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从7月1日起,上海实施的最新、最严“垃圾分类”标准算是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场全民垃圾运动。虽然目前只有上海在进行此改革,但根据相关的行政机关指导文件以及各地政府政府规章,截止到2020年,全国将会有46座城市参与到此运动中。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图源:时代周报

垃圾,对于大众来说只是舍弃之物,但这些舍弃之物在经过艺术家的“处理”后,创作成作品,其价值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物质上的完全可以超越本身。“垃圾艺术”(junk art)。这里所指的“垃圾艺术”并不是那些简单将垃圾进行再使用而创作出形态美丽的作品,而是艺术家借“垃圾”之意去创作作品,以此影射和诠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1

磅礴山水背后的故事

“观众所看到的是隐藏在这些优美画面背后的东西。我们是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 特别是美的东西。只有在努力找寻隐藏于外表下的深层次的东西,我们才可以探究其不为人所知的内在。”——徐冰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徐冰“背后的故事”系列是他04年之后最重要的创作系列,之后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展览,成为徐冰一个阶段的代表作。尽管作品的展出次数很多,但这些作品往往在展览结束后就拆除了,所以很多观众并无缘见到真正的作品。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徐冰《背后的故事:上方寺图卷》,卡塔尔博物馆局 Al Riwaq 展览馆展厅现场,2016。

艺术家用干枯植物、麻丝、纸张、编织袋及各种废弃物在半透明玻璃后面造型,“复制”出了一幅幅中国古代山水画。正面雾气氤氲,意境空灵的古典山水与其背后垃圾破烂、杂乱无章的现实场景之间构成了一种极强烈的反差性。

从正面看,该件作品是一副雾气氤氲、意境空灵、磅礴大气的古典山水,述说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深厚传承。而转入背后才发现,那些空灵磅礴、意境高然的气氛实际是由一些破烂、杂乱无章的垃圾组成。正反两面强烈的反差性,让观者不由产生各类思考,如:说是5000年华夏文化和文明古国,当今还剩下什么?全球GDP排列第二的繁华背后又真的是繁荣昌盛?……等等思绪思考而来。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背后是由一些破烂、杂乱无章的垃圾组成

2

床上制造的私人垃圾

翠西·艾敏《我的床》价值千万万,她通过将个体与生活垃圾的关系,升华到了观念上的讨论和反思。

《我的床》是翠西·艾敏在1999年所创作的作品,也是英国当代艺术中最极端的作品之一。其在2000年获得透勒奖提名;2014年该件作品以254.65万英镑(约2714.74万元人民币)成交之后,在艺术圈里圈外都掀起无数的质疑和嘲笑,因为作品的组成素材,全部是艺术家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这艾敏在以前自己睡过的床垫上堆放着凌乱的床单和废弃的丝袜,她把别人视为肮脏或者是羞于见人的东西全部都展示了出来。一张乱糟糟的还没来得及整理的床,被褥上体液的痕迹若隐若现,床边散落着用过的避孕套、带血的内裤和卫生纸、空酒樽、烟盒、药盒、旧照片等垃圾。据艾敏说,这是她失恋之后,在这床上躺了一周生活的状态。作品中的各类垃圾元素,如同一部记录仪一样,记载着艺术家在那一周的点滴,以此涉及到了爱情、性、痛苦和死亡等主题。这张堆满垃圾的床展现了翠西·艾敏对爱情、生活的失望,和对分离的无力感,比现实还真实。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该“床”一经出现就引发了英国民众的观念大战,有一件非常有趣故事:一位居住在英国威尔士的家庭主妇知道“居然有这样一件作品存在”之后,千里迢迢的来到伦敦,到了泰特美术馆之后,她二话不说,从行囊里拿出洗洁精和抹布就要对这张床进行打扫,好在美术馆的保安行动及时,这件作品才免遭清扫,但她带来的洗洁精还是滴了一滴到那张床上。在被保安带走的途中,她高声说,“打扫卫生是我的责任,翠西是坏女孩”。事后证明,她的这一行为和那一滴洗洁精绝妙的成为了这件作品的一部分,这张“床”在当年获得了英国特纳奖的提名,这件作品也成了翠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

垃圾分类中的人与自然

马克·迪翁从80年代起,就一直关注环境问题、工业与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这些问题也在现如今变的越来越尖锐。

塑胶瓶罐、化学用品和海洋垃圾依循美感及色彩整齐排列置放在陈列架上,呈现出奇异的美感背后是对自然事物失衡不安感。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马克·迪翁就开始创作处理了自然的文化再现的作品。这位艺术家曾在一篇访谈中提到,自然是为意识形态的产物准备的最复杂精致的舞台之一。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马克·迪翁的作品处理了常见的行为方式与高度专业化的知识(科技)这两者的文化编码的意识形态倾向。他在装置作品的创作中使用到了包括书籍、玩具、饰品、骨架与填充动物标本(既有真实的也有仿制的)、从海难的船上漂到岸边的货物以及各种工具等在内的物品。他对博物馆的热爱——尤其是那些19世纪时的博物馆——强烈地影响了他偏爱的艺术表现形式收藏。在他看来,博物馆永远也不应该被现代化,而是应该一直保持一种对特定时期的思考的历史性表达。

