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贵阳市长陈晏接受专访 畅谈贵阳与东盟的旅游文化交流

贵阳网讯 2018年东盟"一带一路"旅游文化交流周于9月26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中共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接受了媒体集中专访。

此次交流周预计参会国内外嘉宾规模300余人,其中来自东盟国家政府、驻华使领馆、旅游文化企业、有关国际组织等外国重要嘉宾100余人,整个交流周期间参展参会参观规模预计将达到3000余人次。以下是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回答记者提问:

1.记者:首届东盟 " 一带一路 " 旅游文化交流周在贵阳举办,这对贵阳来说有什么重大意义?

陈晏:东盟 " 一带一路 " 旅游文化交流周在贵阳举办,为贵阳抢抓机遇,深入参与 " 一带一路 " 建设,推动旅游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合作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载体,对于贵阳加快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有助于贵阳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贵阳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但在参与 " 一带一路 " 建设过程中,还缺乏像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等这样影响力大、整合力强的平台和载体。东盟 " 一带一路 " 旅游文化交流周的举办,为贵阳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更好地参与 " 一带一路 " 建设带来了难得机遇、搭建了绝佳平台,必将促进贵阳以旅游文化交流合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拓展与东盟以及 " 一带一路 " 国家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有助于贵阳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是贵州贵阳与东盟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东盟 " 一带一路 " 旅游文化交流周活动在贵阳举办,为贵阳面向东盟开展文化旅游资源推介、城市形象宣传提供了活动平台。可以说,这个交流周活动就是为贵州贵阳开展文化旅游精准推介定制的平台,必将进一步扩大多彩贵州、爽爽贵阳在东盟的知名度、影响力,为促进贵州贵阳文化旅游产业持续 " 井喷式 " 式增长发挥重大推动作用。

三是有助于贵阳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贵州不沿边、不沿江、不靠海,但却具备 " 近边、近江、近海 " 的优势。近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起了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贵阳作为中国西部交通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通过举办东盟 " 一带一路 " 旅游文化交流周,整合叠加贵阳诸多后发优势,必将更好地促进贵阳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动优势互补、产业联动、互利互惠,为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贡献。

总的来说,东盟 " 一带一路 " 旅游文化交流周既是一个国际性的交流平台,更是一个国际性的产业合作平台,对贵州、贵阳乃至东盟国家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必将为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全面战略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2.记者:东盟 " 一带一路 " 旅游文化交流周是一个新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贵阳准备如何用好这个平台?

陈晏:东盟 " 一带一路 " 旅游文化交流周作为一个活动性的平台,覆盖范围广、带动作用强、国际影响大。贵阳市将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办好活动周,用好平台资源,助力贵阳打造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

一是主动加强与中国—东盟中心的合作。东盟 " 一带一路 " 旅游文化交流周在贵阳举办,得到了中国—东盟中心的鼎力支持。中国—东盟中心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主要职能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在多领域的合作,已在东盟各国设立了分中心,掌握着大量优质资源。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东盟中心的合作,积极争取更多支持,以旅游文化为突破口,持续深化和拓展贵阳与东盟的务实合作。

二是积极搭建和用好旅游文化推广中心。交流周期间,将在贵阳挂牌成立 " 东盟中心—贵州(贵阳)旅游文化推广中心 ",致力于打造贵州旅游文化海外展示、体验并举的综合平台,并将在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建立 " 贵州旅游文化海外营销推广中心 ",实现贵州、贵阳在东南亚旅游市场的精准营销。贵阳市将全力支持推广中心建设,以中心为依托,让多彩贵州、爽爽贵阳风行东盟。三是扎实推动交流周各项成果落地落实。交流周期间,将围绕旅游文化开展推介、对话、洽谈、考察等活动,形成系列合作意向和具体项目,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活动成果。贵阳市将系统梳理每一项成果,逐一跟踪对接,逐一制定方案,确保每个项目都能顺利推进、落地落实,形成贵阳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质增量。

3.记者:贵阳与东盟各个国家都不接壤,在推进与东盟旅游文化合作方面有什么比较优势?

陈晏:我认为,在现代交通十分发达的今天,接不接壤并不重要,时空上的距离完全可以靠高效便捷的现代交通予以弥补,关键的是要有拿得出手的核心吸引物和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体验。贵阳的比较优势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便捷的交通优势。特别是航空运输方面,贵阳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年吞吐量超过 1800 万人次,已开通了 21 条国际航线、4 条洲际航线,东盟国家已覆盖泰国的曼谷、普吉、甲米,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兰卡威、沙巴,越南的岘港、芽庄,柬埔寨的金边、暹粒,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等多个城市,拉进了贵阳与东盟的时空距离。此外,贵阳的高铁已经在国内形成 "7 小时高铁交通圈 ",实现了贵阳至北上广深香港等城市的直达,贵阳至云南昆明的高铁已经开通,至广西南宁的高铁全线开工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从贵阳乘坐高铁经云南、经广西到东盟国家旅游或将成为现实。

