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方文人都可以较为轻易地抵达杭州,继而游历 “浙东唐诗之路” —— 渡钱塘江、游览绍兴古镜湖后,经浙东运河到越州(今绍兴),沿曹娥江、剡溪溯流而上,经新昌沃江、天姥,最后至天台山 ,一路留下灿烂的诗篇,有的甚至不满足于天台山,开始新的探索。浙东唐诗之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 又一条引无数学者竞折腰的文化古道。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248 篇 原 创 主 文-

几天前,浙江杭州的 良渚古城遗址 申遗成功成为热点,今后,再也不会有中国究竟是五千年还是三千六百年历史的争议了!撒花祝贺~~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从河姆渡到良渚古城,浙江的历史底蕴足够深厚,你可知浙江还有一条 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文化古道?

唐诗三百首,大家都很熟悉,那些在年少时把我们逼疯的诗人们所写下传诵千年的诗篇,竟然大都指向一条不可思议的路径—— 浙东唐诗之路。

一、01.何为唐诗之路?

浙东唐诗之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 又一条引无数学者竞折腰的文化古道。

其实同样作为文化古道,相比前两者,它还是稍显逊色的。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最为大众所知的传统丝绸之路,请横屏观看。图@《中国国家地理》

论路径之长,唐诗之路主干线只有区区 190 公里,根本无法与横跨亚欧非大陆的丝绸之路,以及 3000 公里的川藏茶马古道相提并论。

论范围之广,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成功国际化,而唐诗之路偏居浙东一隅,大约 2万平方公里 的土地。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法国路易·德拉波特所绘云南茶马古道上的商帮。

论实际功能,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都是“多面手”,集 国际商贸、文化传播、对外交流 于一身,唐诗之路则只是一条名符其实的诗路。

但世上有很多路,从没有一条如唐诗之路这般 浪漫而特别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浙东唐诗之路,绿色实线为主干线,黄色虚线为支线,@《中国自驾地理》

《全唐诗》共2200多位诗人,其中 450 多位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随后 1500多首诗篇铺就一条山水人文古道。

当时的浙东面积仅全国的 1/750 ,却有 1/5 的唐朝诗人前赴后继,究竟这是怎样的地方,吸引他们做出这种群体性行为?

二、02.浙东山水的独特魅力?

古代浙东自古以来就不是简单的主。区域以钱塘江为界,南部为浙东,主体属古越国重地,山灵水秀,是华夏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和经济高地之一。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河姆渡历史遗迹图

河姆渡文化、舜禹传说、勾践兴国复仇、北上称霸 等史实与传说都出自这里;南朝以前,会稽郡(今绍兴地区)的 炼钢、制瓷、造纸产业 代表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最高水平。

就自然风光而言,拥有江南无限风光的浙东地区,并不缺激发诗人灵感的秀丽风景。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据唐诗之路提出者竺岳兵研究:唐诗中的浙东范围,指的是浦阳江流域以东,括苍山以北至东海的这一区域,总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括苍山以南,唐诗往往称其为“北闽”)。@《中国自驾地理》

在这片广阔的平原上,论名山有 会稽、秦望、四明、天台、天姥 ,多为“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仙缘传说颇多;论名川有 若耶、曹娥、剡溪、姚、甬 ...

河湖交错、江流纵横,群山环绕、千岩竞秀,气候温润、宁静祥和,行旅其间,怎不令人诗兴大发?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著名画家顾恺之这样赞道: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然中国之大,风光秀美的地方海了去了,浙东的风景放到现在看,也算不得全国最美, 怎么偏偏是浙东倍受唐朝诗人青睐?

三、03.永嘉南渡:大发现时代

早在唐朝以前,浙东就有一批超级厉害的 文案高手 ,让它的仙山秀水名扬海内。

西晋末年,天下乱成了一锅浓稠的粥。在 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 后,晋室政权岌岌可危,内迁各族纷纷起兵,先后破洛阳、长安,最后晋愍帝受辱被杀,西晋灭亡。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西晋军镇及八王封国分布图,@章士钊

建兴五年(317),晋室南渡至建康(南京),次年司马睿正式称帝,史称晋元帝。再后来,就是中国历史上最痛苦的 “五胡十六国” 南北大分裂时期。

其时北方大乱,皇帝都跑到建康东山再起,各世家豪族也跟着跑了,建康的大后方 会稽郡(今绍兴地区),成了他们定居繁衍、置业居家的风水宝地。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五湖十六国,数字代表建国顺序

当时迁入的显要都有谁? 王羲之、谢安、孙绰、李充、许询 等家族。

试想一下,当逃难来到浙东的北方士族,看到与北方迥异、秀丽明净的江南山水,那简直是世外桃源!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绍兴鉴湖,@jhg699zcq

