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捐資規模最大受益人數最多的公益項目十六萬個貧寒家庭因教育改變命運“中國茅臺·國之棟樑”圓夢行動欲打造最具溫度超級IP本年度兩萬學子獲得資助,一萬學子來自貴州

拉木卓瑪,來自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草原的21歲藏族女孩,在接到青海師範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同時,收到一份讓人溫暖的資助。

2019年夏天,包括拉木卓瑪在內,來自全國國各個地方貧困家庭的兩萬名大學新生,都將獲得一份特殊的資助,幫助他們順利步入大學校門。這份總額爲一億元的捐助計劃,由中國青基會、茅臺集團聯合舉辦的大型公益項目提供。

茅臺再捐1億助學,打造最具溫度超級IP,16萬個家庭因教育改變命運

7月10日,這個中國捐資規模最大、受益人數最多的助學公益項目——“中國茅臺·國之棟樑”2019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在拉木卓瑪的家鄉——“三區三州”扶貧開發主戰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舉行新聞發佈會。

據悉,這是繼去年四川涼山後,“中國茅臺·國之棟樑” 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第二次在“三區三州”地區舉行新聞發佈會。

捐贈儀式上,傅振邦、馬吉孝、尼瑪卓瑪、李保芳共同啓動“中國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2019脫貧攻堅公益計劃。

茅臺再捐1億助學,打造最具溫度超級IP,16萬個家庭因教育改變命運

北京、茅臺兩地傳書:公益擔當無止境

“中國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肇始於2012年。自那時至今,茅臺集團已連續8年,每年向中國青基會捐款一億元人民幣,資助當年參加高考並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錄取的農村家庭經濟困難且品學兼優的大學新生,解決其從家門到校門的交通與生活費,資助標準爲一次性5000元/人。

據介紹,該活動系迄今爲止,國內愛心助學活動中捐款金額最大、受資助人數最多、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深遠的公益項目。

茅臺再捐1億助學,打造最具溫度超級IP,16萬個家庭因教育改變命運

“茅臺與青基會的攜手,是愛心與溫暖的碰撞、責任與擔當的同行、理念與價值觀的契合,企業聯合公益力量參與精準扶貧的重要實踐。”李保芳在信中寫道。

賀軍科收到李保芳來信後,親筆回信,並委託中國青基會理事長郭美薦專程將信帶到茅臺。

“中國茅臺已經連續8年攜手青基會,面向全國資助大學生,特別是近三年共同推進脫貧攻堅三年公益計劃,重點向‘三區三州’等脫貧難點地區傾斜,社會評價很好。”賀軍科在覆信中強調,“我們國家很大,在全國人民生活全面小康的同時,家庭困境青少年的總量仍不小。”

賀軍科信中說,共青團去年提出,力爭到2020年,資助10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完成學業,幫助10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找到工作。“這是共青團組織責任所繫,也是如茅臺集團這樣有擔當的企業給了我們底氣。我們會繼續攜手,使‘中國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在新時代感染更多的中華兒女奮力前行。”

“精準滴灌”,讓公益爲脫貧攻堅助力

拉木卓瑪至今難忘,2005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給她家庭帶來的巨大災難。“爸爸是一位殘疾人士,家裏就靠母親打工維持生計,這場車禍讓媽媽的腿折斷了,對我的家庭來說就是雪上加霜。”當年7歲的拉木卓瑪本應到了上學年紀,卻擔負起了照顧母親的責任。

茅臺再捐1億助學,打造最具溫度超級IP,16萬個家庭因教育改變命運

像拉木卓瑪一樣的貧困家庭,在“三區三州”地區還有很多,通過建檔立卡,他們成爲政府精準脫貧的對象,也進入“中國茅臺·國之棟樑”項目的資助名單。

茅臺再捐1億助學,打造最具溫度超級IP,16萬個家庭因教育改變命運

北京、貴陽、遵義、紅安、西柏坡、延安、涼山,梳理“中國茅臺·國之棟樑”這8年足跡可知,不僅一億元的捐贈額度保持不減,而且每年的關注焦點也隨着我國脫貧攻堅的需要在不斷更新調整,越來越強調“精準滴灌”——2016年起,決定每年拿出一半的資金用於茅臺的家鄉,同樣是扶貧攻堅主戰場的貴州。