4

穿上我的垃圾

来自美国的环保活动家罗布·格林菲尔德(Rob Greenfield)收集了他在一个月内产生的每一件垃圾- 从他早上的咖啡杯到他的杂货袋- 并穿着它们上街活动。

每个美国人平均每天制造4.5磅(约4斤)的垃圾,一个月下来就是将近120斤。一个月的最后一天罗布也穿着将近90斤的垃圾衣(他制造的垃圾还是比美国人的平均数少1/3) 步履蹒跚。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大多数人对他们制造的垃圾不会多想。一旦进入垃圾桶,它就会消失在视线之外。我们中的许多人都看到了垃圾填埋场,垃圾堆积的海洋,塑料卡在动物身体周围,以及胃里充满塑料的死动物的照片和视频,但我们很少看到这些图片与我们个人的联系。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你敢相信吗?上面这张照片中的食物都是从垃圾箱里翻出来的。罗布和伙伴们拍下这些照片,是为了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人们问题的严重性。照片中的食物大多都是他们在短短几小时内就找到的。

通过将我的所有垃圾都穿戴上30天,我的想法是创造一个令人震惊和令人难忘的视觉效果,即一个人创造了多少垃圾,以便人们能够理解--他们实际上也是这些问题的一部分。一旦谈话开始并且人们正在思考它,我希望激励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以减少垃圾。

5

我们并没有生活在童话里

这位生活于纽约的动画艺术家杰夫·洪(Jeff Hong)完全扭曲了沃尔特·迪斯尼的座右铭“梦想成真的地方”。

这位插画家想象了一些迪士尼最受欢迎的角色,他们正在与世界上许多人面临的严峻形势作斗争。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因此,我们看到美人鱼阿里尔从肮脏的海水中浮现出来,油污溢出;一个看似被殴打的灰姑娘在晚上肮脏的小巷里,她的舞会礼服破烂不堪;当她走在当代中国的烟雾缭绕的街道上时,木兰被迫戴着面罩遮住她美丽的脸;小鹿斑比被斩首并变成了一座墙壁奖杯......

通过这些通俗而有争议的形象,杰夫·洪发表了大胆的社会生态陈述,并强调如果我们不保护地球和彼此,童话将肯定没有一个幸福的结局。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6

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当他们走进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展厅,居然会看到一群人躺在室内的沙滩上休闲晒太阳,有人戴着耳机看书,有人在打盹,有小孩在嬉闹,有情侣在依偎,时不时还有小狗的叫声。

当你和旁人面面相觑,突然,沙滩上的人开口歌唱了。他们歌唱飞机和菠萝汁朗姆酒,也歌唱生产泳衣的中国血汗工厂,随后慢慢延伸到更严肃的话题,如气候变化---- 一个全球面临的非常紧急而严峻的情形。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太阳与海洋(码头)」Sun & Sea (Marina) 是由电影制作人和导演Rugilė Barzdžiukaitė,作家Vaiva Grainytė以及艺术家兼作曲家Lina Lapelytė共同创作的当代戏剧表演。

「太阳与海洋」汇集了大约20名参与者、歌手及演员,他们在长达8小时的演出中模糊了小说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并谈及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最紧迫的问题。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我们似乎一直都在讨论环境问题。但为什么我们还只是在沙滩上晒着太阳呢?

这件戏剧作品另辟蹊径,把我们共同面临的“大”问题,回归到平庸的日常,还原污染的真实产生过程:它是富有的度假客留下的一地鸡毛,是在无所事事中形成的难以弥补的伤害。

这件作品由立陶宛选送,最终立陶宛国家馆获得了本届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国家馆”的桂冠。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对于某些艺术家来说其实并不存在“垃圾”这一概念。因为在日常中,之所以会产生垃圾,是人们觉得那是无用之物。“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让不少人明白了其经济价值,但垃圾产量却在不断增加。试想下,我们每天所弃之物中,有多少是必扔之物呢?又有多少是由于我们日常的浪费所形成?所谓的垃圾真的是垃圾吗?

参考:

99艺术新闻《你是什么垃圾?不好意思,我不是垃圾,是艺术

搜狐《让艺术带你认识“垃圾分类”背后的真相》

-END-

垃圾分类也有“套路”!另类选择:垃圾艺术丨藏拍艺眼

文/里木

图/来源网络

今日编辑/ 里木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收藏/拍卖》杂志现进驻媒体平台有: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网易艺术、新浪微博、搜狐新闻、腾讯天天快报、大粤艺术、一点资讯、雅昌艺术网、时代财经APP等主流媒体平台,部分文章

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体传播矩阵。

欢迎邀请加入更多媒体平台!如想商务合作,请联系邮箱:scpmmag@163.com微信scpm20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