二是优良的生态优势。贵阳位处北纬 26 度,在地球最美的风景线上。平均海拔 1100 米,年均气温 15 ℃,夏季平均气温 22.3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适宜人体机能运转调节;夏季相对湿度在 76% 至 79% 之间,是国际公认的夏季理想指数;森林覆盖率为 48.66%,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 95%,平均风速每秒 3 米以下,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达 1 万多个。无与伦比的纬度、高度、温度、湿度、浓度、风度 " 六度 " 优势,为贵阳赢得了 " 中国避暑之都 " 的美誉。

三是丰富的资源优势。自然天成的山水资源绘就了贵阳 " 十里山水半入城 "、" 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 " 的优美画卷。全市旅游资源多达 6500 余处,拥有 1 个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18 个 4A 级旅游景区,两条环城林带逶迤 374 公里,1000 多个公园覆盖全城,193 个湖泊、98 条河流散布全域,已探明温泉资源 75 处,千园之城、公园城市由此得名。绝无仅有的旅游资源优势,使贵阳连续四年荣获中国 " 最佳避暑旅游城市 " 的称号。同时,贵阳地处黔中腹地,是全省旅游服务的集散地,可当日往返黄果树瀑布、龙宫、荔波、百里杜鹃、千户苗寨、赤水丹霞、镇远古镇、梵净山等省内大部分 4A 级以上精品旅游景区。

四是独特的文化优势。贵阳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族文化。明代著名理学家王阳明在贵阳龙场悟道,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甲秀楼、文昌阁、阳明祠、青岩古镇等古楼建筑和文化古镇,见证着贵阳的历史文化积淀。全市 49 个民族和睦相处、繁衍生息,传承着针织腊绣、银饰加工等独特民族技艺,演绎着苗族 " 四月八 "、布依族 " 三月三 " 等多彩民族文化、民间习俗、民风礼仪,共同构筑起一个世间罕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大观园,让贵阳成为了游客品味原生态、体验诗意人生的首选之地。

五是完善的配套优势。作为省会城市,贵阳汇聚了全省最优质最齐全的旅游服务资源。全市拥有各类住宿企业5500余家,其中星级酒店49家、避暑度假精品酒店53家。共有旅行社225家、旅游客运车辆3000余辆、注册导游7000余人,能充分满足旅游接待服务需求。全市已建成营业现代化城市综合体15个,购物商场、餐饮娱乐、商务办公等功能完备,在这里可以尽享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4.记者:贵阳提出打造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请问贵阳准备如何与东盟深化旅游合作?如何开辟东盟客源市场?

陈晏:东盟是贵阳重要的海外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每年,贵阳约有8.42万人次到东盟国家旅游。从东盟国家来贵阳的游客约有5.2万人次,占全市入境游客的 15%。所以,我们非常重视东盟的客源市场,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吸引更多东盟国家的游客到贵阳旅游。

一是合作开展旅游推介。重点发挥好 " 东盟中心—贵州(贵阳)旅游文化推广中心 " 和东盟各国 " 贵州旅游文化海外营销推广中心 " 的职能作用,根据东盟国家人口外出旅游的季节性、时间性、区域性规律,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推介和精准营销,努力将多彩贵州、爽爽贵阳打造成为东南亚旅游市场的首选品牌。此外,本月23日贵阳开通了到香港的直达高铁,我们将利用香港的枢纽地位,凭借贵阳在香港客源市场的良好口碑,加大在香港的旅游宣传推介,吸引东南亚游客从香港乘坐高铁到贵阳旅游。

二是共同打造旅游线路。目前,贵阳至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直航包机运行良好,近期贵阳至新加坡包机直航也将复航运行,我们将充分用好这些直航资源,与涉及的东盟国家加强沟通,共同规划打造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同时,我们将积极争取文化旅游部等国家部委支持,鼓励、引导国内和东盟国家知名旅游企业参与,依托贵阳至云南、贵阳至广西的高铁,规划打造一批贵阳至东盟国家的陆路跨境国际旅游精品线路,共同扩展双方旅游客源市场。

三是创造良好旅游环境。我们将继续依托中国—东盟文化教育交流周、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中国—东盟青年营等活动,组织开展更多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引导东盟国家各级政府、各类企业、民间组织和青年学生、社会民众加深对贵阳的了解。同时,我们还将研究推出面向东盟国家的旅游优惠政策,包括景区门票减免、航线补贴、机票优惠、境外旅游企业组团奖励等,推动贵阳与东南亚国家旅游无障碍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对东盟客源市场的吸引力、竞争力。

5.记者:除了旅游文化,贵阳与东盟在其它领域是否还有合作机会?特别是产业合作方面有哪些考虑?

陈晏:贵阳与东盟各个国家都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每年与东盟的贸易额约 8 亿美元,并且持续向好发展。2015 年 3 月,我们与广西北海港合作建设北海贵阳港,进一步畅通了贵阳与东盟的贸易通道。现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在贵阳投资兴办了 15 家企业,涉及制造、交通运输、仓储、金融等行业,实际利用外资 1.96 亿美元。我市企业也积极 " 走出去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投资 4 亿美元、年产 120 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带动越南 1000 余人就业。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等企业也在东盟国家开展了对外承包工程等业务。下一步,我们将以旅游文化交流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各国在现代农业、制造业、大健康、大数据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同时,也将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贵阳企业到东盟开展贸易、扩大投资,不断提升贵阳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问菩)

编辑 汪东伟

统筹 彭钥嘉

编审 吴亚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