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省历代方志集成》的获赠,不仅是对武汉大学馆藏资源的重要补充,而且由于很多为孤本、善本,以及珍稀稿本、抄本,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为武汉大学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武汉大学将以此为契机,结合学校专业优势,依托先进技术,深入挖掘文献中蕴藏的史料,促进相关研究产生新的成果,让《河南省历代方志集成》最大程度发挥其育人功能和引领价值。

日前,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向武汉大学赠送河南省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河南历代方志集成》。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管仁富说,《河南历代方志集成》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河南地方史志办公室主持实施的一个大型文化项目,也是新中国成立来河南省最大的旧志出版工程。总投资2千万,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现行河南行政区划为边界,分省志卷和十八个省辖(管)市卷,共计19卷565册(另附总目1册),收录了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五百余年河南历代各级综合志书586种,内容涵盖五百多年来河南自然社会人文经济的发展变迁,是迄今为止研究河南最真实最权威的文献资料。《河南历代方志集成》是中原文化的珍贵宝藏,也是汇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流,为世界人民了解河南,研究中原历史文化提供了权威、全面的文献资料。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表示,《河南省历代方志集成》内容之丰富,史料之珍贵,编纂之精细,意义之重大。这部鸿篇巨制入藏武汉大学,对于武汉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了解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我们相关学者进行地方志的研究提供了优秀的经典著作,更为珞珈山增加了厚度。《河南省历代方志集成》的获赠,不仅是对武汉大学馆藏资源的重要补充,而且由于很多为孤本、善本,以及珍稀稿本、抄本,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为武汉大学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武汉大学将以此为契机,结合学校专业优势,依托先进技术,深入挖掘文献中蕴藏的史料,促进相关研究产生新的成果,让《河南省历代方志集成》最大程度发挥其育人功能和引领价值。(饶耿)

(责编:周恬、关喜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