开始发炮还击。战斗开始不久后,定远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一说因战船老朽发炮时震塌飞桥),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

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抬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日舰利用航速优势绕攻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退出战斗。

在混战中,北洋舰队一直冲杀在前的“致远”舰受到“吉野”、“高千穗”等的集中轰击,多处受伤,船身倾斜。

邓世昌见吉野恃其船捷炮利,横行无忌,愤而说道:“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决意与之冲撞,同归于尽。邓世昌毅然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日本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致远舰右侧鱼雷发射管被击中,引起大爆炸,随后黄海海面上沉没。

全舰官兵除七名遇救外,其余自邓世昌以下全部壮烈殉国。“致远”沉没后,“济远”管带方伯谦、“广甲”管带吴敬荣,临阵脱逃。下午,镇远舰的30.5公分大炮连续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二次。松岛后甲板四号炮塔中弹后,火焰引发炸药,发生了大爆炸。

日本军舰队此时包括旗舰已多舰受伤,又见北洋舰队重新集队,便于17时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战场。北洋舰队稍事追击,也收队返回旅顺。历时5个多小时的黄海海战到此结束。

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 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创,死伤官兵600余人。

此役北洋水师虽损失较大,但并未完全战败。然而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港内,不准巡海迎敌。日本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

注定的失败

北洋水师在成军之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两膄主力舰“定远”、“镇远”也是当时亚洲排水量和主口径最大的军舰。然而这只代表着中国30年洋务运动的自强成果的舰队,就在这4个多小时的海战中灰飞烟灭。

不仅仅是在海上朝鲜、鸭绿江、辽东半岛、威海卫。清军一败再败,最终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也使中国从此走向更深重的灾难。

中国失去了东亚大国的地位,半殖民化加大了!巨额战争赔款相当于全国3年的财政收入,清政府根本无力承受,只能向英法德俄贷款,不但利息很高,还要以海关、税收、财政的管理权作抵押。大面积割让国土直接导致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失败的原因有许多许多,从战术上讲北洋水师的火炮为跟新换代仍为“架退炮”,日军的主要装备则是有复进机构的“管退炮”,射速上高于北洋水师6倍,航速上也高于北洋水师。并且北洋水师弹药质量不佳多为实心弹,击中之后只能留下一个孔。

然而在战术上的失败并非是决定性的,北洋水师同样也在英勇作战,但这改变不了最终失败的原因,国家的失败。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

日本在几十年里进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前后实施了8次《扩充军备案》。甲午战前的几年,平均年度军费开支高达总收入的31%。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

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中国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清醒的状态下,迎来了一场命运攸关的战争。

甲午战争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在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

明治维新短短30多年时间,便把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国家,并不让人惊讶。日本与清朝的对决,是一个现代国家与前现代国家的对决。清朝注定是失败的。

清朝经过了30年的军事变革,建立了一支表面上脱胎换骨的新式海军和陆军,但它的军事变革是失败的,主要是观念落后。

胜利的军队用未来的观念打今天的战争,失败的军队用昨天的观念打今天的战争。北洋水师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铁甲舰,奉行的却是长期防御性战略。作为一直大的舰队却只敢沿着海岸航行,这是失败的。

民族的信仰

然而甲午战争发生40年后,有一批中国人做出了这个民族近千年来不曾有过的壮举。这个壮举令世界震惊,也令中国人自己震惊。这就是1934-1936年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一扫甲午年间中国人的那种懦弱、麻木、贪生怕死,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他们是那样英勇、大无畏,那样藐视死亡和苦难。

长征,被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比作犹太人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和美国人征服西部,他认为:“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面带饥色的军队从南中国出发时有8.6万人,到陕北时只剩下不到6000人,可正是这支军队,后来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新生政权。仅仅40年,他们应该还算是甲午同代人。但就是他们让中国的历史焕然一新。

甲午战争的失败导致了中国人群体意识的觉醒。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发生。1894,檀香山兴中会成立。次年2月,香港兴中会成立。兴中会就是同盟会的前身。十几年后,清朝被推翻。1919年,因为不满日本强加给中国的所谓《二十一条》,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正是在这个运动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从此,中国历史开始了伟大的转折。甲午战争中国败了,却是凤凰涅槃,一步步走向辉煌;日本胜了,却在胜利中一步步走向灾难。最后日本人便习惯了“国运相赌”直到迎来了最后的失败。

短短17年,清王朝走完了它最后的路程,这是历史的必然,一个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政权,没有理由长期存在下去。甲午战争至今124年了,今天的中国早已摆脱了任人欺凌的屈辱地位,国际地位、综合国力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今天来纪念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不仅是为了怀念历史,更多地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最近几十年里,我们已经拥有了和平发展的环境,于我们来讲,21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希望和平崛起,但和平崛起并不取决于单方面的良好愿望,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都唤醒我们要时刻回顾历史,居安思危,真正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综观中国历史,没有什么灾难和压力可以征服中华民族,而只会使我们愈挫愈奋、众志成城,到头来头破血流的只会是我们的敌人。

作者:西北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