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一部家喻戶曉的電視劇,其中《十字坡》那一集,“母夜叉“孫二孃和“菜園子“張青在孟州道上的十字坡開了一家“黑店”專門幹着殺人越貨的勾當。那天,武松和押解他的兩名差人路過十字坡,進店休息。孫二孃悄悄在酒中撒上了一些白色粉末,然後,把酒端給了三人喝。兩位差人喝了藥酒後,就變得四肢無力,站都站不起來。這種白色的藥末就是“蒙汗藥“。

蒙汗藥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蒙汗藥是一種白色的粉末,它易溶於水,無色無味。因此,一些行走江湖的人士常常把蒙汗藥放進水或酒中來使用。蒙汗藥的主要功效是使人渾身痠軟無力,陷入沉睡,它可以阻斷人的副交感神經,具有麻醉的功能。那麼,這款古代江湖人士常用的”神物”是什麼成分呢?

其實,蒙汗藥的主要成分就是由印度傳入中國的“曼陀羅花“,這種花中含有東莨菪鹼、莨菪鹼和阿托品這三種物質,具有麻醉的功效。相傳蒙汗藥是東漢時期的名醫華佗發明的,華佗被世人稱爲“外科鼻祖”,他給人看病時,經常用刀子給人做手術,他看到患者在接受手術的過程中十分痛苦,就發明了“麻沸散“來減輕患者的痛苦,後來,這種麻藥經過了改進,就成了江湖人士慣用的”蒙汗藥”。

用曼陀羅花製作的”蒙汗藥“能使人短暫進入睡眠的狀態又不傷身體,但是,在使用的時候,用量不好控制。用的藥少了,不起作用,用的藥多了,就容易讓人發現。因此,就有了另外一種”蒙汗藥”,它的主要成分是“草烏”,它是有毒性的,“草烏“之中含有“烏頭鹼“的成分,如果用量過大,會致人死亡的。

”蒙汗藥“這麼厲害,它有解藥嗎?答案是肯定的,”蒙汗藥“的解藥,其實很常見,就是甘草汁。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寫道:“甘草解百藥毒。”,在李時珍所撰寫的《本草綱目》當中也記載有:“菓中有東莨菪,葉圓而光,有毒,誤食令人狂亂,狀若中風,或吐血,以甘草煮汁服之,即解。”因此,在電視劇中,孫二孃被武松制服後,端了一碗解藥給差人喝,那碗解藥其實就是甘草汁。

古代社會江湖險惡,很多俠客在行走江湖的時候都會隨身攜帶甘草。在現代社會,我們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人們在出去旅遊的時候,你可能還會發現,在導遊的小藥箱裏會有一種小藥片,這就是“甘草片”它也是善解百毒的良藥啊!各位網友,你對此怎樣看,請留言分享。

相關文章