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7期,原文標題《保守主義辨析》

保守主義是一種政治派別,也是一種心智或性情,美國政治理論家拉塞爾·柯克本人也屬於思想型保守派。

主筆/薛巍

保守主義的6項準則是什麼?

美國著名政治理論家拉塞爾·柯克

保守主義的六項準則

拉塞爾·柯克(1918~1994)是美國著名政治理論家,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文學博士,《保守主義思想:從伯克到艾略特》是他的博士論文。美國年輕一代的保守派克里斯託弗·克拉德威爾說:“柯克的哲學保守主義完全不像保守派政黨所持的政治信條,他曾經在1944年支持社會主義者諾曼·托馬斯競選總統,他不是民族主義者。”柯克的保守主義是學術的、文學的、詩意的、非干涉主義的。他跟自由至上主義者爭論過,1990年又跟新保守主義決裂。

柯克信奉的保守主義發源於英國思想家愛德蒙·伯克。在他看來,伯克的思想在歐美源遠流長,“坎寧、柯勒律治、司各特、騷塞和華茲華斯的政治信條要歸因於伯克的想象力。美國的漢密爾頓和約翰·亞當斯熟讀伯克的作品。托克維爾將伯克的智慧運用到他自己的自由事業之中”。

柯克總結出了保守主義思想的六項準則:保守主義確信存在着某種主導社會生活和個人良心的神聖意志,認爲天地間存在着人類的哲學無法探究或揣摩的力量;保守主義珍愛多姿多彩並帶有神祕性的傳統生活,這種生活靈動活潑;保守主義堅信文明社會需要多種秩序和等級;保守主義相信財產和自由密不可分;保守主義相信舊習慣、傳統和合理的成見能夠制約人們的衝動;保守主義倡導漸進的變革而非革命,認爲創新通常更像是吞噬人類的火災,而非進步的火炬。

保守主義的6項準則是什麼?

《保守主義思想:從伯克到艾略特》

保守主義推崇傳統,反對劇烈的變革。柯克說:“社會保守主義的核心是保護人類古老的道德傳統。保守主義者尊重先人們的智慧,他們對一鍋端式的變革表示懷疑。他們認爲社會是一種精神性的現實存在,擁有永恆的生命和精巧的構造:人們無法像拆卸重裝機器那樣對待它。林肯曾經探究過何爲保守主義的問題,說它不就是指固守經過檢驗的古舊之道,反對未經驗證的新奇之道嗎?”伯克教導英國的政治家們以勇氣和機智應對變革,弱化其影響,並通過調和創新者和舊時代最好的東西以保存並延續後者。

保守派的對手主要是各種激進派,如18世紀啓蒙運動知識分子和休謨的理性主義,盧梭及其盟友的浪漫解放思想,邊沁學派的功利主義,孔德學派的實證主義,達爾文主義。伯克通常把攻擊重點放在盧梭身上。盧梭認爲,人類本來處於單純的自然狀態,後來被錯誤的社會體制給敗壞了,以理性爲指導的體制能夠讓人類變得完美。伯克則認爲,自然狀態的人受制於自己邪惡、暴力和貪婪的本性。文明就是用一代代的經驗來制衡邪惡的過程。他寫道:“在緊急狀態中,人們會隨時訴諸成見;在此之前,成見一直不斷地以智慧和美德滋養人的思想,讓人不會在決斷時刻猶疑不決、疑慮重重、迷惑不解或優柔寡斷。成見把人的美德變成習慣,使行動不再是率性之舉。”伯克知道,人類慾壑難填,兇殘嗜殺,成見、傳統、習俗性道德是集體性的智慧,人類受這種智慧的約束;僅靠理性不可能讓人們忠實於義務。一旦成見和習俗的外殼在某一處被刺穿,熊熊大火就會從下面竄起,令人恐怖的危險還在於,裂痕可能會擴大,甚至會毀滅文明。“消失的森林和被侵蝕的土地、被浪費的石油以及冷酷無情的採礦活動、肆意增加直至被拒付的國民債務以及持續被修訂的實證法,這些現代景觀表明,一個沒有了敬畏的時代會給它自己以及後代造成什麼結果。伯克洞見到未來,而孔多塞和馬布裏只看到他們自己空想的玫瑰色內景。”

