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渾水在報告中表示,蘇偉卿控制着46家斐樂門店,但安踏體育聲稱擁有所有的斐樂門店,即斐樂品牌全部爲直營店。渾水機構稱安踏體育此前表示斐樂品牌全部爲直營店。

(原標題:安踏又雙叒被狙擊!斐樂批發商變直營店?安踏稱不便回應)

安踏又雙叒被狙擊!斐樂批發商變直營店?安踏稱不便回應

新京報訊(記者 張澤炎)渾水對安踏體育(02020)的狙擊還未停止。

7月11日早上,知名沽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發佈第三篇關於安踏的報告。在這篇報告中,渾水認爲安踏體育對品牌斐樂(FILA)的財務數據造假,聲稱安踏將批發商變爲直營店,並再一次提到在此前兩個沽空報告中提到的問題——安踏控制旗下的經銷商,並將它們稱爲“子公司”。

7月11日,安踏體育低開0.59%,不過此後強勢拉昇逾3%。截至發稿,安踏體育漲2.36%,報52.000港元/股,最新市值爲1407億元。

對此,新京報記者致電安踏體育,對方表示目前暫時不方便回應,稍後可能會發布公告。針對渾水質疑的斐樂品牌是否都爲直營店問題,對方表示,暫時不方便回應。

安踏又雙叒被狙擊!斐樂批發商變直營店?安踏稱不便回應

渾水機構稱安踏體育並未參股北京鼎動和北京吉元鼎動

蘇偉卿是誰?渾水再次質疑安踏體育控制經銷商

在這篇報告中,渾水質疑安踏體育經銷商代理人蘇偉卿與安踏體育的關係。

企查查顯示,蘇偉卿是安踏體育在北京的一級分銷商北京吉元盛寶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吉元”)的大股東、實控人和最終受益人。渾水在第一份沽空報告中指出,2017年,北京吉元創下了5.766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成本紀錄,大約相當於上市公司銷售額的3.45%。

安踏又雙叒被狙擊!斐樂批發商變直營店?安踏稱不便回應

安踏又雙叒被狙擊!斐樂批發商變直營店?安踏稱不便回應

渾水自稱採訪了安踏四位前高級經理和一位主要經銷商的前經理,其中三人表示安踏掌控着北京吉元。早在北京吉元之前,蘇偉卿是丁氏家族安踏(福建)鞋業北京銷售分公司的負責人,這家公司也是在上市公司架構外的一傢俬人公司。

企查查顯示,蘇偉卿確實爲安踏(福建)鞋業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的負責人,該公司負責總公司業務的聯絡,目前狀態爲“非正常戶”,成立時間爲2002年10月16日。

渾水稱,2003年一篇新聞報道了搜狐和安踏共同舉辦新聞發佈會,雙方在會上啓動“安踏百人雅典助威團”活動,並上傳了蘇偉卿的照片,附文字“安踏(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經理”,安踏(中國)是上市公司的全資分公司。也就是說,蘇偉卿是安踏的員工。

這一點和安踏在招股書中說的並不一致。安踏體育在招股書中表示,“除了作爲經銷商之外,蘇偉卿先生與本集團,董事或高管,股東或其各自的聯繫人無任何關係”。

安踏又雙叒被狙擊!斐樂批發商變直營店?安踏稱不便回應

渾水機構稱安踏體育此前表示斐樂品牌全部爲直營店

渾水稱安踏門店造假,曾被另一沽空機構質疑

渾水在報告中表示,蘇偉卿控制着46家斐樂門店,但安踏體育聲稱擁有所有的斐樂門店,即斐樂品牌全部爲直營店。記者致電安踏體育投資者關係處,對方表示,是否爲直營店暫時不方便回應。

渾水質疑稱,安踏從其不擁有的商店總數中進行財務造假,提高斐樂門店的數量,從而欺詐性報告斐樂的財務數據。

而安踏體育的在線斐樂商店定位顯示,該品牌在北京擁有42家門店,河北省擁有52家門店。然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記錄顯示, 2018年,斐樂在北京只有一家分店,河北省沒有分店。

渾水通過實地調查發現,位於北京愛琴海購物廣場等商場的北京鼎動(北京)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和北京崇文門新世界等商場的北京吉元鼎動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實際上是斐樂的經營門店。但這兩家公司,安踏體育並未參股。

實際上,這並非斐樂門店第一次被質疑門店數量及數據造假。5月30日,“殺人鯨”創始人兼CIO Soren Aandahl在2019 Sohn香港投資論壇上,質疑安踏的企業治理及旗下品牌斐樂收入不透明,並將去年安踏的收入及純利給予約15%的折讓。

Aandahl表示,按2018年及2019年純利計算,安踏的市盈率分別爲22.9倍及17.8倍,今年的安踏目標價爲32.93元,因此認爲安踏股價有高達34%的下降空間。

根據2018年報,安踏體育營收達241億元,同比增長44.5%;淨利潤41億元,同比增長32.87%,創造了安踏歷史上最佳業績。安踏體育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世忠曾在公開場合透露稱,2018年斐樂貢獻的流水超過100億元,是爲安踏增速貢獻最大的品牌。

不過,該公司並沒有披露斐樂的具體收入及其他數據,僅披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安踏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新加坡的斐樂門店數目共有1652家,該數據在2017年底爲1086家。同時,安踏體育預計,該公司到2020年所有品牌的平均增長率爲15%-20%,而FILA、FILA KIDS和FILA FUSION的平均增長率則預計超過30%。

“殺人鯨”正是抓住了這一點,認爲斐樂在中國內地的收入並不透明。目前斐樂在中國內地基本以直營店爲主,佔比高達80%。Aandahl以斐樂在韓國批發渠道收入爲依據,推導得出斐樂在內地的收入約爲51.16億元,較安踏此前給出的87億元指引高出41%,由此認定安踏誇大了斐樂內地的收入。

Aandahl還認爲斐樂在中國內地的單店收入明顯高於其在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單店收入。2018財年斐樂內地單店收入約爲630萬元,超出臺灣地區134%、韓國地區2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