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秋之夜,北京市東城區舉辦以“月圓京城 情繫中華”爲主題的多項文藝演出活動。圖爲活動現場。千龍網記者 歐陽曉娟攝

千龍網北京9月24日訊(記者 歐陽曉娟)中秋之夜,北京市東城區舉辦以“月圓京城 情繫中華”爲主題的多項文藝演出活動。特邀國內著名錶演藝術家、朗誦名家、中小學學生等在永定門南廣場、角樓圖書館和鐘鼓樓廣場演繹中秋情,共度中秋佳節。

在永定門南廣場舉辦的中秋詩會現場,通過詩詞朗誦、歌伴舞、歌曲演唱相結合的形式,營造團圓、賞月、歡樂、祥和、濃郁的節日氛圍。瞿弦和、殷之光、杜寧林、李倉卯等著名錶演藝術家及朗誦名家與曹燦杯獲獎選手以同臺誦讀詩歌方式,與轄區居民共慶中秋節。朗誦內容包括《沁園春·雪》《觀滄海》《將進酒》《春江花月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我愛的土地》等古典名篇。

現場負責人表示,中秋詩會以吟誦古今與月、情相關的詩詞爲載體,旨在頌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抒發愛國主義情懷,渲染花好月圓人團圓的節日氛圍。除此之外,現場還進行了太極扇表演和舞蹈演出。來自中國歌劇舞劇院30名舞蹈演員現場伴舞,爲詩會增添意境。著名歌手呂薇也現場助陣,以悠揚的歌聲表達廣大人民羣衆對新時代幸福生活的真摯感受。

鐘鼓樓廣場前,東城區第二文化館民族管弦樂團以民樂合奏的形式拉開活動序幕。在青春寄語——中小學生朗誦板塊,來自東城區9所中小學校的學生分別進行詩歌朗誦,表達對中秋節祝福。朗誦內容不僅有《古詩聯唱》《鳴鹿》《龍吟鳳噦憶先賢》等經典誦讀,還有現代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珍惜》等等。在情動中華——民樂演奏板塊,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張希臣和銀海民族樂團分別帶來了二胡獨奏和民樂合奏,引得在場觀衆陣陣掌聲。

角樓圖書館分會場活動共分爲國學吟誦、直播衚衕聲音 、吉他彈唱、詩歌朗誦四部分。現場特邀北京市教育學會吟誦教育研究會會長、北京景山學校語文教師朱暢思,帶領參與者進行中秋詩詞吟誦,並同步講解中秋民俗。同時,到場學生還會身着漢服以表演的方式將民俗展示出來,讓觀衆切身感受中秋節背後蘊含的深刻文化內涵。

北京民間收藏博物館館長阿龍以現場直播的方式展示他收藏的老物件,其中用於衚衕叫賣的響器格外引人注意。在直播中,他會向觀衆講解老北京過中秋的習俗,並演示響器、衚衕叫賣,讓觀衆身臨其境地感受老北京文化。

除上述活動外,東城區文委、區文聯、區文明辦、區園林綠化中心,各街道,簋街、南鑼鼓巷、五道營等特色街區共組織30餘項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歡度中秋佳節。

9月24日中秋之夜,北京市東城區舉辦以“月圓京城 情繫中華”爲主題的多項文藝演出活動。圖爲活動現場。千龍網記者 歐陽曉娟攝

9月24日中秋之夜,北京市東城區舉辦以“月圓京城 情繫中華”爲主題的多項文藝演出活動。圖爲活動現場。千龍網記者 歐陽曉娟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