“我們所在的地方——海北州西海鎮,是中國人應該永遠牢記的英雄之城——選擇這裏作爲新聞發佈會所在地,是爲了與在座各位同學,共同銘記共和國的先輩們,爲了我們的今天,曾經付出了怎樣的心血與勇氣。同時,我們也想借此表達,對‘三區三州’地區父老鄉親勇於改變命運、追求美好生活的致敬與支持。”李保芳動情地說。

茅臺再捐1億助學,打造最具溫度超級IP,16萬個家庭因教育改變命運

據瞭解,“脫貧攻堅公益計劃”2019年度捐款資助落實工作,將繼續聚焦“三區三州”及國家級深度貧困縣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生資助,向“三區三州”、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團中央扶貧點以及赤水河源頭鎮雄縣等地區傾斜。

近年來,茅臺集團更把其對口幫扶對象——貴州道真縣,作爲“中國茅臺·國之棟樑”公益計劃支持的重點區域。

茅臺集團再次大手筆善行義舉,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1億元,以“三區三州”爲重點資助全國2萬名青年學子接受高等教育,對海北藏族自治州今年考入大學的建檔立卡貧困生進行全覆蓋。

“茅臺與青基會通過幫助貧困學生圓夢大學、改變命運,阻止貧窮代際傳遞,爲中國的扶貧攻堅,努力構建一個政府、企業、公益組織之間高效互動、深入合作,共同解決社會問題的公益平臺。”李保芳表示。

2012年以來,茅臺集團連續8年支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累計捐款8億多元、受益學生16萬餘名,社會普遍稱道、學生特別感恩的良好社會效果。“‘中國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已經成爲了中國公益的標誌性品牌,成爲了教育扶貧的標誌性品牌。”

灑下一片真情,收穫滿是希望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文化活動中心,來自全國的貧困家庭學子代表,安靜地觀看讓他們動容的視頻——從2012年至今,已有四屆、八萬名受助大學生完成本科教育,百分之九十找到了他們熱愛的職業,百分之十讀研、留學、創業。

茅臺再捐1億助學,打造最具溫度超級IP,16萬個家庭因教育改變命運

截止2019年,茅臺集團已累計向中國青基會捐贈8億元,受助地區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全國鐵道系統的33個地區,16萬名貧困學生得以走進夢寐以求的大學殿堂。

“從你們成爲‘中國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計劃受助人的那天起,你們就加入了一個特殊的大家庭。你們將與其餘十四萬學子一道,成爲這個國家擺脫貧困、走向更美好未來的特殊見證。作爲這項特殊助學金的提供者,茅臺人爲能有機會爲你們的出發壯行、出力而深感自豪。”李保芳代表茅臺3萬多名員工,表達了對今年受助的2萬名學子的期待和祝願。

茅臺再捐1億助學,打造最具溫度超級IP,16萬個家庭因教育改變命運

新聞發佈會上,茅臺集團、中國青基會爲已經大學畢業走向工作崗位或繼續深造的37名茅臺學子頒發了2019年度“棟樑獎學金”。現場播放的《我的中國夢》影像故事,讓大家透過5位棟樑獎學金獲得者,看到了16萬名受助茅臺學子對於“中國夢”的堅持與追求———

2015屆,李旭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茅臺集團給我精神上的鼓舞遠大於金錢上的支持,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更加堅定自己獻身航空報效祖國的決心。”即將就讀本校研究生的李旭光,獲得獎學金與榮譽無數,現在他已投身航天發動機事業,畫好每一張圖紙、做好每一次實驗,只爲讓中國飛機早日裝上強勁的“中國心”。

2013屆,李敏,廊坊師範學院。

“當年如果沒有茅臺集團資助,我就不會有現在滿意的生活和工作。”如今,李敏執教於石家莊市平山縣小覺鎮漂裏小學,因工作成績突出被縣教育局評爲“優秀教師”。作爲農村出來的孩子,李敏畢業後就想回到家鄉當一名人民教師,讓孩子們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2012屆,李文超,煙臺大學。

有了茅臺集團資助,解決了燃眉之急的李文超,順利進入煙臺大學就讀。畢業後職於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城關鄉人民政府,由大學生成爲基層公務員。李文超和當地羣衆打成一片,也幫助當地勞動力就業,幫扶貧困戶脫貧致富。

