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數據】

7月CPI同比2.1%,預期2.0%,前值1.9%;環比0.3%,前值-0.1%;本月PPI同比4.6%,預期3.5%,前值同比4.7%。

【點評】

7月受暑期因素和天氣因素影響,CPI非食品項帶動CPI上升;PPI仍處於高位,但漲幅收窄。整體來看目前通脹維持溫和,CPI目前漲幅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未來上行有限,後續需關注貿易摩擦對於大豆等相關產品的進口對於CPI的影響。PPI目前仍處於高位,但是在去年高基數效應和經濟承壓的背景下大概率仍將中樞下行。7月重要會議提出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是“穩經濟”,預計擴內需相關政策將陸續出臺。但本輪政策維穩並不是“走老路”,而是更加註重平衡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係,因此我們認爲擴內需的手段大概率將是結構性發力,主要圍繞“補短板”(包括精準脫貧、鄉村振興、新經濟等領域),對工業品需求可能弱於傳統週期。預計年內通脹壓力不大,大概率不會對邊際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行成約束。

1、季節性因素帶來CPI上行,但整體維持溫和

從環比看,CPI上漲0.3%,主要受非食品價格上漲影響。非食品價格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28個百分點。暑假出行高峯,需求增加,飛機票、旅遊和賓館住宿價格分別上漲14.5%、7.9%和2.2%,三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9個百分點,是CPI上漲的主要原因。從食品項來看,受疫情和雨水天氣的影響,豬肉、鮮菜價格有所上漲,鮮果價格繼續下降,導致食品項僅環比上漲0.1%。

2、PPI價格延續高位,但環比漲幅繼續收窄

7月工業品價格環比上漲0.1%,連續三個月環比回升。上游資源品是推升工業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在主要行業中,採掘工業較上月環比增長0.6%,加工工業較上月環比上漲0.1%,工業原料較上月環比下降-0.1%。

7月份國務院常委會會議和政治局會議定調下半年的基調爲六個“穩”,“穩經濟”居首,基建投資或將成爲年內穩增長的重要抓手,未來需要重點關注需求側政策對PPI的環比拉動。但從同比角度而言,考慮到下半年經濟仍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高頻數據顯示工業景氣度目前稍有放緩,疊加去年的高基數效應,預計三季度PPI同比可能逐漸見頂回落,全年PPI中樞仍大概率明顯低於去年。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於公開渠道的,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爲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