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全國市場體系建設工作會在重慶召開。重慶市副市長熊雪在致辭中表示,在商務部指導下,重慶的市場體系建設着力高起點規劃、緊盯高品質供給、堅持高效率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供應鏈追溯體系、打造高品質步行街、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全市城鄉市場供給更加活躍,市場網點更加優化,功能更加完善,實體商業轉型步伐加快,農村電商快速發展,農商對接互聯高效,供應鏈創新應用推進有力,形成了渠道、市場、集聚區,培育了14家百億級市場,市場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

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內陸開放高地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建設大市場、助力大流通,重慶培育了百億市場14家、市級轉型升級示範市場10家,納入部市兩級重點聯繫市場54家。

據悉,着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慶對城鄉市場分類施策、提檔升級,拓展商業發展新空間,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城市商業平臺多元提檔升級

提升中央商務區產業能級,重慶建成商務樓宇160個、購物中心18個,匯聚法人企業超過1萬家,解放碑步行街納入全國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

以智慧商圈示範試點爲抓手,推進商圈改造提升,建成智慧商圈移動終端APP、重慶智慧商圈網,解放碑、觀音橋、南坪等商圈納入智慧商圈示範試點。

加快打造特色商業街,重慶累計建成市級特色商業街22條、市級夜市33條、中華美食街17條、市級美食街(城)35條,建成進口商品銷售網點2000多家,開展離境退稅試點門店23個。

商品交易市場向平臺化轉型

引導商品市場向平臺化轉型,重慶實施新建續建市場聽證約談制度,推進主城中心區域傳統市場外遷,建立市級百家億元重點市場聯繫制度,開展轉型升級績效評價和示範創建,形成南彭、雙福等七大市場集羣集聚。

一手培育14家百億市場,一手推動雙福國際農貿城、龍文鋼材市場、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重慶咖啡交易中心等一批平臺經濟骨幹市場崛起。

農村市場網絡加速完善優化

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重慶推進標準化市場建設,建成跨區域批發市場1個、區域性農產品批發市場18個、鄉鎮農貿市場及城區菜市場1612個。

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培育香滿園、天農八部等地方特色電商平臺200餘家,推動農村淘寶、京東幫等項目落戶20餘個區縣,重慶建成區縣級公共服務中心和倉配中心27個、鄉鎮村服務站點6179個。

推動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示範試點,重慶培育示範試點區縣7個、全國示範市場5個、市級示範市場51個。同時,完善鄉鎮商業設施,打造鄉鎮商貿綜合服務中心140個。(俞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