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李建新在他的朋友圈又火了一把。不爲別的,是因爲他開的一間“賠錢”的萌娃訓練營——小區人稱培訓班,託兒所。不過,這個訓練營,雖然賠錢,但秋林李建新並不爲意,還樂在其中。

現在一個月過去了,小區的人才慢慢了解秋林李建新的舉措,瞭解他此舉背後的意義,無一不對他點贊。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秋林李建新有個親戚,他家小孩子大學畢業後,四處找工作,但是都不理想,這親戚就找到李建新,看看李建新這裏能不能接受。李建新因爲有新項目上馬,也需要人手,於是沒有推辭,便要這個畢業生先來試用。但是這個畢業生是個低頭手機族,非常喜歡刷屏,微博微信微頭條一個不拉。

這怎麼行?要知道秋林李建新爲新項目招的人全是安全協理員,那可是要求全程站在一邊眼睛看着別人的。

正好要放暑假了,秋林李建新除了自己的孩子,還有弟弟妹妹家的孩子都說好了今年到他家來過暑假,接爺爺奶奶過來看幾個孩子吧,還不夠分,得一人看幾個,這哪行,看孩子是有很大責任的,李建新也不想累着老人。

李建新很怕自己沒有時間管,幾個鬼靈精孩子自己溜出門上大街玩,於是他想起自家孩子曾經上過的一個暑期特訓班。

那個特訓班是在一家景區辦的,無非就是帶着孩子們各種訓練學習,各種玩,孩子們彼此之間協作分工,等結束後回到家來,李建新發現自家孩子的進步很大。

李建新又想到每年暑假小區裏各種奔跑打鬧的孩子,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出手一把,在小區裏搞個特訓營——不收錢,只爲把孩子們聚攏堆,讓公司新招的一批畢業生,包括親戚家孩子,讓他們來做“孩子王”。用孩子們做磨刀石,看看新人們的責任心,試一試他們的潛在力量。另外,不收錢的話,還可以和家長們套套近乎,至少在他回訪的時候,能公正的評價他的新員工們。

李建新和物業商量了一下,一次性給了物業兩個月的使用費,把物業空閒招租的商業區給租了大半層,然後也沒有搞裝修,就是購置了一些必要設施外,還單購了球桌,學生寫字桌,大滑梯等物品,等到佈置好的時候,暑假也開始了。

秋林李建新考慮到特訓營裏面有一向重要安排,就是要教孩子們做作業,於是他又跑到省裏師範大學找到了三個本縣城的給高薪聘請了過來。他還坦誠的告訴別人,這個特訓營就是他自己辦的,是暫時的,主要是爲了讓孩子們有個地方待著,能玩能學習能平安度過暑假。

等到孩子們一放暑假,秋林李建新這個暑期特訓營就風風火火開營了,只接納本小區父母上班的“留守學生”,免費,負責一頓午餐。並且,最後能進營的孩子,其父母都和秋林李建新簽有入營託管協議。

秋林李建新利用小區閒置地方開起來的這個特訓營很是簡陋,說是特訓營,其實更多的是輔導孩子做暑假作業,或者教教畫畫,打打球,下下棋。他請來的師範生負責學習做作業,自己單位新招的實習生則根據特長,安排在其他環節,親戚家的孩子則是安排在繪畫組。李建新還從公司調了一名副總、兩名安保過來,全程負責特訓營的正常運營和安全保障。

不同年齡的孩子組合在一起,吵鬧得不行,一個員工最少要盯着三個孩子,但是幾天下來後,李建新就發現自己的新員工,那些孩子王們還真是超出期待,不僅能帶着孩子們在學習的時候安靜的學習,玩鬧的時候熱鬧喧囂,還教導着小區的大孩子關心小孩子——李建新在培養着新員工的責任心、耐心,新員工又在培養着小區孩子們的責任心和愛心。就連親戚家那個“低頭手機族”都能將手機放在書包裏,半天不想着拿起看一下。後來李建新私下問過他,這個畢業生說:孩子們比手機更需要他。是責任,讓他放下了手機。

一個月下來,秋林李建新喜上眉梢。雖然一個月下來他又付出了三萬多的經費,但是他覺得很值。比起花重金請別人來給新員工做培訓,還不如用孩子們來磨礪新員工。一舉幾得家長們都十分感激他,選舉他爲十佳好鄰居。這還不算,除了孩子們有進步,李建新的新員工取得了更大進步,他們都能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孩子們和附近小區的孩子們進行友誼比賽。能堅守,能創新,李建新能不高興嗎?!

於是,高興中的李建新把特訓營的賬務信息和自身感悟發到了朋友圈,關注他的那些小區家長除了紛紛點贊,就是給他發紅包或者轉賬。然而,秋林李建新誰的都沒要。他只是提了一句,接下來的一個月裏面,如果小區鄰居里面也有需要磨礪新員工的,培養新員工責任心的,不妨也加入進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