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的状态和味型,是钓鱼研究得最多的两个方面,

  无论是野钓还是黑坑、竞技,饵料是要讲究味型的。

  简单的腥香变化就已经比较复杂了,

  何况还有其他很多种味道呢?

  对于野钓,把腥香两种味型的变化搞清楚就够用了。

  至于腥到什么程度,香到什么地步,

  根据气温、水温的变化来定,参考比较实用且有效。

  有渔谚:春腥、夏淡、秋香、冬浓。

  虽然没有说得很准确,但至少提供了一个大方向参考。

  黑坑里面的变化就比较多了。

  地域不同,黑坑投放的鱼种也不同。

  北方基本上都是鲤鱼,

  中部以及偏东南基本上鲫鱼多,

  西南鲫鱼鲤鱼都有。

  但好在黑坑里面通常每次只投放一种鱼,

  要是混起来投放,那杀坑者就要“晕鱼”了。

  不光是饵料包含很多味型,

  更要命的是“小药”(添加剂)的味型也是五花八门。

  怎么挑选怎么使用?

  我自己钓鱼也有十几年了

  虽然有一些心得,但也有点晕药。

  鱼对味道的追求

  远远超出了我们的现有认知和想像。

  请继续关注相关话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