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龙岗吉华“党建引领+社会参与” 全力推动灾后复产

    龙岗区和吉华街道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指导灾后复产工作。

    甘坑党员志愿者和义工在社区进行灾后清理工作。

    9月20日,吉华街道开展“灾后恢复 党员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号召全街道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走上街道、走进一线,协助城管等职能部门迅速恢复灾后环境。

    当天16时30分许,吉华街道党工委书记龙云在水径村委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志愿劝导活动;17时许,他又到水径社区开展“灾后恢复 党员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清理倒伏树木、破损招牌及各类垃圾,清扫路面淤泥。

    事实上,这仅是龙岗吉华以“党建引领+社会参与”全力推动灾后复产的一个缩影。

    台风“山竹”虽已远离深圳,但其带来的破坏力仍让市民心有余悸。吉华街道是龙岗区内受“山竹”影响较大的街道之一,9月16日台风肆虐,辖区部分房屋损毁,树木被连根拔起,部分社区停水停电,给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山竹”吹倒了树木,却吹不倒吉华人众志成城的决心。吉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做好台风应急防御、排查抢险工作,并于17日凌晨迅速打响台风过后生产生活恢复“保卫战”。截至目前,辖区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

    文/图 陶清清 肖尔佳  策划:凌海英 谢少东

    A 台风前夕

    领导班子下沉一线 “地毯式”排查隐患

    为迎战台风“山竹”,吉华街道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工作。9月14日下午,吉华街道党工委书记龙云,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黄汉平等街道领导及街道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国家防总和省防总部署防御“山竹”台风工作视频会。9月15日上午,参加全省防御台风“山竹”战前动员会,贯彻落实国家防总、省防总及市、区主要领导对防御台风工作的指示及部署。

    按照深圳市、龙岗区部署要求,在台风来临之前,吉华街道未雨绸缪,组织召开了防御台风“山竹”工作再部署会议,要求党政一把手全部在岗值班值守,对应急物资、应急抢险队伍到位情况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街道三防办不断通过短信、QQ、微信等方式实时向市民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及时通知辖区单位落实“四停”(停工、停业、停市、停课),确保无伤亡事故发生。

    据了解,从9月13日开始,吉华街道领导班子全天带领相关部门全部下沉挂点社区一线,全面排查,共出动上千人次对辖区内的老旧危房、临时工棚、在建工地、地质灾害易发区域、低洼易涝点等隐患点进行“地毯式”排查。

    重点针对暴雨引发的危险易涝点、隐患区域实施严防加固整治措施,共发放粘贴通知提醒2000余份,设立警示牌175个,加固施工设施(工棚、脚手架、塔吊)30个,拆卸高空施工设备6个,设置深基坑临时围挡11个,加固、修剪树木30株,加固、拆卸广告牌、霓虹灯124个。

    “要用最充足的准备,做最细致的防范,坚决打赢台风防御战。”龙云表示。

    根据龙岗区主要领导“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的指示要求,吉华街道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体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建立畅通有序的应急指挥组织体系,把防汛防风职责落实到位,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行动、第一时间救援,不漏一人、不疏一处,努力将台风影响降至最低。

    龙云率队检查辖区两个水库及重点安全隐患区域,要求各单位、部门要深入社区齐排查,以确保群众安全为核心,细致做好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彻底转移可能受威胁的群众,做到不漏一人、不疏一处,加强宣传,让台风动态和辖区紧急避难所等信息家喻户晓。

    黄汉平率队至甘坑社区、上水径桥头、甘坑市场、秀峰路工地宿舍等地进行检查,确保所有低洼危险地带的群众得到妥善转移安置,要求各部门、单位在落实防台风“四停”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重点防御内容,严防次生灾害和安全事故,落实好防内涝、防漏电措施,再次全面排查在建工地、简易工棚、脚手架、广告牌等重点场所部位,加强重点区域的安全防范工作,及时消除各类隐患。

    B 台风期间

    严格实行“四停” 抢险人员随时待命

    9月16日,台风袭来,吉华街道三防总指挥龙云坐镇指挥,三防指挥部主要领导冲锋在前,深入检查各项三防工作,三防成员单位全部就位待命,并集结各专业抢险力量70余人配备挖机、冲锋舟、铁马、沙包、彩条布、警戒线等应急物资,在各隐患点周边充分准备,随时待命。吉华街道7个安置点全部开放,组织力量对危险区域,特别是老旧危房及临时工棚等危险区域进行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共转移3615人,集中安置1735人,确保辖区内居民生命安全。

