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杭縣醫院骨科醫療團隊通力合作,成功完成經皮椎間孔鏡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填補了上杭縣在這一技術上的空白。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見疾病,主要是由於腰椎間盤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

經皮椎間孔鏡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是治療該疾病的一種新型微創手術,其手術方法是經7—8mm切口將椎間孔鏡從病人身體側後方進入椎間孔,在內窺鏡直視下使用各類抓鉗摘除突出致壓組織,射頻電極修復破損纖維環。該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創傷小、併發症少、安全性高、術後恢復快,但由於手術術野暴露較小,操作難度大,在省內真正普及推廣該技術的縣級醫院屈指可數。

近年來,上杭縣醫院骨科一直在研究開展這一新技術,今年,縣醫院引進椎間孔鏡,爲這項技術的開展提供了硬件條件。

9月初,吳大爺因多年來的腰椎間盤突出住進了縣醫院骨科,經過拍片檢查,發現他腰L4/5椎間盤向後突出5.7mm,已嚴重壓迫神經,手術治療對他來說是最好的辦法。

於是,9月15日,歷經兩個小時,吳大爺的手術完成。術後他便表示多年來的腰疼沒有了,走路也有勁了,感謝醫務人員爲他解除了多年來的煩惱。

經皮椎間孔鏡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的開展,進一步奠定了縣醫院骨科醫療技術,也使醫院的醫療服務上了一個新臺階。(縣醫院)

編輯:鍾毅康 編審:吳禎德 監製:張鋒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