保守主義的式微

在柯克看來,保守派人士不僅包括政治家,也包括有保守主義型心智的批評家、形而上學者、文人作家,所以他一直從伯克寫到艾略特。他說,克雷恩·布瑞頓教授區分了三種不同的保守派人士:照本宣科的保守派,他們接受既成事實;性情上的保守派,他們由於鄙視變革中的時代而把過去加以理想化;思想型保守派,設想出一種適用於人的政治行爲的永恆不變的通行理論。在柯克看來,柯勒律治就屬於思想型的,他區分了理解力和理性,認爲理解力只是反思性能力,依賴於會犯錯的感官即物理感知;理性是一種更高的能力,包含了超感知器官的直覺能力。理解力關乎手段,理性關乎目的。哲學上的激進分子由於在算計時遺漏了肉體感官之外的所有超常的知識領域,會讓人類承受無神論和死亡哲學的折磨,並泯滅掉讓肉體生命變得可以忍受的靈性生命。

柯克深受桑塔亞納的影響,說桑塔亞納從未承認自己是美國人,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西班牙血統和世界主義立場,但他對美國人的思想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在跟洛克菲勒談話的過程中,桑塔亞納提到了西班牙的人口數量。那位百萬富翁在停頓一會兒後咕噥着說:“我一定會告訴公司裏的人,他們沒有在西班牙賣出足夠數量的石油。”柯克感慨道:“就這麼一句話就透露出現代的醜陋與貧瘠無聊。這種功利主義的烏托邦是最廉價輕佻之物的勝利,而且這種烏托邦會窒息靈性與藝術領域的升級。”

柯克1994年去世,保守主義當前的處境會讓他感到不快。許多保守主義者都教條地固守於抽象的原理,擁護意識形態的人,無視甚至反對具體的歷史、傳統、信仰和社羣。而柯克敵視意識形態。歷史學家威爾弗雷德·麥克萊說:“保守主義的任務應該是把粗率的、否認生命的、不人道的文化改造得跟我們的人性天賦更加調和。”

2012年,新一代保守主義評論家戴維·布魯克斯說,柯克所繼承的保守主義式微了。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保守主義運動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經濟上的保守主義,他們擔心政府幹預經濟自由,堅持自由是最高的價值,崇敬愛冒險的人。還有一種現在人們不太熟悉的傳統保守主義,這些人是愛德蒙·伯克、拉塞爾·柯克等人知識上的繼承人。這種保守主義不把社會看作政府和私有部門之間的戰場。他們認爲人們應該過嚴謹、有秩序的生活,但認爲個人沒有能力做到,需要社會習俗的幫助。這種保守主義相信謹慎,因爲社會很複雜,最好穩步但審慎地改革。這兩種保守主義傾向存在着緊張關係,但它們加在一起體現了心理學家所說的,人生就是從一個安全的基地開始一系列大膽的冒險。經濟保守主義負責大膽地經商,傳統保守主義者負責建立安穩的基礎,家庭完整、個人自律、孩子安全。可是在跟自由主義發生衝突時,經濟保守主義者成爲主導,傳統的保守主義黯然失色。保守主義失去了經濟和傳統保守主義之間的平衡。

柯克認爲應該復興保守主義,“保守主義要求人們對家庭忠敬,重視公共榮譽,一個傲慢、貪婪和粗俗的民族註定會衰微”。但現實是,“美國一直在輸出巨量的屬於這個時代的大幻覺:立即滿足感官享受的理論。美國人已經比任何其他民族都更崇拜眼前的財富”。保守主義應該追根溯源,“保守派人士需要伯克的洞見、亞當斯的常識感、倫道夫的勇氣、托克維爾的寬容、卡爾霍恩的決心、迪斯累利的想象力、斯蒂芬的嚴肅公正、摩爾的無所不包的學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