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7

請開始你的讚美

在世時獲得巨大聲譽、過世後依然可以影響整個世界的藝術家不多,畢加索( Picasso )是其中一個。

當我們翻看與 20 世紀藝術史相關的書籍時,會驚奇地發現,這位西班牙男人無處不在。不論年紀大小,他與每一位藝術家交朋友,其中既有年長 40 歲的雷諾阿,也有年輕 23 歲的達利。

年輕時的畢加索

縱觀畢加索的一生,成就他的,不僅是那出衆的藝術天賦,極高的情商也起到了積極作用。這一點,從他對藝術家的讚美中就可以瞭解到。

保羅·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 - 1906

《聖維克多山》 塞尚

畢加索把最真誠的讚美給了塞尚,他曾不加掩飾的說:“塞尚是我唯一的導師!我花了許多年研究他,他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

在時間線上,畢加索與塞尚的交集並不多,塞尚逝世的那一年,畢加索還沒有開始立體主義探索,他還只是一個對藝術癡迷的年輕人。52 年之後的 1958 年,畢加索的名字已是無人不知,他終於如願以償的把塞尚那幅著名的《聖維克多山》收入了囊中。

事實上,他買下的不止是這幅畫,塞尚描繪過不下 30 次的聖維克多山區域的 1000 公頃土地,也被畢加索買了下來。

由此可以看出,畢加索對塞尚的讚美不是謊言,搭建起印象派與立體主義橋樑的塞尚,對畢加索來說確實至關重要。

圖盧茲-勞特累克

Toulouse-Lautrec

1864 - 1901

《布瓦洛先生的咖啡廳》 勞特累克

勞特累克離世的前一年,年輕的畢加索剛剛來到巴黎,他後來深有體會地說:“來到巴黎後,才體會到勞特累克是多麼偉大。”

在 37 年的生命裏,勞特累克積攢了巨大的能量,他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影響了幾代藝術家,他對色彩的理解,他運用線條的簡潔方式,都對後來者有所啓發,其中就包括馬蒂斯和畢加索。

就是在這段時間,畢加索開始了"藍色時期"的創作——畫中,除了標誌性的藍色,那些強烈流動的線條顯然是受到了勞特累克的影響。

張大千

1899 - 1983

畢加索與張大千

1956 年7 月,張大千夫婦前往巴黎拜訪畢加索。

此時,75 歲的畢加索正對中國畫着迷,甚至還時常臨摹齊白石的花鳥魚蟲作品。待張大千看過自己的習作後,畢加索說,“我最不懂的,就是你們中國人,何以要跑到巴黎來學習藝術!”

張大千一驚,以爲自己聽錯了,示意翻譯後,連忙說:“畢加索先生太客氣了,我們中國畫自然是源遠流長,因爲中國是個歷史太古老的民族,但西方也盛產出非常多優秀的藝術。”

畢加索卻使勁地搖搖頭,強調說:“這個世界上談到藝術,首先是你們中國人有藝術,其次是日本的藝術,當然,日本的藝術又是源自於中國,第三是非洲有藝術..”

我們很難猜測他如此讚美的誠意有幾何,但可以肯定的是,畢加索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善於吸收世界範圍內的各種藝術元素,消化後作爲己用,從這一點來說,幾乎沒人與其比肩。

巴爾蒂斯

Balthus

1908 - 2001

《晨光》 巴爾蒂斯

巴爾蒂斯,被畢加索稱爲“ 20 世紀最偉大的畫家”。

早在 1946 年,畢加索就從巴黎的畫商手中購得了巴爾蒂斯創作於 1937 年的作品《孩子們》,但他並沒有告訴巴爾蒂斯,而傳送這個消息的,是賈科梅蒂。

賈科梅蒂與巴爾蒂斯是最知心的好友,但他與畢加索卻從未互相認可,並且時常因藝術觀念不同而互懟——畢加索批評賈科梅蒂缺乏統籌,嘲笑他無休止的重複;而賈科梅蒂則駁斥畢加索創造的是純粹的裝飾品,喪失了追求的必要性。

這算是畢加索讚美之詞以外的一個小插曲。

愛德華·馬奈

Édouard Manet

1832 - 1883

《草地上的午餐》 馬奈

馬奈去世的那一年,畢加索剛剛學會走路,他們之間毫無交集。

在那個年代,馬奈是激進的,他說“走進藝術館,感覺像走進墓地”。他將巴黎最知名的裸體妓女畫進了《草地上的午餐》,畫中的女人直視觀衆,顯然,馬奈不僅是在向保守的學院派挑釁,還向整個歐洲藝術界下了戰書。

不過,馬奈不夠長壽,他 51 歲便去了天國。巴黎最驕傲、最不合羣,出身世襲貴族的畫家德加說,“馬奈,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偉大”。

後來,人們甚至將馬奈稱爲“印象派之父”。

《草地上的午餐》 畢加索

奇怪的是,對於這樣一位藝術家,畢加索從未進行評價。

也許是因爲他不喜歡做錦上添花的事?我們不得而知。但畢加索的內心,一定是崇敬馬奈的。

1961 年,畢加索完成了《草地上的午餐》,相距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已經過去 98 年。實際上,畢加索一生至少畫過 3 幅《草地上的午餐》,還製作過同名的紅陶版畫,可見他對馬奈的重視。

當然,畢加索也有讚美失誤的時候,他評價梵·高說:如果他不瘋,就是我們中最出色的。

但事實是,如今的梵·高,依然偉大。

你還可以看——

國外藝術:兩位天才,同樣偉大,同樣孤獨 | 梵·高的 B 面 | 馬蒂斯,你過分了!

國內藝術:16 年裏,他跑遍了精神病院,也去過最危險的監獄 | 謝德慶:藝術不是我的職業,是我的生命 | 我把宋畫放大了 10 倍,嚇死

文化生活:禁地 | 60 歲的王朔:別裝! | 挑剔者,坂本龍一。

浪微博:L與CA

郵箱:[email protected]

▼▼ 點擊【閱讀原文】,去 LCA 的手工店看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