于是他们建立庄园、登山临水、寻仙访道,为之感叹、为之歌咏,极尽诗词歌赋,贯穿于 绍兴至天台 一路。

王羲之说: “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 镜湖(今鉴湖)一名由此而来;孙绰对天台山的赞赏,更是神来之笔: 《天台山赋》: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 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 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窟宅。 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天台山大瀑布,@ts816

历史上著名的 兰亭集会 ,就是浙东山水游的典型代表。

那是暮春三月,天清气爽,微风习习。在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的会稽郡山阴县兰亭,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 41 位一流名士济济一堂,坐在清溪两旁,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畅叙胸怀,真可谓人生一大乐事。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兰亭集觞》(清·焦秉贞)

王羲之把大家赋的 37 首诗汇辑成集,酒意酣甜之下,笔墨一挥,写就一篇 324字 的序文,世称《兰亭集序》。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兰亭集序(神龙本,普遍认为是最接近正本的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山水诗的鼻祖,东晋名将谢玄之孙、书圣王羲之之嫡外孙 谢灵运 ,也是浙东的文案宣传好手。

作为浙东山水的骨灰级粉丝,他常常游履于山水之间,还发明了一种便于登山的“驴友装备”—— 谢公屐 ,鞋底安有两个木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谢公屐大约长这样。

他在被外放担任永嘉太守时写下的诗作,无不歌颂浙东山水之美。

四、04.唐朝诗人:一起去追星!

自北人南迁后的数百年间,黄河流域发达的中原文化与浙东地区文化产生美妙的化学效应, 浙东迅速成为人文荟萃之地

王谢士族与本地士人组成的连续200多年的会稽文人集团,各有建树,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远眺天台城,@天台山旅游

前朝风流人物的风流事迹遍及浙东山水之间,加之佛教和道教先后在此得到长足发展 ,在唐以前,就有不少文人墨客为追慕先贤而来...直到唐朝,这种追星行为得到 大爆发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天台山(主峰华顶),唐代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吸引许多求仙问道之士,@旷陌

交通便利 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从东晋的 浙东运河 ,到隋朝开凿以洛阳为中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 大运河 ,加上浙东境内自然河流纵横,无论是向外交通还是区内交通都非常便利。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隋运河分布图

各方文人都可以较为轻易地抵达杭州,继而游历 “浙东唐诗之路” —— 渡钱塘江、游览绍兴古镜湖后,经浙东运河到越州(今绍兴),沿曹娥江、剡溪溯流而上,经新昌沃江、天姥,最后至天台山 ,一路留下灿烂的诗篇,有的甚至不满足于天台山,开始新的探索。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在这条诗路上,有诗仙 李白 追星的足迹: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作为谢公的“铁粉”,他“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四进浙江,三至剡溪,四登天台山,留下26首瑰丽诗篇。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有唐代诗坛元老 贺知章 游子归乡的感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离开家乡五十多年,他以八十六岁高龄向唐玄宗请求告老还乡,写下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不久后便驾鹤归西。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天姥山,@qgdxh

有诗圣杜甫对昔日游历 天姥山 的回忆: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

年轻时候的杜甫曾在越中游历4年之久,当他晚年卧病在床,写下自传性的叙事诗《壮游》时,勾起了他对天姥山的美好回忆。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天姥山,@qgdxh

没错,与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相比,浙东唐诗之路距离短、没能走出国际、也并没有担任着商贸和运输的功用。

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很少有一条线路对 中国的山水诗、书画艺术以及宗教思想的发展 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图@天台山旅游

这里的山,不高而灵;这里的水,不深而秀。各路文人雅士或因贬黜而宦游,或淡泊红尘而仙游,或为避乱而游,或为考察经济而游,或为追踪先贤事迹而游,或为寻仙问道而游...

每人的际遇偏爱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这里得到精神寄托,所到之处诗篇灿烂,为我们留下的是一条实实在在的 山水人文之路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国清寺,李白第一次浙东之行的终点,@天台山旅游

参考资料:

1.竺岳兵《唐诗之路:中国文人的山水走廊》

2.楼劲《六朝浙东人文与浙东唐诗之路》

3.林家俪《会稽山水诗与浙东唐诗之路》

4.林家俪《浙东唐诗之路上的诗歌创作》

5.钱茂竹《试论唐诗之路的历史渊源》

6.陈百刚《浙东古代文化旅游线探源》等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中国居然有一条唐诗之路?| 中国自驾地理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想了解更多自驾资讯,欢迎关注公众号:自驾地理,对话框回复“入群”

更多精彩内容/线路,欢迎戳左下方的“了解更多”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