    当天,龙云还现场巡查辖区两处水库运行情况,并检查水径水泰昌工业区段行洪情况及防汛措施落实情况。黄汉平到甘坑社区检查防风防汛工作,对仍在营业的商户进行劝离,确认秀峰路工地宿舍人员撤离情况,现场检查处理河道堵塞问题。街道三防指挥部主要领导到挂点社区检查防风防汛工作,督促辖区企业、商户停业,并做好人员疏散,查看各安置点人员安置及物资配备情况。

    台风影响期间,吉华街道在辖区范围内严格实行“四停”,高效有序地开展各项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设立警示牌186处,加固施工设施30个,拆除隐患建筑约124平方米,拆卸高空施工设备6个,修建加固树木230处,加固、拆卸广告牌、霓虹灯125个。实现辖区无人员伤亡目标,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

    面对台风,吉华街道有序应对,统筹安排应急抢险人员到重点区域待命,确保能够30分钟到达现场提供应急救助服务。同时,针对受强台风影响部分供电线路受损停电,街道对部分停电区域进行梳理,对断电的用户做好解释答疑和安抚工作,并按照轻重缓急,对避险中心等重点场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优先抢修。

    受台风影响,吉华街道出现7处内涝,16处道路积水,街道紧急封禁相关区域,并加快排水措施,确保积水及时消退。辖区道路除秀峰路因山体滑坡处于封闭状态外,全部抢通。

    据统计,此次台风期间,吉华街道共转移3615人,集中安置1735人,开放应急庇护场所7个。其中,发放薄棉被425床、毛巾被990张、防潮垫283床、矿泉水235箱、方便面118箱、面包1525个、饼干78箱、凉席599张。台风过后,街道集中安置人员陆续返回,辖区内无人员伤亡。

    C 台风过后

    严防次生灾害 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在台风“山竹”的冲击下,吉华人并没有被击倒。

    9月17日台风刚过,吉华街道迅速组织灾后复工,发动三防成员单位、社区工作站开展道路救援、通水通电、安全检查等工作,确保尽快恢复辖区群众生产生活秩序。

    受超强台风影响,吉华街道共有760棵树木倒伏,283辆车辆受损,严重影响居民出行。17日一大早,吉华街道城管、市政等部门开始围绕打通交通命脉展开抢险工作,动用大型机器陆续开展树木、损毁广告牌切割搬离作业。

    水径社区是此次受台风影响较严重的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以网格为单位开展路面巡查,重点对倒伏树木、路面铁皮等进行清理。水径社区党委还组织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义工纷纷走上街头清理路边垃圾,帮助社区尽快完成台风后恢复工作。其他社区也纷纷以“党建引领+社会参与”全力推动灾后复产工作。

    为了杜绝“山竹”带来的次生灾害,吉华街道迅速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虽然社区学校、幼儿园18日才开始上课,但街道提前督促各校迅速清理损毁区域,没达到重新上课条件的坚决不让上课。中海怡翠社区工作站还邀请专职消防队援助社区学校、幼儿园清理倒伏树木。各社区网格员也开展了户外安全隐患排查,避免由楼层门窗、顶楼附建物、树枝掉落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面对辖区14个村居小区受台风影响出现断水断电情况,吉华街道立即联系电力部门加紧抢修,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电力。

    D 暖心瞬间

    “党员+志愿者+义工”组成吉华最美风景

    台风袭击前后,吉华街道主要领导和党员干部出现在街道各个角落,他们放弃周末休息,正面和山竹“对抗”;他们走访每个危险区域,确保险情及时处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通宵加班加点做好保障。

    在台风“山竹”逼近的时候,吉华街道工作人员伸出一双双温暖的手,让市民感到安心。9月16日11时许,吉华光华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布李路执行封闭道路任务,突然,他接到布吉罗岗医院救护车救护人员要求协助的通知,要将病重人员护送过涉水路面。时间就是生命,社区党委书记立即组织现场值守人员与医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将病重人员安全护送上救护车。

    台风过后,全街道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走上街道、走进一线,开展一次“灾后恢复 党员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