2012屆,龍佳扎西,雲南大學。

畢業後投身邊防,從軍營到警隊,龍佳扎西成爲臨滄邊境管理支隊班老邊境派出所優秀警官。肩上是責任,腳下是邊疆,不忘初心,全力以赴,日復一日維護好邊境轄區社會治安穩定大局。

“八年來,茅臺見證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從貧困家庭走進大學校園,目睹了一批又一批出身草根的有志青年,怎樣把逆境作爲起點,書寫了不一樣的人生篇章。”李保芳說,這十六萬學子的努力和成長,讓我們的付出更有價值,也讓我們進一步感受到責任的份量。

“過去幾年來,我在不同場合表達過一個觀點,每一位貧寒學子背後,都是一個家庭。茅臺通過資助這些有志青年,目睹並見證了十六萬個貧困家庭,通過教育贏得機會,燃起希望。”李保芳動情地分享道,恢復高考40多年,數以億計的青年,通過教育徹底改變命運,走進不同以往的人生歷程。

“包括我在內,無數箇中國人因這項選拔而受益。而中國過去四十年的巨大發展與進步,也離不開大批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者所付出的智慧與汗水。”講話中,李保芳還提到了青海籍的藏族同事——卓瑪才讓。“三十多年前,他從青海省湟中縣考進大學,並在畢業後分配到貴州,從一名普通公務員做起,最後在2018年成爲茅臺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才讓同志的經歷,就是過去四十餘年來,青海藏區大學生成長的一個縮影。”

李保芳感嘆稱,“從涼山到海北,使我們有機會與來自‘三區三州’的青年人有了更多接觸,你們身上所釋放的激情與活力,讓我們對‘三區三州’的未來充滿希望。”

踐行責任,打造最具溫度超級IP

8年來,從資金幫扶助學、社會技能平臺提供到精神鼓舞和引導,每一筆茅臺助學金的背後,都是社會正能量的不斷傳播和傳承,鼓舞着千千萬萬有志青年茁壯成長爲國之棟樑,實踐着幫助寒門學子獲得公平教育、共享改革成果的初心。

對此,業界已有定論。2018年,第三方團隊發佈“中國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項目評估報告指出,茅臺助學項目是企業聯合公益力量參與教育扶貧的重要實踐。

報告表示,這一項目業已實現“精準滴灌”,系“無條件”資助。而且,資助之外還開始了發展類服務,幫助學生及其家庭更好更快地擺脫貧困。

茅臺再捐1億助學,打造最具溫度超級IP,16萬個家庭因教育改變命運

在李保芳看來,過去八年時間,“中國茅臺·國之棟樑”公益活動,已經成爲茅臺集團在大力推動“文化茅臺”、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過程中,最具溫度的超級IP。

“在全球經濟環境日趨複雜、中國發展面臨巨大壓力與挑戰的今天,對於高素質人才的渴求,將超過歷史任何時代。”李保芳說,茅臺希望通過“中國茅臺·國之棟樑”公益活動的持續堅持,影響帶動更多有志有爲的中國年輕人,成爲國家最需要的建設者。

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以來,茅臺共出資90億元用於捐資助學、興辦教育、扶貧濟困、義賑救災、環境保護、扶農興農以及支持地方政府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等。

在中國貴州脫貧攻堅主戰場上,茅臺集團用4年時間,確定“三準六動”精準長效幫扶思路,累計投入幫扶資金2.5628億元,幫助協調貼息貸款3億元,舉全集團之力與35萬道真自治縣幹部羣衆一起啃下了一塊塊硬骨頭。2019年4月,道真順利通過第三方評估驗收,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道真出列了,茅臺集團的幫扶措施依然在持續加強。

2019年,是希望工程實施30週年,也是中國青基會成立30週年。傅振邦在講話中表示,中國青基會和全國青基會系統,要準確、高效地把茅臺集團等企業的愛心送到受助學生的手裏。同時他也勉勵受助學子進入大學之後,不負青春,珍惜韶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雖然還是一位準大學生,拉木卓瑪畢業後的夢想已確定,那就是回到家鄉做一名教師,幫助更多像她一樣的孩子實現屬於他們的夢想。“我將以虔誠的心態、感恩的心態,去感恩那些幫助我的人,將來我也會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回報社會,報效祖國。”

“對於茅臺而言,十六萬受助學子身上所迸發的堅忍不拔、努力進取的意志與熱情,是我們這個企業,在轉型升級、應對挑戰過程中,最需要的精神財富。”李保芳說。(戴世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