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美人民警察候选人索朗扎西】十万公里的约定

——“微”观平安拉萨,民警在你手边——

——记第二届“最美人民警察”候选人索朗扎西

采访单位:拉萨晚报

记者:郭雨辉

第一次见到索朗扎西,他一身神气的警服,身材笔直挺拔,高高的个头,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为人谦逊有礼、态度温和,你肯定想不到他就是当雄县乌玛塘乡派出所的副所长,因为在他的身上看不出有一丝的官架子。看的出来这是在他多年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养成的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2013年11月,索朗扎西来到乌玛塘乡派出所,上任之初他就向民警和村民做出承诺自己要走访乌玛塘乡的每一户村民,走遍乌玛塘乡的每一条街道,他是这么说,他用行动证明了他也是这么做的。

乌玛塘乡位于林周、那曲、嘉黎三县交界地带,素有当雄县“东大门”之称,矿藏、虫草、贝母等高原独特特产让这里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热土,但相应而来群体性事件也会不时发生。每年的6月底到7月底是乌玛塘乡的虫草采挖期,为了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索朗扎西干脆就带领派出所民警,扛着帐篷、食物和水上山与村民们同吃同住,为村民提供服务。村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山了,索朗扎西要比他们起的更早才行,今年,一个的16岁小男孩,在挖虫草时不慎脚滑,从山上滚了下来,磕破了头,索朗扎西急忙把他带到山下的帐篷里细心的为他包扎,做初步的处理,随后开车将他带到医院医治。

“穿上了这身警服,就意味着肩上多扛了一份责任,穿着这身警服就是要让老百姓在有困难和需要的时候更容易找到我们,每当化解一起矛盾、处理一件纠纷、完成一次执勤的时候,我才能感觉到自己是对得起警徽的。”索朗扎西说。

乌玛塘乡丰富的矿藏,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口在这里建立了大型工程项目,索朗扎西的工作变得更加繁重而忙碌了。面对辖区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不高等问题,索朗扎西在全乡建立了“一村一警”的包村工作模式,要求所里的每一位民警都能做到“点房知人,点人知房”,对村里所有村民的熟知度要达到90%以上,索朗扎西和派出所民警都做到了。

4年多来,索朗扎西把全乡的9600多名村民走访了好几遍,每走访一遍都需要5天的时间,每天都是天不亮就下乡走访,晚上12点才能回家。为了不打扰走访群众,索朗扎西在车里放满了方便面、干粮和水,每次到饭点了他就在车里随便啃点干粮就又继续出发了。在乌玛塘乡,他已经跑了十多万公里的距离,更换了不知多少次的轮胎,走坏了不知多少双鞋,索朗扎西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进每一村每一户家里去。在乌玛塘乡,十个群众有九个都认识这个所长,不管大事小事,遇事就先给索朗扎西打电话,来到派出所,也是先找索朗扎西,而索朗扎西每一次都会热情的接待来访群众,因为他始终都记得最初来到乌玛塘乡时对村民的那个承诺。

“我们所长工作起来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苦,生着病,还要回来上班,他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积极的态度,从心里感觉到他对警察这份职业的热爱。”索朗扎西的同事达瓦次仁这样评价他道。

由于长期在高海拔的地方工作,2016年虫草采挖期间,索朗扎西在上山巡逻时晕倒,经医院检查索朗扎西患上了高血脂和高血压。当时正值虫草采挖收官的紧要关头,索朗扎西生怕在最后出了什么事情,只是在医院检查了一下,并没有配合医生治疗,同事们前脚刚到乡里,他后脚就跟了上来,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去年十九大期间,由于维稳工作压力比较大,索朗扎西连续工作45个小时后再次晕倒,同事把他送到拉萨市人民医院,在医院治疗三天后,他心里还是放心不下工作,拒绝了医生的强烈建议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维稳工作压力这么大,我不在我的同事们怎么办,我这个所长决不能拖他们的后退,我必须在!”索朗扎西这样告诉记者。

2009年,索朗扎西从西藏警校毕业,同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生涯里有一半的时间在乌玛塘乡度过。“对这个地方有感情,愿意在这里多做些事。警察前边冠以人民二字,就说明了警察的属性,对我们警察而言,群众需要的地方就是人民警察前往的地方,既然我是一名警察,来到了乌玛塘,就该扛起我的责任,就要为当地的百姓做些实事,我觉得我还能再走十万公里。”索朗扎西说。

编辑:谭锐

平安拉萨· 做有态度的政务新媒体

投稿&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