    甘坑党员村民戴上独具特色的凉帽进行灾后清理工作,他们徒手清理树叶垃圾,不惧蚊虫不畏艰辛。一些路面被破坏严重,党员们派发交通安全宣传单,开展交通文明劝导活动。

    在台风过后,环卫工人不眠不休清理倒伏树木,保障辖区道路通行。消防队员及时送水进社区,解决群众日常用水需求。

    台风“山竹”过后,街道一片狼藉,吉华志愿者队伍纷纷前往一线为市民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广大义工也加入灾后复产的行列。截至18日下午,吉华街道义工联组织参与灾后恢复工作的各类志愿者义工人数已超过500人次。

    红门公司总裁第一时间对生产保障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各部门员工积极响应,顶着风雨,开展红门主干道清障和垃圾清理工作。

    一名吉华街道居民动情地说,这些暖心瞬间令人感动,向每一个守护者表示致敬。

    ●中海怡翠社区党委:

    党群同心

    全面推动灾后复产

    9月16日中午,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袭击深圳后,肆虐的狂风暴雨让中海怡翠山庄和茵悦之生花园出现非常严重的树木倒伏和断枝,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出行。

    当天24时许,中海怡翠社区党委书记徐敏金带领社区党委、物业服务中心以及吉华街道专职消防员冒着狂风暴雨连夜清理倒伏树木,对难以扶正的树木及时锯除,确保第二天道路安全畅通。

    9月17日上午,吉华街道副调研员、社区第一书记梁荣带队检查社区台风“山竹”受灾情况。中海怡翠社区高度重视,马上开展灾后恢复及抢险工作。街道专职消防队援助社区学校、幼儿园清理倒伏树枝,保障学生复课和安全;社区网格员和市容巡查员开展户外安全隐患的排查,主要排查楼层门窗、顶楼附建物、欲坠树枝,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社区党委组织社区共建单位(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幼儿园、学校、老年协会、业委会)、市容巡查员、社区义工、居民、商铺工作人员以及深兄公司在小区全面开展家园恢复工作。

    据统计,此次恢复家园行动共约350人参加。大家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区党委职责和义务,受到居民点赞。

    9月20日下午,中海怡翠社区党委又组织开展了“灾后恢复 党员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吉华街道机关四支部书记吴汶清带领经科办8名党员干部走进基层一线,与社区党员到受灾严重的大峡谷公园开展灾后复产工作。黄叔是一名84岁的老党员,他没有因高龄而缺席党日活动,当天他坚持到了活动最后。

    大家共同努力清理出残枝落叶35袋,社区大峡谷公园的阶梯、道路又恢复了整洁干净的面貌。

    ●典型人物

    吉华街道城建办主任张晓亮:

    “将所有隐患点

    过筛子一样过一遍”

    吉华街道辖区面积18.9平方公里,山林广布、水道纵横,每遇极端天气,各处边坡、挡墙就有可能成为受灾点。正因如此,街道城建办主任张晓亮每逢此时总要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考验。面对台风“山竹”肆虐,张晓亮再一次体验到这种负重前行的艰辛。

    早在台风“山竹”登陆一周前,张晓亮就绷紧神经,提前部署防御工作。

    “吉华街道边坡、老屋村等数量多、分布广,加上之前遭遇暴雨天气的经验教训,这一次我们早早进入备战状态。”张晓亮说。

    9月10日开始,张晓亮就带领工作人员按片区对街道所有边坡、挡墙、老屋村等逐一进行巡查,并根据隐患程度将其分门别类、逐一梳理,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张晓亮说,“我们对33处可能发生险情的边坡进行重点监控和深度处理,事后证明,这些边坡最终都经受住了台风的考验。”

    工程师小赖介绍,“张晓亮主任反复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将所有安全隐患点像过筛子一样过一遍。”

    早在台风到来前,张晓亮就将全部工程师分派到辖区各重点片区,配合社区工作站进行隐患排查及应对突发状况。台风袭击前后的几天里,各工程师几乎24小时扎在社区里,随时待命、随时出动。

    “山竹”登陆前一天,9月15日早上,深圳市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此后预警一路升级,张晓亮带领工作人员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当天16时,张晓亮马不停蹄,带队赶赴辖区各工地,督促撤场撤人。当晚,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他又立即赶到各老屋村安排群众撤离工作。期间,有一部分居民风险意识不强,不愿意转移,张晓亮只得与工作人员逐户劝离,反复做思想工作,这样一通忙活下来,再回到办公室时,已是后半夜。

    “我们不敢有丝毫松懈,接下来将对各边坡、挡墙和老屋村进行危险评估,并视情况划定警戒范围,全力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虽然台风过境,但张晓亮和同事却停不下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